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被盗?秦始皇帝陵暗藏什么玄机

导读:秦始皇陵墓有没有被盗?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秦始皇陵被发现近百年时间,为什么无人敢挖敢盗呢?秦始皇陵为了防盗可能在墓门安装了机关,墓室中充满有毒的水银,这些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秦始皇号称始皇帝,生前便有着其他人所不能的丰功伟绩,被后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其陵墓中更是葬有雄伟的宫殿,无数的佳丽,壮丽的山河,威武的军队等等无数珍贵的随葬品!似乎他要组建一支幽冥军队,继续守卫着他的江山社稷!

秦始皇逝去距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不论是盗墓者还是考古学家甚至是平民百姓都希望看一看秦始皇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宝贝!然而,秦始皇陵被发现近百年时间,为什么无人敢挖?难道真的有传说中的水银么?是什么原因让得人们止步于秦始皇陵墓前?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陵墓四周都是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完好无损和这道宫墙有很大关系。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地宫有无水银?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史记》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初步得到证明。宫内水银防腐防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和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刘士毅说。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墓道有几条?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只有东、西两条墓道。而从商周到汉代,帝王墓道通常为东南西北4条。这一新发现引起专家极大关注。

曾经有知名媒体报道称,考古学者使用钻探方法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但是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应为4条。

为什么不将秦始皇的陵墓挖掘出来呢?

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好的保存技术,把挖出来的东西完整保存下来。兵马俑就是技术不够而掉色了。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

历代皇帝在为自己修造陵墓时,都会想到防盗问题,在防盗的问题上皇帝们也是煞费苦心,因为那随葬的奇珍异宝是盗墓者挖掘的主要目标。

所以汉代的一位诸侯王竟在他豪华的墓地宫门处立一块石碑,碑文的主要意思是:埋藏在此的人是很清廉的,你如果盗掘此墓,肯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白。这位汉代诸侯王的一番诉苦根本没有阻止盗墓者挖掘的步伐,他的墓最终还是被盗了,而且盗墓者收获还不少。

可以想像,这些盗墓者在满载而归时,对那碑文肯定会讥笑一番。现在人们面对恢宏庞大的秦始皇陵墓,不免也会产生疑问:地宫中那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是否还存在?

从史籍记载和各种传说中,我们先探寻一下秦始皇陵都采取了哪些防盗措施。传说在陵墓修完不久,所有参加修陵的工匠、刑徒都被关在地宫中,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因为这些工匠、刑徒对地宫构造太熟悉了,杀了他们也是以防后患。

秦始皇地宫以水银为“江河大海”,除象征气势恢宏的大自然景观外,其主要的目的还是防盗。因为水银在常温下的液态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高浓度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致死亡。秦始皇地宫中“以水银为池”,便可扩大汞的蒸气挥发层面,使毒气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些史书还记载了秦始皇地宫安装弩弓的事实,这种弩弓是否能真正发生作用,也是研究者和好奇者感兴趣的话题。秦始皇兵马俑坑曾出土一种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但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箭。

秦始皇陵为了防盗,完全有可能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幕穴,就会被这些暗箭杀死。始皇陵的这一做法,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有些史书也详尽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秦始皇陵地宫这么森严恐怖的防盗措施,是否就吓倒了盗墓者呢?千百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一直流传着始皇陵被几番盗掘的事。其中主要有: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项羽挖掘始皇冢私取财物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季龙(石虎)及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破坏皇陵。

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的说法出自于《汉书》,大意是一个牧羊的小孩在秦陵一带牧羊,其中有几只羊掉入地洞中,牧羊儿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寻找羊,不料越走越深,看不到底,因为他走进了始皇陵的地宫,最后火把失火,洞内燃烧,竟把秦始皇的棺椁燃烧了。所有洞内的奇珍异宝也在大火中消失了。

有专家认为这种传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牧羊儿单凭一根火把照明就能独自钻入地宫,烧掉了埋藏在地下数十米的棺椁?何况地宫之内严重缺氧,水银弥漫,不等牧童接近棺椁也许就一命呜呼了。

项羽挖掘始皇冢的说法是后来学者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而发挥的。项羽出生在“世世为楚将”的项氏之家,他的祖父项燕便是被秦国所杀的楚将。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曾巡视今江浙一带,人马车队耀武扬威,被在此躲难的项羽看到后,发誓要“取秦而代之”,复仇的心理已经形成。

当他得势以后果然采取了报复的措施,一次就活埋了20余万秦军投降的士兵。当他统率大军入关中并杀掉秦王子婴后,便把秦始皇陵也作为发泄仇恨的目标,把秦陵豪华的地面建筑焚烧殆尽。班固的《汉书》还记述了项羽率兵30万人运载地宫内的珍宝奇物,竟30日没有运完。许多专家认为班固的记载有夸大的地方,在他之前的司马迁并没有对项羽掘始皇冢有过多的记载,因为有可能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掘始皇冢的各种说法不可信。

而从事实来看也确实如此,陵墓地宫构造复杂,警戒严密,处于乱世之中的项羽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兵卒盗掘地宫。而且地宫的防盗措施如此严密。而在班固、郦道元的记述中,却对盗墓时盗墓贼是否受暗箭射杀、是否中水银毒这类引人入胜的情节只字不提,看来他们也只是以讹传讹了。

近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园的钻探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看法,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上的封土没有发现局部下沉的迹象,夯土层也没有较大的变动。目前在整个封土上仅发现两个直径不足1米、深不过9米的小盗洞,况且这两个盗洞又远离地宫。如果当年项羽以30万兵卒挖掘地宫,牧羊儿火烧棺椁,怎么还会保持成今天这般模样?而且历代王朝对秦始皇陵都倍加守护,如果都被盗空了,还有守护的必要吗?

如果秦始皇陵地宫未被盗掘的观点成立,那么地宫中的一切将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又一笔宝贵财富。你一定会问,如此丰富的珍宝为什么不把它们发掘出来呢?

让来揭秘吧告诉大家,因为现代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能使所有的文物达到最佳的保护状态,在某种情况下,深埋在地下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秦始皇陵埋藏着太多的秘密,有些秘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研究来解开的,有些秘密只有随着地宫的打开而迎刃而解,这也正是秦陵的神秘所在。

拓展阅读:

秦始皇陵发现地下“军备库” 揭秘秦始皇陵神秘机关暗器

记者日前从陕西有关方面获悉,秦始皇帝陵考古又有新发现,即考古专家对编号为K9801、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进行试掘时,发现有大量密集叠压、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由此推断这可能是一座大型“军备库”。

据专家介绍,K98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分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南北两边的东西端各有一条斜坡门道。该坑总面积约有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本次试掘中已出土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

在这个规模庞大的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再综合二号坑曾经出土过的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初步判断这个陪葬坑应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出土的石质头盔和铠甲的设计,不仅注重外观的美,更注重实战的需要。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具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太多限制。

据了解,我国古代甲胄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皮革为原材料。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甲片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每片甲片都有方形或圆形的小孔,并用扁铜丝连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抹棱修饰甲片,未被叠压的角有抹角,这使甲片的叠压更加互相贴合。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张卫星介绍,这些甲胄形态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但并不是实战装备,而是秦始皇陪葬品,象征地下“军备库”。同时,从出土石铠甲看,虽然打磨工艺类似,但形态上却各不相同。鱼鳞甲此前一直被认为出现在汉代,由级别较高的军官穿着,此次在K9801中发现鱼鳞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