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细数诸葛亮的七宗罪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个神人。他深谋远虑,用兵如神,鲁迅先生读了《三国演义》不禁感叹: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从三国时候起,对诸葛亮的崇拜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延续下去。武侯祠至今仍然是成都的一个旅游景点。关于诸葛亮同志的丰功伟绩,后世之人歌功颂德的实在太多。《三国演义》是杂糅了历史史实与情节虚构为一体的小说。要说全部是史实吧,靠不住;要说完全虚构吧,还真有些是真人真事。不管是真是假,对诸葛武侯的崇拜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诸葛亮也该走下神坛了。历史上的诸葛亮,劝客农桑,兴修水利,这些不说;历朝历代的名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这些也不说;《三国演义》到底是几分史实几分虚构这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仅以《三国演义》,试分析诸葛亮的七宗罪。

罪一:忽视培养武将。蜀立国数十年,本国竟从未出一员大将。诸葛亮作为军政一把手,必须负领导责任。蜀国的将领,大致分三类。一是一流猛男类型。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魏延、姜维、夏侯霸勉强入选。二是二流武将,如关兴,张苞,马岱等等。三是不入流的武将,如王平,张翼,张嶷,廖化等等,不一一枚举了。究其来源,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刘备自带的班底。如关羽,张飞,赵云。二是从各种渠道投降过来的。黄忠、魏延、严颜是刘备打江山的时候从本地投降过来;马超是打不过曹操了跑过来避难的;姜维是诸葛亮伐魏时用计,让他不得以投降过来的;夏侯霸是曹氏与司马氏争夺政权时候,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跟曹家同穿一条裤子的夏侯霸,在司马懿灭掉曹爽之后,打是打不过的,继续留在“魏国”只能等着被剁成肉泥包饺子下锅,只能闪。鉴于吴国根本不想跟魏国作对,而蜀国却还能屡屡北伐,要报仇,只能投靠蜀国。还有的就是攻打西川和东川之后,留下来的一干武将,是数量又多又没用的。三是主力武将的“衍生”武将。如关兴,关平,关索,张苞,马岱,廖化等等。都是关系户。不过当时关系户是太正常了。封建时代,武将们不就求个封妻荫子么?老子英雄儿好汉,合情合理合法。还有廖化、周仓这些人,虽然只配提鞋子,傍着个猛男,想不出名都不容易。可惜战斗力实在一般。

反观魏国,拿得出手的猛男数不胜数。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张辽,张郃,徐晃,庞德,曹仁,曹洪,哪个不能打?就算是号称战无不胜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国的武将们,如郭淮,孙礼等,都是恶狠狠地来死磕,磕到死也不怕你诸葛亮。人才辈出的魏国,到后期出现了邓艾和钟会两大超新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介绍邓艾的时候,他的履历让我眼前一亮。这个家伙是放牛娃出身,比俺还不如,最后居然能当上大将。起于平民,发于行伍,而终有大成就,不能不说,魏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更优越。曹操奉行“唯才是举”,懂军事,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如何低贱,最后依然能成为军队统帅。东吴的吕蒙,也是行伍出身,终为大将。类似事情怎么就没有在蜀国出现呢?

第九十二回,写道,赵子龙年登七十高龄,在经历一番曲折后奋力拼杀,最后力斩五将。这到底该欣喜呢?还是该担忧?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蜀国的主力武将已经出现捉襟见肘、青黄不接的局面——“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在军队里效力的,能打的就那么一两个,还都是老家伙,新人迟迟未能出现,或者说未能受到栽培和提拔。偌大的蜀国,动不动就二十万兵马北伐,可悲的是,立国之后从蜀国成长起来的年轻一辈武将,居然连一个拿得出手的都没有。所用的武将,要么是自带的,要么是“衍生”的,要么是投降过来的,自己培养的一个都没有。新人上不去,这是谁的责任呢?

可能很多人要反对了,蜀国不是还有姜维吗?他难道不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了吗?我想提醒各位,从姜维投蜀,直到诸葛亮去世,诸葛亮始终没有认真地培养他。遇到战争,也是诸葛亮一手策划,自己决策,根本没有刻意地培养战略战术。直到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临死之前,才把平生所学,写成的二十四篇,交给姜维。算是活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才仓促收了个记名弟子。这本秘籍姜维同志是否完全消化吸收还不得而知。此兵书唯一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连弩”之法,一弩可发十矢,后来救了姜维一命。很可惜,第九十回诸葛亮六破蛮兵的章节,已经明明白白写着三江城的蛮兵“一弩皆发十矢,箭头上皆用毒药”。可见,“连弩”并非诸葛亮的首创,公允地说,诸葛亮不过是把蛮人的一种造军事器材的技术引进并流传下来。顺便说一下,所谓的“木牛流马”,是一种典型的“永动机”,不用动力就可以一直走下去,违背了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说了这么多,道理已经很明白了。人才的缺乏,姜维一定是有切身体会的。后来他提拔了两个青年将领——蒋舒和傅佥,可惜蒋舒第一个就当了叛徒。当然,这些跟诸葛亮没关系。蜀汉,从刘备称帝到刘禅退位,立国四十二年,居然连一个拿得出手的武将都没能培养出来。一直在吃老本,吃光了,还能依靠谁呢?诸葛亮必须被追究领导责任。

