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山川险恶。世间最脆弱的东西便是信任,建立很难,崩溃很容易。怀疑太容易,信任太难。赢得信任,需要十二分努力,引起怀疑,不需要努力就行。在复杂的环境里,如果能够快速形成合作信任,会给人提供核心竞争力和绝佳发展机会。
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在秦末汉初巨大社会动乱中磨砺出来的人中豪杰,智商不可谓不高,能力不可谓不强,可是面对刘邦的疑忌,似乎都变得手无足措。张良、萧何小心谨慎,一味退让隐忍,勉强保住性命。韩信被绑到长安五年多也没想出万全之计,这位战神坐以待毙,最后死于妇人之手。令人嗟叹不已!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汉十一年(前196),陈豨反叛,刘邦御驾亲征,高祖已经听说淮阴侯被杀,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召平对相国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您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对您的内心有所怀疑。希望您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萧何采取了召平的意见,刘邦重新信任萧何。
最危险的一次,刘邦借其收受商人的钱财,帮其占领刘邦的林苑,被刘邦下狱问罪。最后一个姓王的卫尉质问刘邦,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把刘邦比作桀、纣,刘邦才赦免了萧何的罪名。
张良战国时期韩国人氏,其父亲及爷爷皆为韩国丞相。韩国被秦灭国,张良一直图谋推翻秦朝复立韩国,谋划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秦末天下反秦之时,率部投奔刘邦。张良因学习《太公兵法》,凭其足智多谋,文韬武略很快被刘邦所器重,拜其为军师。在刘邦争夺天下中多次向刘邦献策,提议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最终歼灭楚军。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萧何自刘邦起义之初便跟随左右,萧何眼光远大,做事深谋远虑,是刘邦在政治方面最重的的助手。刘邦在前线作战,萧何便负责刘邦的大后方,为其输送粮草,补充兵源,制定法令,安抚民众。为刘邦建设了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刘邦多次战败,都是萧何为其转忧为安。
刘邦统一天下后,论功行赏之时,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正是因为刘邦认为其功劳最大,所以萧何也多次遭刘邦猜疑。汉三年之时,刘邦在前线与项羽作战,刘邦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有个叫鲍生的人对丞相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有怀疑您的心意。萧何为打消汉王忧虑便其子到刘邦身边。刘邦果然打消其疑虑。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 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淮阴人氏,起初生活穷困潦倒,生计都难以维持。后各路诸侯反秦时,就追随楚军在项羽麾下效力,项羽给了一个郎中职位,因多次向项羽献策不被采纳,认为自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如果项羽重用韩信的话,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汉朝,出现一个楚朝了。韩信投奔刘邦,因为没有什么名声,所以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职位。后因结识了腾公,腾公认为其有过人之处,于是向当时的汉王刘邦推荐了韩信。但是刘邦认为韩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看在腾公的面子上就封了韩信一个都尉的官职。韩信与萧何结识,通过多次的交谈,萧何也认为韩信有过人的本事,是一位军事奇才。当时萧何也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并未采纳萧何的建议,韩信知道刘邦不能重用他后,于是就连夜离开。萧何知道韩信离开后马上连夜亲自追赶韩信,造就了历史一段佳话,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向刘邦进言,如果你想要争夺天下,就一定要重用韩信,最后刘邦采纳了萧何的意见,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得到重用果然没有让刘邦萧何失望,为汉军攻城略地。灭赵国,迫使燕国象汉军投降,破齐国,杀龙且。
韩信杀死龙且后,这让项羽感到害怕,于是派使者劝说韩信,希望韩信脱离汉王刘邦,自立为王,可以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认为刘邦待其不薄便拒绝了项羽的使者。
韩信身边谋臣蒯通也向韩信进言,希望韩信自立为王,如果帮助汉王刘邦消灭项羽,汉王一统天下,其必然功高盖主,必有杀身之祸。韩信认为做人不能背信弃义,便没有采纳蒯通计策。
韩信帮助刘邦打败项羽不久,便被刘邦夺取了兵权,刘邦登基后便封韩信为楚王。不久刘邦便于谋反的罪名逮捕了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韩信知道刘邦一直忌惮的军事才能,害怕刘邦最后会将其杀害,便联络当时的巨鹿郡守陈豨,准备谋反,最后被吕后察觉,最后被吕后和萧何杀害于长乐宫。韩信临死大喊: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一代兵仙,为大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的有功之臣,最后竟被移灭了三族。
刘邦统一天下后论功行赏之时,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所以谢绝了刘邦的赏赐,最后被封留侯。所以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未伤豪毛。
汉初三杰中最可惜非韩信莫属,本有机会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最后确落的了身死族灭的下场。萧何虽被刘邦多次猜疑,最后被刘邦下狱问罪,但最终有惊无险,于孝惠二年去世,谥号为文终侯。张良因其懂明哲保身之道,一直受刘家所善待,于惠帝六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