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荀彧是曹操一生中最离不开的一位谋士 然而一心向汉的荀彧为何选择了曹操 而不选择辅佐刘备?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荀彧身为汉臣,又一心向汉,甚至后期面对曹操的野心,不惜撕破脸皮。为什么选择辅佐野心家曹操,而不去辅佐刘备?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荀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名门望族,荀子便是荀彧的祖先,而荀彧的祖父荀淑学识渊博,在东汉极有人气,可以说荀彧很受其祖父的影响,无论是学识还是品行,都有祖父的影子。而荀彧的父亲和叔父都在汉朝为官,叔父荀爽更是位列三公。所以说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对个人成长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于荀彧的容貌,是有字可寻的,史书中的“为人伟美”和碑文上的“瑰姿奇表”,都可见荀彧相貌不凡,而且有记载荀彧有使用香薰的习惯,其作用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香水,可见荀彧是一个生活品味很高且温文儒雅的大帅哥。关于荀彧之才能,那就更是了得,早在年轻时,就被名仕何颙冠以“王佐之才”之美名,事实证明何颙眼光确实了得,荀彧之才绝对堪称“经天纬地”!假如曹操没有荀彧,我相信曹操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就荀彧的才能,笔者大致归结为两点:

洞察人心,慧眼识人

荀彧早先因举孝廉在朝廷为官,后因董卓祸乱而弃官回家,因躲避战乱来到冀州,成为袁绍手下的一名谋士,袁绍荀彧为座上宾。然而,荀彧竟然看出如日中天的袁绍成不了事,毅然决然离开袁绍,投奔了“创业起步期”的曹操,曹操见荀彧到来辅佐自己,真是高兴的不得了。那句“吾之子房”正语出此时。事实验证了荀彧的选择,真是不得不佩服荀彧的高瞻远瞩!

不但如此,曹操麾下谋士如云,有才能者比比皆是,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荀彧举荐的,五大谋士除贾诩外,荀攸、郭嘉以及程昱都是荀彧举荐,这些人在前线为曹操出谋划策,还有正气凛然的陈群等人也是荀彧举荐的,负责监管与察举,这些人都是曹操创业之中流砥柱。司马懿也因荀彧举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也许正因如此,荀氏家族在西晋王朝时期,都一直在朝中担任要职,很受司马家族倚重。曹操曾说:“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这是荀彧举荐人才态度的最佳总结和佐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袁绍击败公孙瓒,佣兵十万,雄踞北方,士气正盛。显然,袁绍的下一步就是要攻打曹操,曹操集团内部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孔融以袁绍兵多将广,谋士才能出众为由,主张不战。但是,荀彧一一列举袁绍团队之人的缺点,认为以曹操为核心的我方团队,能力远在袁绍团队之上,主张力战。最后,曹操力排众议,采纳荀彧意见,官渡之战爆发在即。

官渡之战期间,荀彧主要负责后勤补给工作,但是曹操经常写信给荀彧,各种重大决定都要问询荀彧的意见。最关键的一次就是曹操粮草殆尽之时,本打算退兵许昌,遂写信咨询荀彧意见。荀彧当即回信阻止曹操退兵,荀彧信中说到:主公以敌十分之一的兵力已经镇守要塞半年多了,此时正是敌人的疲惫不堪之时,倘若这时主公先撤退,那么必然失去大好战机并处于被动。倘若主公再坚持一下,战机不久必定到来。曹操遂决定暂缓撤退计划。

要知道,假如因为没有及时撤退而导致被袁绍击败,荀彧很可能会受到重惩,可见荀彧对自己的判断那是相当自信的。果然,没过多久,许攸背叛袁绍来投降曹操,并献计偷袭乌桓。曹操趁夜偷袭乌桓得手,袁军粮草尽失,军心溃散,曹操一举歼灭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虽然荀彧不在前线,但是依然能够对战局之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真是堪比张良。

荀彧去袁留曹,并助曹灭袁,正是映射出曹、袁二人为人处世的差距。有关袁绍与荀彧交集的文字我们很难找到,但是像荀彧这样的天才名仕,也许通过一两次简单的交谈,或者些许小事,便将曹、袁二人天壤悬隔尽览眼底。所以我个人认为,曹、袁二人,绝对可以以胜败论英雄!