罪二:毁人不倦。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魏延与诸葛亮的矛盾上面。从地位上说,人家诸葛亮是大丞相,所有大权一把抓,你魏延的官做得再大,也是部下,自然斗不过。阴谋诡计先放一边不说,就是要堂堂正正地整你,你也没辙。魏延就是被整了几十年。第五十三回魏延首次露面,斩韩玄,献长沙郡,功劳不小。哪知道孔明一来,也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居然“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赏罚如此不明,难怪连刘备都觉得吃惊。诸葛亮给的理由有三: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这三个理由站得住脚吗?且看看这个韩玄是什么货色。“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这样的人干掉了,是为民除害!弃暗投明也不行?主动来投诚,而且有立功表现,最后居然是莫名其妙的“不忠不义”的理由?如果按照真正的仁义标准,当时各国征战不休,又有哪个国家是仁义的?他诸葛亮安排关羽攻打长沙郡就是仁义了?按照这个标准,“(刘备)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跟刘璋称兄道弟,最后还不是攻取西川?他刘备就忠义了吗?可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一个理由更是莫名其妙。俺看的历史书也不少了,这是唯一的以“脑后有反骨”定死罪的例子。说得轻一点,这是诸葛亮以貌取人,说得重一点,是他在挑刺,是践踏法律。个人的长相,是由父母决定的,他本人根本就无能为力。一见面,立刻要把一个有功的人推出去砍脑袋,只因为“脑后有反骨”这种可笑的理由?是哪天法律规定说这样就得砍脑袋?对一个人的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见面就对一个人下定论,这是首席军师、将来的大丞相应有的风范吗?如此赏罚不明,如何服众?换个角度来想,假设你是魏延,此刻是否感觉浑身冰凉,脊梁骨冻得就跟冰棍一样?你会服气吗?如果不是正好刘备在场,你已经尸横就地,死得冤不冤?这件事情,我看到了蛮不讲理和暴力,赤裸裸的暴力!诸葛亮栽培人是没什么本事的,打击人却是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魏延曾经提了一个建议,请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这个计策被诸葛亮一口回绝了。到底好不好,俺不懂,但是第九十五回,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的口中得到了印证。“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这句原话,说明司马懿跟魏延不谋而合,这个奇袭的计谋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而且可能性很大。但是诸葛亮想都不想,直接弃之不用。之后两个人又有数次矛盾,多是一笔带过。比如“魏延口出怨言”等。我认为书中之所以要突出这等发发牢骚的细节,就是为之后诸葛亮杀掉他找借口。打仗这种事情,是刀头舐血的营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但辛苦,而且危险。偶尔发发牢骚太正常了,谁都可能。只不过有的人不聪明,发牢骚的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于是被告了黑状,自然又一次印证魏延将来必然要反的判断,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一直都认为,而且坚定地认为魏延会造反。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一句“今天真是累死了”,正常吧?但是可以理解为你不想干了,再往下的推论是你要造反,按照诸葛亮的惯性思维,很正常的推论吧?我敢保证,在战场上征战多年的人,100%都发过牢骚。只不过掌握话语权的那些家伙,是不是把这些细节上的东西记下来。记了,这就是罪证,你就是叛徒,就是十恶不赦。暴力,言论上的暴力。掌握话语权的诸葛亮,充分运用了“喉舌”的作用,对魏延施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言论暴力。魏延就这么一直被打压,一直受欺负。几十年下来,你不郁闷吗?换作你,你会不会造反?反正换作我,我是反定了!

