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揭开孙武身世之谜 孙武的故事

孙氏“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三子:驰、明、敌;明食采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膑生胜,字国辅,秦将……”这段关于孙武出身的描述出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经常被有关学者作为论证其身世、身份、籍贯的证据。不过,在使用这段史料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往往都是根据个人学术需求作了拼接,基本采取的都是拿来主义的态度。孙武没有出生年龄,没有去世后的信息,甚至史料中对其的记载也不多,那么孙武的身世是怎样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孙武的身世之谜。

让学者们“憋屈”的问题

曾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想让研究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专家学者们哑口无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他几个简单的问题:“孙武出生于何年何月?其兵法是在何地写成?最终他是归隐田园还是被杀?”“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史学界有很大的争议,但是一直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赵承凤对记者说。

在28日上午举行的会议中,不少与会的专家学者谈起这个问题,都觉得颇为无奈:“憋屈,真的挺憋屈的。”田兆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咋谈起关于孙武的身世等问题时,只是摇头苦笑:“很多人,包括亲戚朋友,听说我研究孙子,就问我孙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这些问题我往往很难回答,那感觉很憋屈,很多人会认为,你们不是研究孙子的吗?咋还能不知道孙子的出生时间呢?”

事实上,对于孙武详细的出生年龄,如今的史料中并无记载,即使是孙武其人的生平事迹,也记录的极少。山师大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仝晰纲对记者说:“其实你仔细数一下,史料中对于孙武的记载并不多,按照史学界对于人的年龄的算法,大多是知道其出生或者去世年龄和时间,然后向后或者向前推算。即使不知道其生卒年月,也可以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进行推算,比如说某某人在而立之年任官,然后根据其任官那一年的时间来推算其出生年龄。”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史料中对于孙武的记载只有两处,一处是阖闾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孙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献于阖闾;另一处则是阖闾九年(即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领孙武、伍子胥伐楚。然而遗憾的是,这两个年份都未提到当时孙武的年龄,这也就让孙武的出生年月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孙武、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尽管缺乏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史学家们还是通过各自的方式,对于孙武的出生时间做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框架。“其实孙武跟孔子,应该算是同时代的人,孙武大约比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小十岁左右。”谢祥皓,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同时也是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多年来,谢祥皓一直在关注着孙武的研究,同时也开始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对孙武的出生时间进行推断:“因为首先你要明白这样一件事儿,那就是《孙子兵法》是一部军事战略思想已经非常成熟的作品,那么我们可否这样来想,一个年轻的孩子,可能会写出这样的作品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孙武写成这部作品时,至少年龄上会稍微大一些,那么我们就假设一下,孙武写成《孙子兵法》的时间,是在其25岁-30岁之间,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时间段。因为根据古人的身体状况和成长状况来看,25岁到30岁之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如果按照孙武是在25岁到30岁之间写成的兵书,那么孙武的出生时间应该被大致框定在公元前537年到542年之内。然而,这又引发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当年孙武向吴王阖闾献书时已是一个耄耋老者,又该怎么办?对此谢祥皓表示:“这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孙武献书时年龄较大,怎么办?”对此,谢祥皓考证了孙武父辈、祖辈等,结果通过对孙武祖父田书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线索:“田书是孙武的祖父,因为讨伐莒国有功,被齐国国君赐封孙姓。”通过田书的年龄,以及其讨伐莒国的时间线索,最终谢祥皓否定了孙武献书时年龄较大的说法:“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过程,如果说复杂,有点复杂,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根据田书伐莒的时间和其年龄,我们可以推断出孙武的年龄,毕竟祖孙两代人的年龄,不可能差距只有十几年。”

谢祥皓的推断,也得到了不少与会专家的认可,但是每个专家对于孙武具体的出生时间,又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吴名岗在其出版的《孙武生平考证》一书中推断孙武生于公元前549年。滨州孙子研究会秘书长扈光珉则认为孙武生于公元前545年。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俊则系统阐述了孙武生于大约公元前547年前后的论证意见。对此赵承凤则认为:“我认为大家应该是求同存异的,同时也应该是解疑求同的,我们无法考证出孙武的具体出生时间,但是至少我们考证出了一个大体的时间范围段,至于具体是哪一年,也许还需要等待有新的考古证据出炉才能下结论。”

《孙子兵法》成书于何地?