荀彧绝对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而且他做派很正,一心向汉。说荀彧一心向汉是有道理的。

其一,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

其二,当他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曹操因此把汉献帝迎接过来。当时的人对这一措施的解读,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荀彧提出这条主张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让曹操“以令诸侯”,但并不是让他“挟天子”,而是真正把天子保护起来,免得他再遭遇董卓那样的人的危害。保护起来后,再让曹操帮助汉天子打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目的。

其三,后来曹操想要晋封为“魏公”,派人征求荀彧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认可。没想到荀彧却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也就是说,荀彧认为,当初曹操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帮汉天子匡扶天下,现在晋封“魏公”,就有私心了,不是“君子”所为。曹操也不过就是想升为“魏公”,并没有说升为“魏王”,更没有说僭越当皇帝,但是荀彧都不同意。可见,荀彧的心思,确实是一心向汉的。

荀彧一心向汉,为何选择了曹操,而不选择辅佐刘备?

首先,在荀彧眼里,刘备根本就不算是正统,当今汉朝天下虽然衰落破败,但是正统只有刘协。刘备这一支早在多少年前就退出权力中心了,如此看来,刘备和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没什么区别。就是趁着天下大乱想要自立为王的乱臣贼子,至少荀彧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荀彧只服务于刘协所在的政府。不然的话,像刘璋、刘表、 刘焉哪个不是皇室宗亲,荀彧也不是一个都没去投奔?

既然刘协所在势力是正规势力,而曹操又是这股势力中的实际控制者。曹操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个人魅力都要胜于刘备,况且曹操最初的心思也是匡扶汉室。荀彧辅佐曹操前期是非常成功的,眼瞅着代表汉室的曹操异军突起,平定了多方的诸侯。后面曹操彰显狼子野心我们暂且不谈,至少在荀彧看来,曹操向刘协称臣远远比刘备自立山头要正统的多。当然荀彧后来和曹操决裂了,正是因为曹操在权力的漩涡中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初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曹操所代表的汉朝集团东征西战,称王称帝公开叫板刘协的人早就一大把了。

其次,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是他这个宗族关系和当时的刘表、刘璋想比,那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荀彧就算是有远见看穿了曹操的野心,忠于汉室的他也会去辅佐刘表、刘璋,而不是选择刘备。有人可能会说刘表、刘璋难成大器,辅佐也没什么结果,荀彧当然也知道刘表和刘璋不行,更知道刘协也不太行。所以他才找曹操来一起服务汉室,相比于刘表、刘璋,刘协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岂不是更能代表大汉。

再看刘备发家起势前的立场,根本就不坚定,在公孙瓒家里呆过、袁绍家呆过、袁术家呆过、还跟着刘表混过,后来还把刘璋连窝端了,自己占下了。这样一个人就算最后一统天下了,哪还有刘协的事,肯定自己当皇帝了。

最后时间上也不允许,荀彧配合曹操平定半边天了,刘备还是个让人撵着跑的破落户呢。荀彧心哪有那么大,去赌刘备能成大业?上文也提到了荀彧和曹操脾气相投,曹操的能力的确也大于刘备,所以荀彧更不可能去辅佐刘备了。其实,荀彧和曹操最后的冲突放到他和刘备身上也同样适用,忠于刘协的荀彧无论是辅佐曹操还是辅佐刘备,下场都是亡国之臣。看看荀彧死前的朝廷生态,谁眼里还有刘协,丞相曹操说什么就是什么。假如他辅佐刘备得了天下,朝廷之上何尝不是眼里只有刘备。

所以荀彧这位真汉臣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角色,我们以一个后人的视角去看荀彧的一生,就像一个矛盾体。曲线救国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不过人家最后都已经以死明志,我们也只能为其叹息了。在历史的洪流中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无法逆天而行,只能尽人力,毫无疑问荀彧的死,是他最后能为自己心中的汉,所做的唯一的事。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