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国霸主从小便与众不同

(特约作者龙七公子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说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句话适用到一代枭雄曹操的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曹操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家庭,他的母亲丁夫人在他孩提时就去世了,父亲曹嵩又在朝中为官,事务繁忙,以致少年曹操缺乏亲人管教。加上家庭条件极度优越,曹操很容易便形成了任性妄为,放荡不羁的性格,周围的人都不认为曹操将来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然而这个时期的曹操却显露出了他的“机警”与“权数”。

话说曹操那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而又缺乏父母的管教。亲生父母虽管不到,却也有来自于其他亲人的关爱。

曹操的叔父担心曹操如此不务正业下去无法继承家业,为家族带来荣誉,出于好心,多次向曹嵩告状,结果曹操没少挨父亲的责骂和屁股板子。

曹操对叔父的搬弄口舌很不爽,他不想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不想按照父辈们的意愿做事。那怎样才能不让别人掌控自己的生活呢?一番琢磨后,曹操有了主意。

这一天,曹操与叔父在路上相遇,在行礼、打完招呼后,曹操开始实施自己的瞒天过海之策。他一头栽到了地上,歪着脖子,张圆了嘴巴,脸部扭曲,口吐白沫,显得非常痛苦。叔父急忙问道:“怎么回事啊?”曹操故作痛苦地回答说:“大概是中风了。”因为曹操表演得太过专业,叔父信以为真,连忙去告诉曹嵩。

曹嵩闻讯匆忙赶来,却发现曹操口貌端正,全然没有中风的样子。曹嵩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叔父说你中风了,难道没有这回事吗?”曹操立马装出可怜兮兮、委屈万分的样子,说道:“我哪里有中风,只因为叔父一向不喜欢我,所以说我的坏话。”曹嵩不知是儿子的圈套,只觉得弟弟不喜欢孩子,才胡乱告状,对弟弟有了看法。

自此之后,曹操叔父再向曹嵩那里诉说曹操胡作非为,曹嵩都不再相信。而曹操得以更加肆无忌惮,行事再无人干涉。

曹操所使用的瞒天过海诓骗叔父之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该计原文为: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其含义是:自认为防备周到的,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平常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秘密蕴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与暴露的事物相排斥。非常公开的经常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瞒天过海这一计,是指表面上给敌人制造假象,而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蔽起来,混淆视听,从而顺利达到自己目的的策略。

瞒天过海使用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此计中的“天”指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象。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用“瞒”解除了“天”的威胁,“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不难了。

曹操制造了一个突然中风的假象,该假象成功将叔父(所谓“天”)骗过(所谓“瞒”)。与此同时,曹操没有将自己离间叔父与父亲关系的真实目的显露出来。随后借题发挥,以假乱真,使曹嵩对自己毫不怀疑,对叔父则心生疑窦,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不但鬼心眼多,而且还能在长辈面前从容不迫、面无愧色地将自己的计划实施,定力实在令人钦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曹操少年时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日后为何曹操能够在征战天下的进程中诡计百出,横扫群雄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