在目前的史学界,关于《孙子兵法》成书于何处,是另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

如果按照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来看,孙武当年觐见吴王阖闾时,《孙子兵法》早已成书,因此才会有了《史记》中这样的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也就是说,孙武在第一次面见阖闾之前,已经将自己的兵法交给了阖闾,而阖闾对于其兵法也比较看重。按照这个说法或许我们可以推论出来,当年孙武在齐国时,已经将兵法写成,《孙子兵法》理应是成书于齐国。

不过最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孙子兵法》研究后发现,兵法中含有一些吴文化要素,因此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孙子兵法》是成书于吴国。

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副院长、博士赵海军对于这个观点也比较认同,在他看来,《孙子兵法》中的吴国文化元素实在不少:“比如说吴越相仇(即吴国与越国世代的仇恨),在《孙子兵法》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再比如说兵法中还提到了诸刿之勇(诸刿即指专诸曹刿)。”更为重要的是,曹操也曾对《孙子兵法》进行过诠释:“(孙武)为吴王著兵法十三篇”。而这些记载,也让许多学者颇为迷惑,孙武到底是在哪里写成的兵法?

对此,不少与会者都纷纷发言,说了自己的看法。仝晰纲这样对记者说:“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证据和史料,如果让我们大胆一点的进行假设,我认为《孙子兵法》很可能是这样的,孙武在齐国的时候,这部兵法已经大体成型了,并且有了成熟的思想理念,而在吴国,包括后来孙武与伍子胥带兵破楚这些经历,让孙武有了更多的经验,因此他会不断的对兵法进行修改调整,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孙子兵法》。”事实上,先秦时期的齐国与鲁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军事理论家和兵学著作,这些作品即使到了后世依然有所流传。而导致出现如此多的军事理论家和兵学著作的原因,则来自于齐文化的熏陶。“其实孙武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辈、祖辈乃至先祖一代,都是颇有名望的军人,家庭的熏陶,加上齐国对于学术思想兼容包并,使得孙武的军事思想能够成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孙子兵法》应该是成书于齐国,正如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问垒篇》所云:‘孙子之道,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滨州学院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纪洪波表示。

归宿至今成疑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帅,带兵讨伐楚国,而作为与伍子胥关系不错的孙武,自然也随军前行。最终吴国的军队五战五胜,一举攻破了楚国的都城。打下楚国的伍子胥随后干了一件在当地颇不讨好的事儿——掘坟鞭尸。他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对其尸体鞭笞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在吴国人看来,伍子胥毫无疑问是一个忠臣,而在楚国人看来,伍子胥的举动却颇不得民心,于是,失去了民心的伍子胥不得不撤出楚国。

有趣的是,在这次伐楚得胜后,孙武就像是失踪了一样——有史学家考证,自公元前505年之后,各类史籍中对于孙武再无任何记载,孙武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事实上,即使是现有的史料中,对于孙武的记载也并不太多,连素以治史严谨著称的司马迁在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时,对于孙武协助伍子胥伐楚的事情记载也不算多,仅仅只是记载了他在王宫中以吴王爱妾们为兵小试牛刀的细节,而对于之后孙武与伍子胥破楚的事情,却仅仅只用了“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三十余字来描述。“其实这样很正常,因为在当时看来,孙武的名气远没有伍子胥大。”仝晰纲这样对记者说:“在当时,伍子胥不管是名气还是实力,都要远超于孙武。”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孙武消失的是如此彻底,正史野史中对孙武后来的记载几乎没有,有的只是民间的传说:“有传说他退隐了,也有传说他受到伍子胥的牵连被杀害了。”仝晰纲这样认为:“各种可能性都有,可能是看不惯伍子胥公报私仇,可能是恋家回到齐地开馆授课教授兵学;也不排除他被杀了,毕竟他是伍子胥引荐给阖闾的,伍子胥后来在政治斗争中失势,也可能会连累到孙武本人,导致其被杀。目前看来,除非是考古有新证据出土,不然的话,很难论证孙武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孙武的身世是个谜。春秋时期颇具影响力的《春秋》《左传》对他均没有记载,而稍晚些的史书如《史记》等对他的记载也过于简约。耐人寻味的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至唐代,关于孙武身世的记载忽然多起来了。西晋杜预在注解《左传》时说,“孙书,陈无宇之子子占也。”《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曰:“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尤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孙武家族列出的谱系已经非常详细,这从我们前边的那段引文就能看得出来。不过,这些“地理大发现”一样抢眼的资料可靠程度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仍不能妄下结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