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由《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形象简论中国文人的儒家情结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的英雄人物。武力绝人,举世无双的吕布,羽扇纶巾的周瑜,英年早逝的郭嘉,这些人物形象都生动地留在了读者的心间。但这些人物都称不上高大、完整,具有震撼人心,使读者为之感动的精神力量。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秉承尊刘贬曹的路线,自始至终都是以蜀汉集团为中心,以塑造蜀汉内部的英雄形象为主要工作。像义绝云天的关羽、勇夺三军的张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蜀汉内部的英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以其崇高的道德力量,从英雄形象中生发出感人肺腑的崇高美,从而使其形象寄寓在精神中,不断地传承出新的力量。但在这些人物外,还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形象。他虽然不如关张诸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却也被频频提及,一度超越其中的主角,成为最受喜爱的将领。他就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赵云形象,一个完美的儒将形象。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关于赵云的事迹有十二件:

1、借答复公孙瓒,赵云阐述自己的择主标准——“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2、借答复刘备表现赵云的人生准则“终不背德也。”

3、博望坡之战,公正处理夏侯兰。

4、长坂之战。

5、拒娶樊氏。

6、截江夺阿斗。

7、合取成都。

8、平定益州后,进谏不要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9、汉水之战。

10、刘备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进谏。

11、箕谷之战,败绩,但赵云尽力减少了损失。

12、拒辞奖赏,分赐部下。

罗贯中在处理这十二件事时,仅仅没有提及赵云保住夏侯兰后并不私用,而是荐之于法律这一节。其他几件都进行了深入的发挥和描写,从各个方面塑造出赵云勇猛的武力、卓越的见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如果说在个性鲜明的关张身上,作者寄托的是英雄豪杰慷慨的情感,在诸葛亮身上寄托着价值的选择,那么我认为,在赵云身上,作者寄托的是一种情结,是对儒家“仁”这一概念的回顾,是儒家传统道德形象的具象化。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那么何谓“仁”?孔子云:“刚、毅、木、讷,近仁。”而坚强、果决、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质都集中地体现在作者塑造的赵云形象上。

长坂坡之战,是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赵云勇猛刚强的形象树立起来的砥柱,也是整部《三国志演义》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作者笔下的赵云,大呼:‘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来!如不见,宁死在沙场上矣!’纵马驰骋于当阳长坂,先后救出简雍、甘夫人和糜竺,又翻身冲入敌阵,掩埋了糜夫人,怀抱阿斗杀出重围。他在敌阵中两进两出,挡者披靡,大战张邵、马延、张恺、焦触、张南,斩杀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绍、钟绅,‘砍倒大旗两面,夺塑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使得曹操惊叹:‘世之虎将也’,表示:‘吾若得此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这一段,奠定了赵云“忠以卫上”、“勇冠三军”的形象。他在逆境之中,毫不畏惧,英勇地救其主于危难之中,这正是刚强之德的体现。

在处理截江夺阿斗时,赵云的形象也格外突出。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中写道,“周善教军士放箭。赵云以枪拨之,箭皆纷纷落水。离大船悬隔丈余,吴兵用枪乱刺。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掣所佩青虹剑在手,分开枪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毛评本批注曰:“此一跃之功,抵得长阪坡十战。”这一跳不仅仅使得赵云英勇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体现出他的“毅”,他在处理问题时的果决的态度。与之类似的还有汉水之战,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部将张翼接着,望见后面尘起,知是曹兵追来,即谓云曰:‘追兵渐近,可令军士闭上寨门,上敌楼防护。’云喝曰:‘休闭寨门!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阪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遂拨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赵云单马立于营门外,使得曹军以为又伏兵不敢再向前。行动果决,酣畅淋漓,英豪的壮气与决意都跃然纸上。

在刻画赵云的“木”,意即质朴上,罗贯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质朴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形容一个人心无旁念,天真自然,任生命纵横往来。赵云并没有像马超那样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刘关张的结义关系,但作者描述的赵云从一开场就是一个天性质朴,理想真纯的人。正如之前所引的《三国志》中的内容,赵云从一开始就抱着兼济天下,使天下安定,民众不再受战争离乱之苦的朴素愿望。他把这种道德观念贯彻在自己的生命中,至死也未有改变。在平定益州之后,赵云阻止以刘备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从而有了一段极有名的谏议——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这正是赵云戎马一生最后的愿望,这也表达了赵云的政治理想——天下安定,而后归隐田园。赵云所秉承的是儒家式的道德,是与三国时代有些脱节的政治理想。

最后还有“讷”,言语谨慎。这点在《三国演义》中表现为赵云的思虑谨慎,为人平和。赵云拒娶樊氏,在诸葛亮问及时说出了四个原因。“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三点,也就是赵范其心难测这一点。赵云预见到了赵范有叛变的可能,因而及早地是自己不与之牵连,可见其智虑之深也。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上,赵云所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细而慎虑的,毛宗岗在赞赵云保刘备襄阳赴会时这么说道:赵云在襄阳城外,檀溪水边,接连几个转身,不见玄德,可谓急矣。若使冀德处此,必杀蔡瑁。若使云长处此,纵不杀蔡瑁,必要拿住蔡瑁,要在他身上寻还我兄,安肯将蔡瑁轻轻放过,却自寻到新野,又寻到南漳乎?三人忠勇一般,而子龙为人又精细而极安顿。”从中不难看出毛宗岗对赵云谨慎性格的赞扬。除此之外,赵云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谦逊而沉稳的形象。他虽然在对敌时以一敌千,勇猛无双,但在蜀汉内部却往往居功不自傲,安静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体恤下属,不骄不躁,甘愿做好一些并不重要的工作,并且往往挽救危局。可以说,在这部书中,赵云的精神品格是和诸葛亮最接近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他们二人共同坚持的人生理想和操守。

