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甲午风云:清廷外交策略转向俄国以制约日本

《马关条约》刚刚签订,李鸿章就开始向光绪呼吁变法:“敌焰方张,得我巨款及沿海富庶之区,如虎傅翼,后患将不可知。臣混耋,实无能力。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

条约签订三个月后,李鸿章在给著名的儒家基督徒李提摩太口译的名著《泰西新史揽要》作的序言中,再发惊人之语:

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赢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夏后传子,汤武征诛,则由公而私始矣。而通道四海亦肇端于此矣。天欲与中国以大一统之势浸淫二千余年,至我大清,海禁大开,而中外之气始畅行而无隔阂,此剖判未有之奇,圣贤莫测之理,郁泻勃然而大发,非常于今日,殆将复中国为公天下之局。

李提摩太像

在这里,李鸿章将夏朝之前的中国说成是天下为公,诚然有些过于尊古情怀,但他敢说秦之后是天下为私,是君主而非民主,并说西力东渐是一个超越人身体验之上的大历史机遇,是要让中国恢复天下为公的传统,这却不免让后人和时人一起震惊。

李鸿章像

很快,李鸿章又有事做了,西太后让他公款环游地球。

这一行,前后190天,行程9万里。表面上清廷是让李鸿章考察各国情势,实际上是给了他一个秘密外交使命:联俄制日。

所谓联俄制日就是与俄国签订针对日本的军事同盟性质的密约。

虽然李的几位幕僚,如薛福成、严复、黄遵宪均早就指出,中国的根本威胁在俄罗斯。但是李鸿章还是承担了联俄制日的外交使命。结果是灾难性的。俄国口口声声叫喊的日本威胁只是个幌子,它的真实意图在于攥取东北筑路权,改善沿海州的孤立地位,并谋求辽东半岛上的海军基地。

李鸿章天真地认为联俄可保20年太平,不料却引狼入室,将整个东北拱手让出,更沦为日俄角力的战场——正因为中俄的接近,逼迫英国加大扶植日本的力度。琅威理当初的预言至此可谓彻底逆转:不是中英联手对抗必将出现的日俄同盟,而是英日结盟对抗中俄不可思议的结合。日本终于借此东风奠定其世界五强之一的地位。

清政府谋求“联俄制日”

用下围棋比喻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以来的政治生涯,他的起手势很是高远,但很快就受到了各种盘外因素的制约,先是在序盘战中被强制在老定式的框架内行棋,坐失良机。接着在中盘战斗中,被迫在极其不利也极不情愿的情势下进行第一次大战。只是靠了一连串的巧妙腾挪和好运气才避免了崩盘。但紧接着就在更加不利的情势下,被迫展开第二场激战,这一次终于彻底战败。但直到这时,李本人尚未主动走出致命性的败招,于是接着依然还能继续收官。但就在最终失败的前夕,忽然犯下了致命失误,全盘皆输,实在让人费解。

清朝东北成为日俄角力的战场

有人说,这是一种赌徒心态。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不如孤注一掷、出奇求胜。

有人说,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对李的刺激实在太大,使之决意压制日本,而不计代价。

又有人说,联俄制日是西太后与张之洞以及全体重臣达成一致的国策,李鸿章只是执行而已。

最后还有人说,李鸿章的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恐惧俄国的,既然打不过他,不如与他合伙。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