第一百五回,吴太后的原话,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尝闻先帝有言:孔明识魏延脑后有反骨,每欲斩之;因怜其勇,故姑留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听我老公刘备说了,魏延脑后有反骨,别人都不认得,只有孔明认得。他屡次打算把魏延干掉,但是考虑到魏延还有几十年的利用价值,所以暂且把他的人头留着。又是言论上的暴力。他诸葛亮、刘备不信任也就算了,他们还要把这些话跟身边的人说。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你魏延能辩白吗?能澄清吗?大家都说了,魏延是反贼,只不过一条还有利用价值的狗而已,大家都这样说了,你还有活命的机会吗?不用担心。诸葛亮同志在打压了几十年魏延之后,怎么可能轻易饶了他呢?那多没意思啊!城府极深且毁人不倦的诸葛亮同志已经“预伏锦囊计”,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马上就要了毫无造反迹象的魏延的小命。事实证明,诸葛亮同志是一贯的英明正确的!在被算计了几十年之后,忍受了数十年的屈辱之后,他如果选择爆发,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他造反,那也是让诸葛亮及其亲信们千方百计逼上了绝路,硬给他扣一顶造反的帽子,永世不得翻身。可惜,不管是不是造反,他已经被朝廷定性为造反,他的申辩也无人理会,就这样为蜀国贡献了一生之后,这位对蜀汉忠心耿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的前军师,征西将军,南郑侯,这位赵云去世后的首席大将,最后还是没能逃脱被算计致死的命运,被诸葛亮拉去当了垫背。蜀国到后来,人才已经十分紧缺,诸葛亮硬是要自毁长城。说他是造反?真要造反他有多少次机会?无数次。随便哪一天,战场上倒戈,就达到目的。他已经有了那么高的地位,有什么理由反叛,背上千古骂名?退一万步说,一个处心积虑准备反叛的人,绝对要做好反叛准备,包括确保手下将士忠心耿耿地追随他。那样,他的部下至于让别人两句话全部摆平,纷纷散去吗?可见魏延从未向任何人灌输反叛的理念。所以魏延绝对是被冤枉的,而冤枉他的人,正是毁人不倦的诸葛亮和他的亲信们。当然,魏延死后,与后主刘禅一样,因为诸葛亮是一贯的英明而正确,他们都必须背上千古骂名。

罪三:出尔反尔。诸葛亮干出尔反尔的事情,不是一回两回,而是屡次,是一再。第一次见于曹孙刘赤壁大战。诸葛亮作为军师,派遣关羽把守最后一道关口——华容道。后世之人多评说,诸葛亮用人不当。曹操毕竟曾经对关羽有过大恩,“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优礼有加,关羽这人吃软不吃硬,最后不顾跟军师立下的军令状,把曹操放跑了。军令状是什么?其实就是生死状。违反军令者,死。有军令状为凭,没什么好商量。最后,诸葛假意要斩,刘备出来求饶,搬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的理由,诸葛马上顺水推舟。军令状就是这么如儿戏对待吗?孙子受吴王之命训练宫女,有吴王宠妃二人,不听号令,嘻嘻哈哈的,被孙子下令杀掉。吴王阖闾本人也在场,赶快求情,孙子根本不给面子,依然把吴王的爱妃杀掉了。孙子有军令状在手吗?没有。孙子与诸葛亮,孰高孰低,各位可以自己判断。第二次见于归还荆州。东吴与曹魏混战多时,被诸葛亮使巧计,乘乱夺了南郡、荆州、襄阳。鲁肃前去讨还荆州。第一回诸葛亮搬出刘表的儿子刘琦,说刘备也是皇室宗亲,跟刘琦是叔侄关系。刘表不在人世,刘琦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以叔辅侄,占据荆州是名正言顺。双方约定公子一死就归还荆州。第二回是,数年后公子去世,鲁肃借吊丧之名又来讨还。诸葛亮又找了个借口,说等打了西川有了根据地之后再还。双方立下文书,刘备押字,诸葛亮作为保人也押字。(见于第五十四回)。当时蜀虽未立国,但地盘已是不小。除去之前的荆襄、南郡外,又先后攻取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对外文书何等重要,最后居然连儿戏都不如。周瑜对此事的评价,恰恰一语中的“名为借地,实是混赖”、“刘备枭雄之辈,诸葛亮奸猾之徒”。这一回,双方订立文书,已经从法律上明确荆州的归属问题——荆州归东吴所有,无可争议。第三回的的催讨可以充分证明周瑜的论断。第六十六回,孙权用张昭计策,假装把在东吴为官的诸葛瑾(诸葛亮的亲兄)全家老小都抓起来作为“人质”,让诸葛瑾去成都索要荆州。诸葛亮与刘备的双簧表演实在是让人汗颜。诸葛亮哭拜于地,说:“看在我的面上把荆州还给东吴吧,不还的话我哥哥全家都要被杀光光”,再三哭求。刘备就是不肯。最后呢?把皮球踢给了关羽。去找关羽吧,先还一半(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羽又不肯,还拔剑威胁。好说歹说,再三催讨,人家就是不肯还,就是耍赖,还能怎么样?只能动用武力了。从这三回拒还荆州的情节来看,诸葛亮毫无信用可言。第三次见于马谡失街亭。马谡主动要求去守街亭,还撂下狠话“若有差失,乞斩全家”、“愿立军令状”。最后军令状是立了,街亭也失了,按照军令状,最后居然只杀了马谡。综上,诸葛亮惯于做出尔反尔的事情,其人毫无信用可言。

