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该为谁而惋惜

三国的迷友们总是为蜀国的陨落而惋惜不已,而或不断地寻找失败的原因。是啊,刘备白手起家,因自己的努力和关张赵和诸葛亮等人的辅佐,图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业,而后又可以说是亲手将其埋葬,这着实令人惋惜不已。也许是时运不济,天亡大汉;也许刘备生来就不是当君主的料。可以说刘备是没有什么战略眼光的人,他的成功来源于他本性里的“义”和人们对他特别的拥护和敬重。我们应该这样想,刘备这样一个没钱没势没地盘没地位的贫民,在一个人们求和平求统一的年代,在即将统一中土的曹操的虎口之下,能突然发家,抢得了最后一块可以抢夺的根据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刘备虽然具有领袖的气质,但不具有领袖的谋略,这样的人能在群英涌现的三国年代潇洒一把,能在史册上留下自己浓重的印记,不能不说是一种万幸,根本就不值得惋惜。

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或许值得惋惜了吧?可是他要是知道在这么多年后有这么多人时刻惦记着他的英名,他或许也就不会觉得遗憾了。试想如果诸葛亮完成了大业,人们或许从来就不知道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局话了。他也许会变成霍光,甚至会像韩信那样不得好死,总之不会有人认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政治家的典范”了。或许,他应该庆幸,正是因为他的功败垂成,才使他成为万世景仰的英雄。

三国也许就像《历史的天空》里唱的那样“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也许像罗贯中的词里写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撕杀了一生,成也好,败也罢不过都是游戏一场,临终时感触不同而已。对于历史,他们的成败功过都是过眼烟云;对于后人,却是永远也无法改变情节的电影。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