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文化史上,被称为“奇才”的有很多,被称为“全才”的也有不少,但既被称为“奇才”又被称为“全才”的,就不多了。其中,李叔同是最典型的一个。
用丰子恺的话说:“李叔同是一个万事皆认真的人。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身份,李叔同还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篆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这位在各领域全面开花的超级天才,其实最早接触的是法学。1901年,当时还是大清王朝,清政府为了培养现代法律人才,专门在上海举办特班,教授宪法、国际公法等课程,由蔡元培主持。年轻的李叔同怀揣着为国效力的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特班,一起考入的,还有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徐谟(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位中国法官)等人。
不过,让李叔同真正找到归属感的,还是文学。当时,上海有一个著名的文学组织“沪学会”,集中了上海最优秀的文学人才,李叔同一边学习法律,一边流连于“沪学会”,几篇文章一出,立刻成了“沪学会”的招牌人物,在整个上海滩声名鹊起,被誉为上海滩第一才子。
然而,“才子”之名对于李叔同来说太过简单,他根本不屑于什么“第一才子”,他想要的是用文学来唤醒民众,唤醒这个沉睡多年的国家。于是,1905年,李叔同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李叔同接触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西方音乐、戏剧、油画,都让他深深地沉浸其中,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1910年回国后,李叔同受聘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了他辉煌的经历。
据统计,由李叔同在中国首次引进或开创的新门类,共计二十多项,尤其是裸体写生,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争议。
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天才,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才子那样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而是谨言慎行,极为认真。比如上课时,李叔同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把教材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等着学生们进来。
有一次,下课时,最后一个出去的学生顺手把门一带,发出“嘭”的一声巨响,也没在意,继续往外走。这时,李叔同三步并作两步追过去,把那个学生叫了回来,告诉他以后关门要注意,然后很有礼貌地送他出去。这位学生后来也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李叔同的那次教诲终生难忘。
在上海时,李叔同加入了“南社”,南社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提倡民族气节,代表人物有柳亚子、苏曼殊、高旭、陈去病等人。在南社,李叔同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热情的诗词和歌剧,如“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而且,那首著名的《送别》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有一年,好朋友许幻园家里破产了,来跟李叔同告别。到了李叔同家门口,沉默了半天才说出来意,说完转身就走了。剩下李叔同呆呆地站在门口,足足有一个小时。清醒过来后,李叔同回到屋里,铺开纸,含泪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词被配上了美国人奥特威的曲调,成为直到今天都盛传不衰的经典送别歌曲。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大才子,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到来的前一年,剃度出家了。
不过,李叔同的出家,并不像别人那样因为看破红尘,或是历尽坎坷,而是为了求道。也许是凡间的那些艺术对他已经构不成挑战了,他想去最精深奥妙的佛教世界领略一番。于是,他选择了佛教中教义最精深、戒律最严苛的南山律宗。
李叔同的家人得到消息后,都震惊了。妻子找到那家寺院,要见见他,但李叔同已经铁了心,避而不见。最后妻子跪在门口,不吃不喝,一连跪了好几天,连寺院的人都被她感动了,但李叔同却无动于衷。最后方丈出面,他才让人给妻子带了一句话:“当作我患虎疫死,不必再念。”之后再无片言。
他在日本的夫人也赶来求他,但李叔同早已心如古井,毫无波澜,日本的夫人只得含泪而回。
几年后,夏丏尊去看他,已称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俨然成了一个苦行僧:被子早已破烂不堪,毛巾也又脏又破,吃的菜只有萝卜和白菜。看得夏丏尊眼角含泪:这就是当年风流天下闻的贵公子吗?
因弘一法师忘我的苦修,将沉寂几百年的南山律宗重新焕发光彩,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弘一法师虽然身归佛门,但对国家却念念不忘,抗日战争开始后,弘一法师手书横幅:“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挂在寺院的墙上。日本友人曾请他效法鉴真东渡,去日本弘扬南山律宗,弘一法师说:“当年鉴真法师去日本,海水是蓝的,现在已被你们染红了,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
日本逼近厦门时,很多人劝他去外地避一避,他却说:“时事未平静前,仍居厦门,尚值变乱,愿以身殉。”还将自己的居室改为“殉教堂”以明志。
弘一法师出家后,音乐、绘画、戏剧等等技艺全都抛下,唯独对书法坚持不懈。而且随着佛法的精深,书法也越发老道,散发出一种绝世的大慈悲,被时人誉为天下第一书法,很多名人包括鲁迅都以得到他的一幅字为荣。
有一次,一位国民党高官登门拜访,想为蒋介石求一幅字。但弘一法师避而不见,任凭高官威逼利诱,始终不题一字。不过,如果是普通百姓来求字,弘一法师通常来者不拒,有时百姓住得远,他还亲自送去。
(图:弘一法师绝笔——悲欣交集)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病逝。临终前,留下四字绝笔——“悲欣交集”。火化后,得舍利子数枚,分别由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供养。
他的弟子妙莲法师说,师傅在病重期间,曾跟他说:“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念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
至于什么是他的憾事,或许也如那四字绝笔一样,任凭后人猜测吧。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