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遭当代巨人毛泽东讥评为“稍逊风骚”,似是活该——谁叫搞军事政变做了皇帝的他,不曾写出入得了文学史家法眼、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呢?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他却是冤哉枉也。虽然他本人在文化艺术方面说不上有什么造诣,但是,他开创的宋王朝,却是数千年华夏文明史的巅峰所在。而且,这巅峰的形成,跟他制定的宋朝治国方略,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我认为,赵匡胤在文化上的贡献,比起那些本身略有文采、不逊风骚但所开创的王朝却万马齐喑、近乎文化沙漠的帝王们来,要伟大得多。
宋代是华夏文明史的巅峰所在,这不是笔者发明的观点,而是众多文史学者的共识。宋人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史尧弼说,“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亦说,“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倘若只有宋人这样说,或许有自吹自擂之嫌。但是,后代也有不少人作如是评说。元人脱脱等说,“…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宋史·太祖本纪》)近人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当代学者邓广铭也说,“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之所以能在华夏历史上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固然有文明史本身规律的作用,即汉唐两朝的积累,为宋代文明的更上一层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观的起点。但是,前朝的基础,有可能成为后代的废墟;前朝的高度,也可能成为后代下滑的起点。宋朝之所以能在文化建树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跟它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立下了保护文人士大夫的誓约,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旧题陆游撰《避暑漫抄》(也有说是宋叶梦得撰的)记载:登基第三年,赵匡胤秘密刻了一块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称之为誓碑。誓碑用黄金幔覆盖着,平时门户紧闭,任何人不得入内。命令有关官员,打那以后,只有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拜谒太庙礼仪完毕之时,才让皇帝恭敬诵读誓词。诵读之时,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贴身随从,其他人都远远站立。皇帝到了碑前,再拜下跪默诵完毕,又再拜之后退出。大臣侍从,都不知道誓词的内容。后来,每任皇帝都循例行事。靖康之变,室门洞开,人人皆可入内观看。这才知道,石碑高七八尺,宽四尺多,誓词共三行。一行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槽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行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磔之。”
对于誓碑的真实性,有若干现代学者提出了质疑乃至否定的意见。质疑和否定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宋代皇帝并非如誓词所约不杀大士大夫,实际上是杀了不少大臣的;二是那样的誓词公布之后更加有利于赵宋王朝,没有秘藏太庙的必要。我认为,这两点理由都有扞格难通之处,都不足以否定誓碑的存在。
先说第二点。那样的誓词,今人看来,好像是有利于赵宋王朝统治的,但放在赵匡胤登基之初,则显然不利于赵氏政权。道理很简单,让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的主要力量是军人,不是士大夫;军人们刚刚被“杯酒释兵权”,心里难免有怨气。那种情况下公布向士大夫倾斜的立场,很容易进一步激起军人们的不满情绪,酿成灾难。嘱咐继位者对柴氏子孙法内开恩,是赵匡胤的处事分寸,是低调方式。将这种“恩典”公诸于世的高调方式,除了不利于树立赵宋王朝刑律的威严,还可能招致拥戴赵匡胤登基的军人们的反对。
再说第一点。宋代皇帝包括赵匡胤,的确杀了不少大臣。但论身份,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是“士大夫”——有一定声望的知识分子。《宋史·太祖本纪》记载所杀大臣中,基本上都是贪赃、谋反者,无一知名文人。终宋一朝,似乎也没有一位较为有名的知识分子是被朝廷处死了的。苏轼被诬犯上,被罗织成“乌台诗案”,仍获脱身出狱。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乾德(963—968)改元之前,赵匡胤告诉宰相们,年号须选择前代没有用过的。乾德三年,平定后蜀,赵匡胤见没入后宫的宫女所用铜镜背面镌刻有“乾德四年铸”字样的,召集宰相窦仪等咨询,窦仪回答说:“这一定是蜀国的东西,蜀主曾经用过这年号。”赵匡胤听后,很高兴,说:“做宰相,就应该是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可见,赵匡胤是欣赏读书人价值的。
赵匡胤亲近读书人,疏远军人,自有他切身经验的缘故:他的皇帝宝座就是自己“陈桥兵变”得来的。对于军人,他有充分的防范理由。他的这条切身经验,后果利弊兼有。利,上文已经说过,使得宋朝臻于文化巅峰;弊,便是使得宋朝在军事上一直强大不起来,饱受北面游牧民族的侵凌之苦,大多数时间里,金瓯残缺。害得爱国人士陆游,临终之际仍在梦想有“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赵匡胤立于太庙密室的誓碑,第二条中的“不得杀士大夫”,相当于宋朝文人学者的保护伞。它保证了文人学者的人身安全,也就等于给宋朝300余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试想,倘若像秦始皇那样批量坑杀儒生、烧掉百家著作,像朱元璋那样动不动腰斩不听使唤的文人,像满清皇帝那样喜欢弄文字狱,像当代这样有一搞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宋代是决不可能出现诗词的全面繁荣局面,涌现欧阳修、苏轼、陆游、李清照、辛弃疾等众多文学巨星,诞生程朱理学、永嘉学派等学术流派的!
其实,古书里也有一则记载:赵匡胤发迹之前,做过一首题为《日》的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国史馆的专家们觉得这诗文辞不够典雅,收录进国史的时候,就将前两句修改为“未离海峤千山黑,才到天心万国明”。正如古人所指出的,修改后的诗句,反而文气卑弱,不如原作。由此可见,“稍逊风骚”的赵匡胤,也还是懂一点儿诗歌艺术的。至少,他对诗歌艺术的理解能力,不在一般御用文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