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讽一案,《三国志》中着墨不多。但要是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场政治大清洗是一个有预谋、有组织和有余地的,是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以来精心炮制出来的。
魏讽案是曹丕坐镇大后方一手搞起来的。《通鉴》上说:“太子丕诛讽,连坐死者数千人。”
值得注意的是时人对魏讽的评价:“讽奸雄,终必为乱”。前面这个定位“奸雄”,能获得这样“美誉”的除开魏讽,大概只剩下曹操了吧?
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这次大清洗要由曹丕来主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位。
在魏讽一案中,王粲的儿子也被连坐杀掉。曹操闻讯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这段感慨来自于《文章志》。
要知道一点,王粲死的以后,曹丕带头学驴叫祭奠王粲,按说他与王粲的关系自然不俗。何来用曹操发感慨?
中国古代史上,最不可靠的罪名便是谋反。但同时又是最能致人死地的利刃。
开国功臣获颁的丹书铁券上唯一不能赦免的罪过便是谋反。可是,自古以来开国元勋给扣上谋反罪名实则屁也没有一个的比比皆是。
一个丞相身边的工作人员的魏讽,既没有豪门大族可以关照,又没有孙权刘备可以奥援,不知道为啥就会在曹氏父子的老营邺城发动政变?难道魏讽是外星人吗?
还有一个人的因为魏讽案被杀也颇为值得琢磨。这就是张绣的儿子张泉。实际上张绣本人也是死的不明不白,陈寿写的张绣本传中就一个字:“薨”,怎么“薨”的,没写。
但魏略曰: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这里的“五官将”指的就是曹丕,五官中郎将。曹操当初是把张绣的女儿娶给了自己的儿子,两家是儿女亲家,结果还不能让张绣安死于枕上,特别是这样一个人物,曹丕何敢做主逼死他?若干年后,还不放过张绣的儿子张泉。
这里我们不妨再看一段东魏的历史。
东魏实际当家人是高欢,高欢有四个顶尖的亲信,高岳、高隆之、孙腾、司马子如,人称“邺中四贵”。“四贵”日渐坐大,尾大不掉,高欢就让儿子高澄出面整肃,高澄把司马子如搞的屁滚尿流,几乎上了法场。这时候,高欢出面了,他当众给司马子如摘去头上的虱子,安抚司马子如。父子二人一手硬,一手软,彻底让四贵没了脾气。
回过头来再看看曹操的这句空炮:“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就会更加明白了。
魏讽案的关键不在于魏讽,而在于这是一个极好的借口,用谋反的罪名一下子杀了数千人,数千人是什么概念?明洪武年间的蓝玉案也才杀了15000多人。而且蓝玉是什么人?能和魏讽的地位相提并论吗?再者说了,三国时期,中国一共才有多少人口?魏国地面上也才有多少人口?刘备夺取汉中,曹操也才移民几万人,就把汉中附近给搞光了。所以,一个谋反案株连高达数千人,这绝不是心血来潮的,而是蓄谋已久的,只不过魏讽做了这场阴谋的开场白而已。
三国史研究者章映阁先生进一步认为,官渡之战中那些悄悄给袁绍暗送秋波的人也都在这次大清洗中丢了性命。我认为章先生的这个论点还是站得住脚的。只要看看张绣父子的下场便会明白。曹操不是什么宽宏大度的人,他在杀人的问题上一向非常计较,什么人现在可以杀,什么人以后可以杀,那都是很有一笔账在心中的。张绣当时不是不该杀,而是不能杀,时过境迁,张绣的剩余价值也没有多少了,于是便可以杀了,但自己手上不必直接沾血,儿子去办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曹操自己还可以在外面假装感叹:“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一类的鬼话。
而实际上,假如“孤若在”,张绣、王粲辈只会感激自己死的恰逢其时,否则早就给一锅端了。
这种把戏汉高祖刘邦早就玩过,他不在首都的时候,吕雉替他除了韩信。回来以后卖一个人情给蒯彻,厚葬了韩信,大家都“光荣”退场,各得其所。一幕悲剧最后收尾竟然是喜剧。这样的手法,曹操宁不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