罪四:造成关张刘先后死亡。刘备为什么死掉?因为他的两个誓同生死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先后死掉,他要报仇。结果猇亭一战,号称七十五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撤到白帝城,一口气没喘上来,就这么挂了。张飞为什么死掉?因为他急着报关羽的仇,日夜饮酒,鞭打士卒,动不动就要杀人。部下被逼无奈,只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张飞给阴了。归结起来,张飞、刘备的死都与关羽的死有莫大的关系。关羽的死,就好像是多米诺骨牌,第一张倒下,引起了连锁反应。那么关羽因为什么死掉呢?因为荆州。他是荆州守将,被吕蒙、陆逊用奇袭计干掉。归结起来,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吴蜀对荆州的争夺。吴再三催讨荆州,蜀再四找理由推脱,甚至不惜搭档唱双簧,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战场上见吧。可见,蜀国的外交战略十分失败。吴蜀实际上从来没有结成巩固的联盟。赤壁之战,不过是曹操重兵压境,孙刘不得以,暂时结成脆弱的联盟。之后吴蜀一直是明争暗斗。按照《三国演义》,周瑜就是为了夺回荆州,与诸葛亮数度斗法,给气死了。周瑜是谁?东吴大都督,总督水陆兵马,等于最高军事统帅。他的老婆是小乔。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孙策是孙权的亲哥哥。这是私人关系。孙策临死的时候,还有句遗言交代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瑜的地位有多高。周瑜还统帅东吴将士,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的数十万大军,立下了大功。周瑜这样死了,东吴岂能善罢甘休?孔明三气周瑜,许多人读起来甚至觉得很过瘾,好像周瑜原本就是应该被气死似的。说什么“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在荆州问题上,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恰恰是蜀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句俗语用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死皮赖脸地想占便宜,最后损兵折将不说,还败坏了自身的信誉!其实刘备占领西川之后,已经有了根据地,荆州完全可以归还。荆州,兵家必争之地。不但东吴一直觊觎,就连魏国也两度出兵争夺(一次是从刘表手里抢下来,一次是乘吕蒙奇袭时落井下石,夹击关羽)。其实荆州就是烫手的山芋,留在手里,害远大于利。可笑刘备、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不惜败坏信用,就是不肯归还。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国之信誉,孰为轻孰为重?更可笑的是,第六十三回,诸葛亮还谆谆叮嘱关羽,在战略上要“北据曹操,东和孙权”。从表面上看,关羽的一句“虎女安嫁犬子”断送了自家性命,实际情况是,关羽此时面对的,是吴蜀外交的烂摊子。三讨荆州,三拒之,甚至气死了周瑜。从外交途径已经不可能解决,双方交恶势所必然。关羽不同意孙权的和亲,是明智的。因为他的兄长兼主公——根本无意与东吴结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尔反尔,多次伤害东吴君臣的感情,刘备、诸葛亮拙劣的表演,已经彻底激怒了吴国君臣,双方的关系,已经闹到剑拔弩张的程度,这时候把姑娘往东吴送,那不是往火坑里推吗?再说了,“其女尚幼”,真的可以完成和亲的使命吗?变数太多,难以逆料。诸葛亮指出的战略对吗?理论上是对的,但实际上,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东吴,伤害了两国的关系。诸葛亮、刘备又做了哪些实实在在“东和孙权”的事情?没有。只是一句空话。人家已经决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了,你还在发清秋大梦,不可笑吗?所以说,关张刘先后死亡,源于荆州之争,而东吴以武力解决荆州问题,正是诸葛亮、刘备一手造成的。缺乏大局观念,贪小利而失信义,败联盟,殒大将,实在是不值。虽然当时诸葛亮可能未料到关羽那么快就被杀,或者说他不一定有主观恶意。但是,诸葛亮与刘备奉行的宁可耍赖绝不归还荆州的外交政策,把荆州守将,刘备的拜弟,五虎上将之首,陷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关羽成为蜀国外交失败的牺牲品。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关羽之死,归结到最后,其元凶竟然是刘备、诸葛亮!

