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周瑜自居巢还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⑴,“赠赐莫与为比”⑵,并说:“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⑵这里,孙策不提周瑜从攻横江、当利,以至驱走刘繇的战绩,而特别表彰其将兵相迎的功勋,何也?试略析一二。
一、丹杨的重要意义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在江都时问计于名士张纮,说:“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为朝廷外籓。君以为何如?”这被看做孙策创业江东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中,至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被袁术任命为丹杨太守,从兄孙贲是丹杨都尉,丹杨被孙策视为开拓江东的根据地。
丹杨之所以受到孙策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吴景在丹杨,更因为丹杨在当时号称“精兵之地”⑶。《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里的一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丹杨地区的特点:“丹杨山险,民多果劲”,“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闲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丹杨“山越”自东汉后期至三国时代一直是令统治者头疼的难题,但同时也构成了极为优质的兵源。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丹杨兵”、“丹杨军”已作为专有名词出现。直到三国末年,吴将沈莹率领的丹杨“青巾兵”在抗击晋军的战役中依然勇猛顽强,“屡陷坚陈”,给敌方制造了不少麻烦⑷。正因为丹杨兵骁勇善战,《三国志》中屡屡出现统治者往丹杨募兵的记载⑸,刘备还因为四千丹杨兵而依附了陶谦⑹。前引《诸葛恪传》记载诸葛恪请求赴丹杨平讨山越,“三年可得甲士四万”,则从侧面证明了丹杨兵源之丰富。因此,据有丹杨郡,“对当时割据者来说,是富有极大吸引力的”⑺。
此外,对即将挥师东进的孙策来说,丹杨的位置也极其重要。丹杨郡属扬州,治宛陵。据《孙策传》,“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又“刘繇为扬州刺史,……治曲阿。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曲阿属吴郡,近丹杨郡。从上面两段文字中也可看出曲阿与丹杨的关系:孙策就舅氏於丹杨,载母徙曲阿;刘繇治曲阿,便将袁术的势力驱逐出丹杨。因而孙策要渡江赶走刘繇,必先夺回丹杨。
二、周瑜的主要功绩
前述孙策的既定计划中,占据丹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实现下一步“东据吴会”的前提。而依前引《孙策传》,吴景、孙贲被刘繇驱走,“退舍历阳”,孙策便失去了对丹杨的控制。“繇遣樊能、于麋东屯横江津,张英屯当利口,以距术。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更以景为督军中郎将,与贲共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吴景、孙贲不能夺回丹杨,孙策以丹杨为根据地平定江东的计划便无法实现,然而此时,孙策依然决定东渡。这就不得不提及周瑜在此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了。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周瑜“将兵迎策”一事。这里还出现了另一个人物——“瑜从父尚”。对于周瑜的这个叔父周尚是何身份、来历,由于史无明文记载,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现简述如下。
一种观点,也是主流观点认为,周尚由袁术任命。主要依据是《周瑜传》:“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袁家与周家的深厚渊源。《后汉书·周荣传》记载:“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肃宗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又徐齮称周荣“为袁公腹心之谋”。故认为周尚必属袁氏势力。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袁术何以在吴景、孙贲被刘繇迫逐出丹杨后复立一丹杨太守。对这个问题,方诗铭先生在《三国人物散论》中提出了“袁术乘机据有丹杨”的说法⑻。还有一种解释,即袁术并没有直接控制丹杨,周尚的太守属于遥领性质。
另一种观点是,周尚乃刘繇任命,系出自吴派前辈milanzhangnan的考证。他在《论周尚、周瑜将兵迎策一事》一文中,推翻了周尚为袁术实领或遥领丹杨太守的可能性,得出了周尚由刘繇派遣的结论。
在两种观点中,我比较赞同后者,因为这种解释更为符合情理。但《周瑜传》后面又有“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的记录,这就产生出另一个问题——周尚既为刘繇委派,为何要回寿春?对此,M前辈在上述文中也作了分析:“当是孙策一路将刘繇一系打飞,刘繇节节败退,败像已露,周尚才投降袁术(孙策)的。”而据在下推测,周尚投靠袁术的时间或许更早,很可能是在周瑜的劝说下“投诚”袁方(孙策)的。