通过简要的分析赵云的形象和事迹,可以看出来罗贯中想要塑造出的赵云形象,是一个具有典型儒家特点的形象,他身上的价值选择,是与三国中众多英雄有着很大区别的儒家的价值判断——以天下为己任。而他的精神内质也是践行着儒家“仁”的路线的“忠恕”的品格。正如我之前所说,赵云的形象上,寄托着作者,或者说是中国文人的儒家情结,对儒家精神的贯彻和反顾。

在分析三国志文本时其实可以发现,陈寿对于赵云事迹的描写只是寥寥数笔,主要依靠裴注来丰满其血肉。从裴注开始,赵云的形象就有了走向完美的趋势,通过文人的诗歌、后世的散文、平话、杂剧的渲染,直到罗贯中《三国演义》集大成,共同塑成了一个完美的赵云形象。

在唐朝之前,对于赵云的评价一般也就限于三国志文本以及裴注,虽然裴注将赵云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但是与五虎将中其他人,尤其是关张相比依然略有不足。《旧唐书·薛登传》中提到:“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在《唐平百济国碑铭》中也有这样的文字:“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从这两则文本中可以看出对赵云的评价基本按照裴注的定位,在赞扬上主要突出其勇猛。这时候的赵云还仅仅是个猛将的形象,跟许诸、典韦之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到了宋代,这一现象便有了极大的改观。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陈造《江湖长翁集》(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尤其宋代史学家萧常,他这样评论道:“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萧常对赵云的评价虽然有些过盛,但也不难看出,从宋朝开始,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赵云身上不同于蜀汉其他猛将的特点。他们所称赞的赵云已经不仅仅宥限于武功,而是上升到智虑与道德,上升到个人情操的层面。宋朝经过对“文武之道与祖宗家法”的完善,建立起一套衡量个人品德的儒家道德标准。在衡量士大夫时,从普遍认识上,由个人更多地转向天下,由小我转向大我,由封建制度下的忠于领主而上升到忠于信念与天道。那么赵云地位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他作为三国乱世中,对于儒家精神反照的一个契机,而成为一种情结性的反顾。他身上的价值不断地被发现,被增加,被渲染,然后一步步地走向完美,走向传统儒家价值体系所希望呈现出的“仁”的形象。

像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这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的,大众的,而赵云的形象以及其精神内涵则是在知识分子层面上。宋代理学发展构建起的体系,为赵云形象的丰满及其地位的提高做出了保障。而在《三国演义》成书后,明代初中期繁荣的理学以及其文人传统,又为其形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直至近代,赵云的形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1983年陈迩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替赵子龙抱不平》开始,到索绍武的《白璧无瑕却有瑕》再到李雪梅的《一探子龙的儒者气象》。这些近代的研究虽然也只算是刚刚起步,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在知识分子层面对于这个形象深度精神特质的挖掘。

李雪梅先生在《一探子龙的儒者气象》中这样说道:“子龙单身救主,不仅反映出他的一片赤胆忠心,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或许是整个封建时代,儒者的整体心态。”对于这点我并不赞同。我认为对赵云身上儒家心态的挖掘,是后起的,是从唐宋才开始的工作,他的形象,是经过唐宋明清慢慢丰满完整的。赵云的品质与历史上的三国事实上有些格格不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玄学以及佛学的冲击,儒学明显衰落。在整个三国时代,君君臣臣的观念事实上已被打破,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曹魏集团、蜀汉集团还是孙吴集团都并非以儒家思想作为其内部构建的核心。尤其是以小圈子为主的蜀汉集团内部,更是私斗胜于公理。但赵云的出身,真定赵氏,在东汉初期却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之后虽然家道中落,但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厚的北方贵族背景却影响了赵云的一生。他所受的教育是正统的儒家思想,其中“仁”和“礼”的原则贯彻了他的一生。因而从《三国志》中可以看出来赵云在很多时候有着“不群”之感。尤其是反对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以及在刘备要攻打东吴时赵云的劝谏,都可以看出赵云的行事作风,更像宋明的士大夫,而不是割据时期的武将。他的眼光与坚持都与“兼济天下”的信念是不可分割的,这也导致了“水至清则无鱼”的情况以及在蜀汉集团的内部斗争中他一直处在不利的地位。因而对于赵云身上儒者气象的发掘,对于其精神内核的领会共鸣,应该再往后推。这是宋明理学建立起体系后,中国社会儒家情结的反顾。只有在这个大的价值标准建立起来后,赵云形象的内部精神才能外化成英雄的形象,才能产生感动人心的力量。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已在元末明初,因而承接了唐宋以来的这种儒家情结。他极力塑造赵云的形象,但因为力求完美使得这个人物过于“高、大、全”,其形象的精神内核又过于文人化,因而使得这个人物并不像他想刻画的那样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当细品三国,赵云这个人物给人带来的不像是关羽张飞狂风暴雨般的命运震撼,而是一种清润入心的文化享受。他的命运奏响的并不是悲壮豪迈的凯歌,而是节制与理性的乐章,就像是流水一般清润入心。他的形象带着儒家传统中“至仁”的精神内质,是儒家传统下对君子形象的诠释。“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这种理想只有儒者所有,而中国文人的儒家情结,正是凝合在这朴素的话语中。

参考文献《赵云形象史研究》,王威,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5月27日

《替赵子龙抱不平》,陈迩东,光明日报,1983。6。4

《白璧无瑕却有瑕一一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索绍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论赵云》,沈伯俊,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一探子龙的儒者气象》,李雪梅,天府新论2006年第12期

《赵云新论》,王同书,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三期

《从《三国演义》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兼谈传统文化心理和当前中国改革》,陈辽,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一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