罪五:统揽大权,不分权。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发生在西汉的著名例子。周勃为左丞相。位第一。平为右丞相。位第二。大将军灌婴为太尉。上问勃。天下一岁决狱钱谷出入几何。谢不知。甚愧之。上以问平。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君所主者何事。对曰。……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上曰善。陈平对丞相的职责有其独到的见解。每件事情,都有其负责的大臣。要了解一年判多少案例,可以问负责判案的廷尉,要了解一年收入多少钱粮,可以问负责钱粮的治粟内史。而丞相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精辟。太精辟了。一般说来,工作可以分为三大类:高层决策、管人,中层管事,下层执行。当然这是笼统的说法。丞相应该注重辅佐帝王,提出大政方针,解决向哪个方向前进的问题。再有的就是通过激励、约束、督导等办法,使自己的直接下属们安心工作、努力履行职责。履行好了这些职责,具体的工作,下属们自会做好。这样的原则,在现代依然适用。比如,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他所应该做的工作是思考、决策,总经理负责管人、管大事,生产、营销、财务、后勤、宣传等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按照部门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员工主要是执行。如果这个董事长,把总经理、甚至部门经理的工作都包揽下来,我们说那是越权。诸葛亮就是越权。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诸葛亮事必躬亲,事事过问。说好听点那是劳动模范,其实那样做贻害无穷。一个大公司可以仅仅依靠董事长努力工作就可以顺利运转,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董事长,他不论多小的事情都要插手,那么他的手下怎么开展工作?这样做的坏处,就人才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利:第一,人才无法成长。诸葛亮太强势,一切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对属下也很不放心,什么都要亲自过问,甚至包办代替,这种严重越权的行为,必然导致人才缺少锻炼的机会,从而因为缺少经验而无法成长。人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再有能力的领导,也必须给予下属实践的机会,而不是怕下属犯错误就全部包揽。在缺乏实践的情况下,人的能力是没办法进步的。诸葛亮一旦去世,他的继任者能力不够,怎么能治理好国家?第二,人才无法施展才能。一切有诸葛亮做主了,其他人瞎操的什么心?诸葛亮独断专行,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又不喜欢别人贡献才智,这样他的手下,就算有天才,最后也只能沦为唯唯诺诺,一切听他号令的蠢材。就算有才能,事情都让诸葛亮一个人定了,都没有发挥的余地,怎么能表现?怎么能立功?怎么能晋升?都不用思考了,怎么能有创造性思维?长远下去,也会让志士感慨报国无门,无法贡献聪明才智而离开。

罪六:孜孜以谋权。

一是城府极深,算计关羽。孙刘联盟在赤壁与曹军大战。第49回,诸葛亮于战前调兵遣将。先安排赵云带三千兵马守乌林小道,吩咐“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再布置张飞领兵三千,到彝陵葫芦谷口埋伏,嘱咐“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很明显是故意放水。“杀一半、虽然不捉得曹操功(劳)也不小”,这些已经很明白地告诉赵云和张飞:不要死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曹操跑了算了。第50回,曹军被孙权军队层层截杀,“曹操与张辽引百余骑,在火林内走”,被吕蒙与凌统先后大杀一阵,虽然跟马延、张顗的三千降兵会合,又被甘宁、太史慈等乱杀一气。仓惶撤至乌林,果然“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又跑路到葫芦谷口,一番混战之后,果然“张飞从后赶

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不难看出,曹操这时候带的兵马总数在三千左右,且都是新降且遭遇累败之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不能与曹操同心同德,多有带伤。赵云、张飞占尽地利,又以逸待劳,兵力占优,士气、士兵作战能力更居绝对优势,一旦力战,生擒曹操不难。布置三千弓弩手,于险要去处埋伏,再布置鹿角或者乱石阻塞道路,多挖陷坑,准把他们都射成刺猬,最不济都能射死几员大将或谋臣。最后却完全听命诸葛亮的安排,把曹操及身边的所有武将、谋臣全体放过。抢旗帜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张飞以逸待劳,居然追不上又累又饿,人困马乏,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曹操?不是故意放水是什么?如果诸葛亮不是故意放水,那么他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是这样下的命令:赵云领兵在乌林埋伏,可多布弓弩手,多挖陷坑,多设障碍。除此以外,必须激励士卒,全力死战,务必格杀曹操及身边的文武大臣之大部!如有后退一步,提头来见!对张飞也应该是这样的安排,加上一句务必全部格杀,不使一人漏网。倘若人人死战,曹操及亲信文武大臣,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必然遭受极大损失。由此可见,孔明的安排纯粹就是故意放水!

