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初中之时,学过《木兰诗》。说的是北魏时期一个叫木兰的妹子,父老弟幼代父从军的故事。她在军中十二年,直到回家之后,伙伴们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女子。诗的最后写到“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兔子做比,说明难分男女。
当时咱的老师,更重的是对父亲的孝心与对国家的忠心,至于她如何能隐瞒身份十二年,似乎是随便讲讲,认同了诗里的兔子分不清,人所以也分不清。
然现在想来,真的如此吗?兔子和人,还是没有可比性的嘛。木兰之所以不被露马脚,应该有着各种原因。
首先,她的伙伴们,完全不可能想到,这世上,竟然会有女子来从军。既无此想,便会对她的某些不怎么合常理的行为有所怀疑,就算有,也能以其它言辞搪塞过去,不致被打破沙锅纹到底。
其次,木兰的易容功夫了得。当然,把白白净净光光滑滑的脸弄得粗糙一点,是必须的啦;把丰满的胸部束起来,也是必然的啦。记得好多年前一部以她为主角的电视剧里,她就是用一条长白布将胸一圈一圈缚紧的——想想都痛啊。然后声音也要做点变动,少不得要变木一些。一时肯定难的,慢慢习惯了,说不定就真木了,不必装了。
第三,像第一点所言,作为女人,总有种种不同于男人的小细节啊。比如洗澡、比如睡觉、比如解手,乍办?那就只有找各种理由让大家相信,自己做这些私事的时候,比较喜欢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伙伴们也就不以为意了。
第四,既然参军打仗吗,就得不怕死。而女扮男装,就得表现得比伙伴们更不怕死,杀起敌来,更狠心。以勇武过人建立自己的气场,使伙伴们根本就不会怀疑她的身份。便如做汉奸的,压迫起自己的同胞来,比民族军队更卖力一般——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本质如此。
不过,最终咱们还是要落到原点,真有木兰吗?会不会是虚构的呢?咱觉得,有没有木兰不知道,但女扮男装从军肯定是有的。否则,作者的想象力,也难想出这样个题材来啊。
屏山石(原创时评、感悟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