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曹操功劳最大的谋士 只因说错话被逼自杀 其后代疯狂报复曹氏子孙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只要你有能力,那就会有用武之地,

因为,三国的国主都是唯贤是用的君主,曹操,从来是就摆出了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对人才的重视几乎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大伙知道那个写檄文咒骂曹操祖宗三代的陈琳,最后也被曹操收到账下,给以官职重用,这样礼贤下士的结果,使大批人才都投奔过来。刘备更是如此,著名的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自此才有了三分天下的能力,孙权也是这样,有此可见,三国的舞台是一个人才的舞台,你有能力你就来。

这里我们着重说一下曹操门下的谋士武将,得说曹操可以说是三国乱世 枭雄,后人有评价是这样:“治世能臣,乱世枭雄”,雄才大略无人能比,单说他的账下,文臣武将多如牛毛,而他最最倚重的谋士,当属郭嘉莫属,郭嘉在是几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平定了袁绍,可惜,天嫉英才,郭嘉在三十六岁这年得病去世了,曹操痛的用拳头击头,大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可见对人才的饥渴。

可虽然郭嘉走了,可还有一位重要的谋士就是荀彧自然站了出来,他的才能和郭嘉不差多少,荀彧才华出众,大局观非常强,得说,他这之后给曹操奉献了不少计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劳苦功高,可曹操对他并不好,最后竟然被曹操逼得悬梁自尽,怎么会是这样?那我们来仔细地看一下吧!

荀彧,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得说是曹操统一北方的主要谋臣之一,荀彧很有才华,熟读四书五经,很小就被誉为“王佐之才”,因为战乱到冀州避难给袁绍待为上宾,便留下来辅佐袁绍,可他发现袁绍小肠嫉妒,不是大人物,于是,转投曹操,曹操知人善用,封荀彧万岁亭候,任尚书令,得说荀彧是典型的忠君主义者,他鼓励曹操“迎奉天子”,这才有了曹操狭天子令诸侯的可能,让曹操势力大增。

曹操曾经大喜地夸荀彧,“吾之子房”,就是说荀彧是张良一样的人物。的确,荀彧为曹操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郭嘉,戏志才等都是荀彧举荐过来的。特别是郭嘉的到来,让曹操如日中天。

可曹操和荀彧的政见并不统一,荀彧的主见是扶持君主,恢复汉室,这是他心中的目标,而曹操开始的意思的这样,可随着势力的强大,要独立称王的迹象了,特别是他的功勋已经不能用封赏解决的时候,他已经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了,于是,荀彧就多次提醒曹操,曹操虽然没有反驳,可心里已经对荀彧产生了不满。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因为曹操的功绩,曹操要汉献帝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可能读者要问了,什么是九锡?就是古代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九锡是最高的礼遇了。再加上国公,可以与皇帝权力媲美了,曹操手握兵权,自然在皇帝之上了。

荀彧想了好久,便进言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应如此!”这话说的够狠,意思是,你老人家举兵是扶持朝纲,让国家安宁,你应该信守你当初的忠诚,懂得退让,你要守护你的德行,不能这样!曹操这怎么能受了,当即大怒,但没有发火,而是记在了心上。后来被曹操渐渐冷淡,什么事儿都不找他,让他呆在府中。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就是:曹操越来越痛恨荀彧,在征讨孙权时候,荀彧来劳军,被曹操留在了军中,无缘由地训斥,然后,赠送食物给荀彧,可荀彧打开盒子,里边空无一物,荀彧何等聪明,知道了曹操的目的,当晚服毒自尽,终年五十岁。

后来曹操后悔了,给荀彧谥号敬候,并让他的儿子当中郎将。荀彧到了最后也没能挡住曹操的想法和干的事情,第二年,曹操被封为魏国公,如了曹操的心愿,这也为日后的曹魏奠定了基础。曹操在世并没有取代汉献帝,可到了曹丕这里就不管哪个了,曹丕登基,成为皇帝,开始了曹魏的巅峰时代。

而荀彧有个儿子名字叫荀顗,被后来魏文帝的重用,可虽然被重用,但荀顗心里还是对曹操家族充满了仇恨的,因为害死了父亲,这个是抹杀不掉了的,这些细节被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看到了,就利用自己做大都督时候,把荀顗拉到自己的身边,当上自己的特粉,主要是两人都对曹氏父子有成见,司马懿的成见是,老被打压,不被重用。

话说到了曹丕孙子曹芳这里,司马懿终于有了机会,于是采取了政变的方式,把当时实权的曹爽给除掉了,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这个时候荀顗也得到了巨大的发挥,他作为司马懿的死党,成为司马懿残害曹氏家族的刽子手,大肆残害曹氏家族的成员,带人给曹爽家灭族,后又参与废除曹芳等等,他总算替父亲报了当念被害之仇。当然,司马懿也没薄待了荀顗,给他高官做。

实际历史就是这样,善举并不代表善终,荀彧一生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为了兴复汉室做努力,可落得个被逼自杀的下场,儿子跟司马懿做尽了坏事,可却得了高官做,这是很不对等的结果,让人无奈,更让人无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