再回到诸葛亮的排兵布阵现场。“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这一句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诸葛亮把华容道交给关羽把守,绝不是临时决定,而是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这是一个陷阱,也可以称为“钓鱼”。关羽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地“入彀”,一步一步地上钩,却没能立刻察觉到危险。诸葛亮算准了关羽吃软不吃硬,又极爱面子极重视名誉,最后肯定会放走曹操,就故意叫关羽把守最后一关,让他去对付必然从赵、张手中逃脱的曹操。被赵、张抓了还有戏唱吗?更毒的是让关羽立军令状。有文书为凭,无法抵赖。临砍头,刘备出来求情,他马上做个顺水人情,饶了关羽,且不加以任何惩罚。这个精心策划的阴谋,确切的目的,不是为了杀关羽。“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这段画龙点睛的对话告诉我们,诸葛亮根本就不打算抓曹操,他的目的是让关羽服气,乖乖听话,而刘备直到此时才知道他的宝贝二弟上了军师的恶当,终将不顾军令状放走曹操。刘备一直被蒙在鼓里,终于在排兵布阵之后,洞悉了其中的奥妙。关羽有了把柄在诸葛亮手上,理亏,又欠了人家一条命,不听话是不行了。这样,他军师的宝座坐稳了,地位就更巩固了。而关羽一旦服气,张飞就跟着服气,诸葛亮以故意放走曹操及身边的亲信文武大臣为代价,确立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用心不可谓不苦,用心不可谓不毒。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只考虑自身利益,独断专行。他的所谓“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不过是为私自决定放走曹操这个举数十万大军南侵的国贼找个借口而已。如此重大的决策,居然事先不对主公禀明,居然直到布置任务仍然把主公蒙在鼓里!!!如此重大的决策,居然在主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主公根本没有表态的情况下执行了。到底谁是老大?到底是安的什么心?刘备该做何感想呢?

我们再来看看吴蜀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诸葛亮的表现。刘备为雪弟恨,大起蜀兵七十五万(按照演义的说法),举全国之力兴兵灭吴。“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当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第八十一回)。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这句话虽然出自刘备之口,但我坚定地认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两川要守,留下太子合理,留下诸葛亮就不合理。难道堂堂蜀汉,找不出一个大臣替代诸葛亮保两川?举全国之兵,七十五万,孤注一掷,与敌国决战,此战关乎吴、蜀两国国运,一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战役,注意,是决定性战役,成败在此一战,却让首席谋士兼军师兼丞相,大名鼎鼎,算无遗策的诸葛亮留守两川?如此关键的时刻,一贯出谋划策的孔明居然留守两川?这个决策太不合理了。我们来看另一个证据:“玄德曰:‘孔明是吾之师,顷刻不可相离,安可去也?’”(第四十二回)刘备对诸葛亮倚为腹心,达到“顷刻不可相离”的程度,现在率领全国之兵将,御驾亲征,却让诸葛亮保守两川,这样难道合理吗?不合理。非常不合理。何况当时两川总体形势稳定,东有刘备率大军亲征吴国,北有魏延、马超、马岱守汉中,又兼地利,民众安定,根本不存在饥荒、暴乱这些可能威胁蜀汉大本营的因素,可以说西川、东川是相当稳固的。留一可信任大臣保太子守之即可。刘备又是相当的依赖诸葛亮,为什么让诸葛亮留守成都?唯一可行的解释是:诸葛亮的要求,只是最后借刘备之口说出来,免得将士猜疑。那么我们又要问了,诸葛亮为什么要求留守?他明知道刘备亲自指挥的战斗,基本上是全部败北,是名副其实的“常败将军”,素不知兵,为什么要让他自己统帅?换句话说,他明知道刘备带兵驭将的能力不够,并不是三军统帅的合适人选,为什么还要让他统帅七十五万大军东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是故意的。因为刘备一旦打了胜仗,击败吴军主力——或者进一步假设——灭掉吴国,那么刘备可称得上文治武功均登峰造极,必然志得意满,君权得到强化,而相权必然受到削弱。这对诸葛亮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以外,再也难以提出更合理的解释。反之,刘备打了败仗,就可以明白自己是几斤几两,更加明白必须在军事上更多地依赖诸葛亮,只好把权力更多地交给诸葛亮。这样君权就被削弱,相权得到强化。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想到了刘备要吃败仗,没想到败得一塌糊涂,七十五万烧了个干干净净,刘备本人也染病垂危,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策划,不完全成功。刘备按照他的设想吃了败仗,但这不是一般的败仗,而是完败;刘备不是把权力更多地交给诸葛亮,而是在临死前不得不把所有的权力毫无保留地交给诸葛亮。

