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百发百中的李元吉,三箭射不死李世民?

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盛世,而李世民更是一位明君,但他曾经在未登基前发生一件趣事,就是著名的百发百中的李元吉,三箭都射不死李世民?这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首先我们来说说李元吉 。

李元吉(603-626年7月2日),本李记劼(jie),字元吉,小字三胡,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四弟,母为太穆窦皇后。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使用马槊。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封姑臧公。唐朝建立后,封为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时,纳长史宇文歆之计,弃守太原,逃归长安。后随李世民东征洛阳、讨平刘黑闼,屡立战功,受封上柱国、司徒、侍中、并州都督、左卫大将军等官职勋位。唐朝初年夺嫡政治斗争中,支持隐太子李建成,主动安排刺杀李世民,为李建成所阻。

按照史料的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甚至在酒中下毒,搞得李世民吐血不止。不过,李世民居然大难不死!这段历史可以说这则故事是在李世民授意下,史官杜撰出来的。最近编者细读史书,又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张弓搭箭,射了李世民三箭,结果三箭全部落空,之后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咱们先看看史料是怎么记载,话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天,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奉诏入宫,两人抵达宫内的临湖殿时,发现情况不对,于是骑马想回东宫。

这时候,李世民等人骑马出来,“从而呼之”,李元吉没有答话,直接拿出弓箭,结果“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彀”是使劲拉弓的意思,也就是说李元吉多次张弓,但都没有把弓拉满,这导致射出去的箭因力道不足而落空。后世对这件事,通常解释为“盖仓皇失措也”,也就是说李元吉太紧张了。

当然也有人说,或许是因李元吉武功太差!这里咱们先说下李元吉的情况,他其实很厉害的,堪称也是一员猛将。15岁时李元吉跟随父兄参加晋阳起兵,当然毕竟太年轻,也有过并州之失,被刘武周打败过。不过他和李世民一样,也是在军旅中成长起来的。

李元吉以副帅的身份,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期间“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甲士千余人”。此后李元吉又参与征讨刘黑闼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赫赫战功。到唐朝统一天下的时候,李元吉成为仅次于李世民的军事统帅。

另外李元吉酷爱武艺,“元吉素骁勇”,甚至敢和尉迟敬德单挑,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李元吉仍然是一员不错的武将。对于射箭,李元吉更在行,“元吉性好畋猎,载网罟三十余两”,他甚至说:“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既然如此,李元吉的箭法应该是非常高明的。

既然李元吉久经沙场,箭术高明,什么样的场面没看到过,又怎么会因张皇失措而“再三不彀”?还有一点经常被人忽略,但却非常重要,李建成、李元吉入宫是面见父皇的,途中自然有卫队保护,他们怎么能随身携带武器进宫呢?综上所述,问题还是出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称帝后,一直标榜“玄武门之变”的性质是“周公诛管蔡”,并以此为借口,翻看本朝史书,授意史官进行修改,因此“玄武门之变”这段历史被改得面目全非。人们看过史书得感觉是,李世民是受害者,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先射李世民三箭,之后李世民才“被迫”自卫,仅用一箭就射死李建成,接着杀死李元吉的。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他收买了玄武门的禁军将领,率领精兵猛将埋伏在宫中,于半路截杀。而李建成、李元吉的卫队被阻拦在宫门之外,手无寸铁的李建成、李元吉只能任人宰杀。

历史上的事情,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关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待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