基于上文的论述,丹杨在孙策平定江东、乃至建立政权的策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夺回对丹杨的控制权是孙策东渡面临的首要问题。周尚成为丹杨太守,使问题的解决呈现出武力途径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即利用好友周瑜的关系争取周尚,这才是周瑜前往丹杨“省亲”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也是其进行下一步募兵援策行动的前提。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孙策改变既定计划,不再以丹杨为其根据地;周瑜去丹杨也仅仅是看望叔父,带去历阳的部队也不是什么丹杨兵,而是随从部曲呢?诚如M前辈所言,如此记载一个省亲的行为实属多余,“不符合陈寿一贯的惜墨如金的作风”。而且如果仅仅是去省亲,周瑜有必要带那么多人马船粮吗?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能证明孙策后来确实实际控制了丹杨——据有曲阿后,孙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⑴一个“镇“字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如果周瑜“迎策”所领部众确从丹杨募得,那么募兵能否在周尚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呢?也就是说,周瑜以省亲为名,行募兵之实。窃以为不可。前述丹杨山越活动猖獗,好武习战,顽劣不羁。《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言:“策遂诣丹杨依舅,得数百人,而为泾县大帅祖郎所袭,几至危殆。”足见在丹杨募兵不易。孙策依舅募兵尚且如此,在当时情况下,周瑜向周尚隐瞒实情、独自募兵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周瑜在丹杨募兵,不仅不会背着周尚,相反必须利用其太守的便利条件。而一旦这样,周尚已毫无疑问的站到袁营中了,这种行为是刘繇不可能容忍的。
M前辈文中以“瑜将兵五百人”⑼数量过少论证周尚没有明确支持周瑜的行动,愚以为不尽然。据上引《江表传》,孙策丹杨募兵,也仅“得数百人”。这里,吴景显然不可能和孙策离心离德,故不能以募兵的绝对数量判断周尚的态度。何况周瑜还提供了船粮器杖呢,没有周尚帮忙,恐怕很难做到。再者孙策那时刚刚起兵,还没成什么气候,周尚跟孙策又拐着一个弯儿(毕竟不是他亲侄子),没有倾力相助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周瑜丹杨之行,应是孙、周二人共同谋划的一次策反行动。策反行动成功,方使“将兵迎策”得以实现。
孙策东渡,到历阳时,士众已有五六千人⑽,却仍为周瑜带来的五百兵欣喜不已⑾。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此兵非彼兵,周瑜所将为丹杨精兵,以一当十;其二,船粮解决了孙策的燃眉之急⑿;其三,便是兵马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孙策重新控制了“精兵之地”丹杨,作为日后创建霸业的基地。
综上所述,周瑜成功策反周尚,并募兵丹杨,使丹杨成为孙策平定江东的根据地,保证了既定计划的实施,为孙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功为大,其重要意义是渡江掠地这样的军事行动远远无法比拟的。
参考资料:
(1)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2)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3)《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策径到寿春见袁术,……,术谓策曰:“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
(4)《三国志·吴书·孙皓传》注引干宝《晋纪》:沈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
(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三国志·魏书·曹洪传》: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又《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
(6)《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7)见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46《“精兵之地”与“丹阳兵”》。
(8)见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47《丹阳成为孙策平定江东的根据地》。
(9)见《太平御览》第467卷引张勃《吴录》。
(10)《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11)《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12)据《三国志·吴书·徐夫人传》,“(徐琨)随孙策讨樊能、于麋等於横江,击张英於当利口,而船少,欲驻军更求”。此时孙策已得周瑜船粮资助,但仍嫌船少,此前物资匮乏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