可见,在赤壁之战与猇亭之战中,诸葛亮首先想到的不是国家的利益,不是大局的利益,而是个人利益。不管是在华容道捕获或杀死曹操以及最主要的文武大臣,还是在尽心辅佐刘备打赢对吴的战争,都将对蜀国极为有利。遗憾的是,诸葛亮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由此看来,《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奸雄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只不过,诸葛亮隐藏得很深,又被作者刻意粉饰、伪装,后世之人多被误导。

罪七:把小皇帝变成傀儡。我们先来看看小皇帝刘禅是如何变成傀儡的。一件事情,总有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白帝城托孤”,是导致小皇帝成为傀儡的核心事件。关羽失荆州,死于王事。张飞切齿痛恨,发誓报酬,可惜急火攻心,方寸大乱,虐待士卒,被逼无奈的手下害了他的性命。刚刚称帝的刘备,眼看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誓同生死,一转眼就剩他孤家寡人了。他不顾赵云等人的苦劝,也不顾东吴使者开出的极优惠条件“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见第八十二回),一意孤行,尽起大军征吴。没想到猇亭惨败,七十五万大军让人家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刘备仓惶逃走,在白帝城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驾崩了。临死前,总得找人交代后事吧。交代给谁呢?关张已死,庞统也死了,法正也死了,赵云虽然忠心可靠,毕竟只是武将。起义队伍,到现在老同志几乎都没有了。文臣中,诸葛亮论资历有资历,论能力有能力,且拥戴有功,已封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擅长奇谋,文武百官无不信服,朝中亲信party羽众多,其地位十分稳固,不可动摇。所以皇帝不得不把后事交代给他。当时的蜀国,岌岌可危,国家新近惨败,元气大伤,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刘挟大胜之威随时可能进犯,国力空虚,无法抵御外侮。这种局面跟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所面对的局势十分相像。同样是举全国之兵马,孤注一掷;同样是主帅作出严重的错误决定;同样是大败亏输,赔得干干净净;同样必须收拾残局。倘若把国事托付给无能之辈,灭国惨祸就在眼前。所以刘备虽然不甘愿,更不放心把大权交给诸葛亮,但形势所逼,不得不如此。为了让诸葛亮忠心耿耿保西蜀,他还想出了高招:吩咐儿子:“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第八十五回),进一步确立了诸葛亮至高无上的地位,授予他极高的权力和荣耀,连他的三个儿子,今后也得乖乖听诸葛亮的话,尊称一声“相父”。这个创意的另一层意思是,拉近了诸葛亮与刘家的关系,使他更忠心地保国,至少全力度过目前的难关。他没有看错人,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确实办到了。蜀国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可惜军政大权从此更加牢固地掌握在诸葛亮及其亲信手中,而刘家人再也难以翻身了。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三国演义》,不难看出诸葛亮其实是有不少问题的。四出祁山时,司马懿命人到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要反。诸葛亮仅仅是杀了乱说话(干政)的小太监,一杀了事。诸葛亮可以把皇帝身边乱说话的太监当场杀掉,可见以相父之尊,他完全有权力制定一个制度,以杜绝宦官乱政。十常侍之祸,何其惨烈,殷鉴不远,诸葛亮自己又吃了太监的亏,亲身经历,为何不亡羊补牢,采取措施杜绝宦官干政?后来姜维北伐,又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太监黄皓被收买,对皇帝吹耳边风,把姜维硬生生叫了回来。宦官干政,为祸深远,东汉教训,尤其深刻。诸葛亮自己也吃了亏,可是一杀了事的做法,并不能从源头上制止太监干政,没多久,姜维也吃了这方面的大亏。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他也劝说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但是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建立“亲贤臣,远小人”的制度,也没有采取措施,说了等于白说。为何宦官干政、宦官专权贻害无穷看到了,却没有解决呢?为何宦官干政在没有在吴魏两国出现而恰恰在蜀汉一再出现?值得深思。

诸葛亮另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做法是:他完全忘记了蜀国谁是老大,蜀国姓刘还是姓诸葛的问题。刘备的遗言包括下面这句“(太子刘禅)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可惜诸葛亮完全没有做到,甚至根本不打算这样做。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以相父之尊,统摄军权、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外交权等一切权力,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成为“太上皇”。不管刘禅能力怎么样,诸葛亮负有教导、培养的责任。因为诸葛亮再有能力,刘禅毕竟是皇帝,他成年之后还是要亲政,要处理国家大事。只要不出意外,诸葛亮不可能比刘禅活得更长久,所以他就算健忘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完全记不起应该还政于合法继承人,也必须考虑自己死后让皇帝亲政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培养刘禅勤政爱民等君主必备的品质,以及处理大小政务的能力。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塑造成最聪明、最机智、最擅长谋略的军事家、政治家,可惜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刘禅,居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师徒之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差异如此巨大,不能不让人惊叹!不能不让人深思!

