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个符号,寄托着中国人的政治理想。理论上,大家都希望皇帝如尧舜,自己来做皋陶(gaoyao)级别的助手,辅佐明君圣主。事实上,皇帝很难如尧舜,但只要自己能参与辅佐,也就不计较了。道理本来很简单,人只能要求自己,谁能要求皇帝?说来说去,关键是自己在皇帝面前的顺位问题。
《三国演义》第73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刘备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众将皆有推尊玄德为帝之心”。诸葛亮代表大家向刘备表达了“民意”:“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
针对刘备的疑虑,诸葛亮进一步分析说:“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生忘死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这番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谈判。诸葛亮代表的是刘备部下,尤其是武将的意见。理由之一是“百姓无主”。
因为“曹操专权”,所以汉献帝也就当然不成其为“主”了。理由之二是“主公仁义著于天下”,良好的公众形象,更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本。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刘备“信义著于天下”。理由之三是“抚有两川之地”,有了事业的基础。理由之四是“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因为刘备部下文臣武将尤其是武将,都抱着“攀龙附凤”的理想,“建立功名”的志向。刘备如果顾虑重重,不能“从权变”,那就是“失众人之望”。大家如果没了盼头,没了奋斗的目标,工作没了劲头,刘备的事业也没了指望。刘备从来是以“兴复汉室”为号召的,“帝室之胄”的身份更有利于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从事自己的奋斗。现在诸葛亮提出新的政治期待,刘备可能是一时不能转过弯来,更可能是实在也不便马上就转过弯来。刘备也有自己的判断。经过一番谈判,双方达成妥协,刘备先即汉中王位。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通过“禅(shan)让”的形式从汉献帝手里夺过政权。一时谣言四起,特别是传来了汉献帝已经遇害的消息。天知道这个消息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再次和大家一起力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恐天下人议论”,心存疑虑,犹豫不决,不敢贸然称帝。
当然,刘备心中是很清楚的,这一切都是在演戏,只是必经的程序,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最后“长叹”一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陷孤于不义”,多么严重的问题!责任全部推给别人,推给部属。然后,批准。大家皆大欢喜。当皇帝的当皇帝,当大臣的当大臣。刘备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部下如关、张、诸葛亮等等也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明朝灭亡以后,大臣先后拥立朱明皇亲福王、唐王、鲁王、桂王,不能说里面没有参与其事的大臣们的政治私心。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在“国难当头”之际,斤斤计较福王和潞王的政治合理性?为什么要执着于唐王、鲁王的正统之争呢?刘备的故事说明了动乱年代皇帝的意义,一种不同于前面的和平年代宋徽宗故事的意义。
细数刘备的经历,他追随过的领袖可不少,跟着公孙瓒、袁绍,形势不对就改投他人;还投奔过刘表、刘璋。在刘表治下招兵买马最终占得荆州部分领土,从此和盟友孙权结下梁子。而刘璋的益州呢,刘备索性就强行自己盘下铺面改弦更张来继续营业了。这分明就是江湖上闯世界的老大的勾当,见风使舵,巧取豪夺,刘备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硬要寻找不同,那就是刘备的眼泪。他有天生的表演天赋和即兴演出的热情,有事没事,流泪一番,不忘仁义的感召力和宣传效应,感动部下,感动对方,甚至感动读者。
《三国演义》拼命塑造的仁义皇帝刘备,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百般粉饰,仍旧不可能盖住他的底色。掩盖不住,也要百般粉饰。这样的笔墨一定要舍得花费的,这是作品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都必须要考虑的。
所以,有人讲,《三国演义》的“拥刘”的主题,实际是因为“拥诸葛”,这是很有道理的推断。也就是说,“拥刘”的主题,实际是为“拥诸葛”做铺垫,因为“拥刘”的充分正义性,所以小说中大量渲染的“拥诸葛”的阴谋诡计等等就都具有正义性了。
小说和史书,都有政治的负担。史书的涂饰更厚,厚到读者可能完全看不出历史的原色。小说的粉饰虽然也不少,毕竟是民间的文学,粗糙,不那么精致,时时露出马脚,显出小说中刘备的江湖大哥的色彩,因为这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熟悉的人物类型。这一点也是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