这是后人有意的栽赃和陷害。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刘禅之所以宠信宦官,全是拜诸葛亮所赐。因为诸葛亮没有尽到教育、培养的责任,完全辜负了先帝的临终期望。刘禅名为皇帝,却无皇帝之实,无权无势,皇权被相权压制得暗淡无光,他很郁闷,也很孤独。一方面出于对诸葛亮及其亲信的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因为他个人太孤独,导致黄皓借机乘虚而入。刘禅并不是弱智,更不是白痴,就算天资一般,不属于聪慧的类型,我们不奢望刘禅成为汉武大帝那样成功的皇帝,假设诸葛亮真的用心去调教,悉心指导,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惜历史不存在假设。诸葛亮完全辜负了刘备的嘱托。《三国演义》的作者明显的“尊刘贬曹”和“尊刘贬孙”的倾向,诸葛亮被刻意加以美化,神化,诸葛亮是一贯而且永远英明的,那么就必须有人为蜀国的灭亡背黑锅。就这么,刘禅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冤枉!天大的冤枉!阿斗何曾有人扶!!!他只是一个很可怜的皇帝,一个长期被架空的皇帝,一个永远背上“亡国之君”黑锅的苦命的皇帝。诸葛亮把握朝政的那些年,实际上他与曹操、司马昭、诸葛恪这些人一样,都是权臣,都是权力凌驾于帝王之上的权臣。只不过诸葛亮的表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当诸葛亮统揽一切大权,“废寝忘食”地处理政务的时候,有人劝他保重身体,他说,不行啊!先帝对我那么信任,我不努力工作,实在对不起他!这是拿先帝给他的专权、独裁做挡箭牌。诸葛亮掌握一切大权,成为实际上的“太上皇”,而刘禅,则完全沦为政治木偶。

事实上,阿斗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尚在襁褓,他的生母死于长坂乱军之中。后来老爸的事业蒸蒸日上,占有荆州,攻取两川,建立蜀汉,进称汉中王。没想到祸起突然,二叔关羽让人给害了。不晓得怎么回事,三叔张飞紧接着也死了。老爸气不过,尽起全国之兵,想给两位弟弟报仇,没想到遭遇惨败,不但七十五万兵马让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他老爸也在白帝城去世,而刘禅连老爸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从此,他失怙,成了孤儿。国运转衰,一不小心就得亡国,老爸不得不把国家托付给“相父”。他虽然贵为天子,并无实权。凡事都有相父顶着呢,没他什么事。相父从来不教他如何亲政,也不给他亲政的机会。人家说孤儿寡母,受人欺负,更何况他连老妈都没有,还得应付满朝的诸葛亮的亲信?好不容易,许多年后,从五丈原传来了诸葛亮病故的消息,他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悲伤。谁知,临死前,诸葛亮又指定他的亲信姜维管军队,蒋琬、费祎先后掌朝政。看来亲政是没指望了。那就这么着吧。事情又有了转机,蒋琬、费祎都是短命鬼,先后挂掉了。可没想到实权又让该死的太监夺了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后,出来了一个名叫邓艾的家伙,还有个叫做钟会的,把姜维打得满地找牙,又把该死的太监咔嚓了。终于,刘禅第一天当上了真正的皇帝,可是他下的政令竟然是投降!到底该笑还是该哭呢?终于自由了,可是也亡国了。他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皇帝,可是他必须为亡国负责,背上“亡国之君”的黑锅,背上“扶不起的阿斗”的千古骂名!后人终将明白,“乐不思蜀”并不是他没有良心,而是他必须忍辱负重,以保全两川百姓的身家性命,保全文武大臣和他的家族的身家性命,使得天府之国免受战火荼毒。他的眉开眼笑,并不是他具备超强的表演能力,而是真心的——从此自由了。故国,对他是一个什么概念?他不过是诸葛亮和他的亲信们手下的囚徒而已,不过是政治木偶而已。他为什么要为亡国难过呢?当了三十一年皇帝,忍辱负重,一直在诸葛亮的阴影下生活,就算诸葛亮死了,也是阴魂不散,不愿意放过他。权臣们先后把握朝政,他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终于,解放了。至少,投降可以使他曾经的子民们免受战乱之苦。后来,他被封为安乐乡公,数年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