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是怎样的?

在电视里,许多人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我国古代官职系统,但了解的并不详尽。中国古代官职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各朝各代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的名称和制度都不尽相同,但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在中央官职中,我们大概都知道有个丞相的存在。其实在秦朝就已经设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在汉代是大体沿袭了三公,并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

有时我们会听到大理寺卿、鸿胪寺卿等官职。在古代,这寺不是寺庙的意思,而是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称为九寺大卿。各朝略有不同,不做细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了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六部的雏形,到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以此来分散相权。

及至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被废,之后又增加参知政事掌行政权、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

明代时废了宰相一职,设立内阁,明面上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

到了清代,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与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三足鼎立。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王公、尚书等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此外,在中央还设有一些专门的机构与官员,负责编修图书、整理历史、订正历法等等工作。

地方官职

今天我们说地方都是按省来划分,其中的省会城市在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一郡的长官,在秦朝称之为郡守,在汉代称之太守。

到了隋唐行政区改名为州,一州的长官称之为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在唐代,一些驻军重地还另设有节度使,这是唐代后期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原因,节度使的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到了宋代,行政区还是州,但是一州长官的官职改名为知州,县官也改成了我们都很熟悉的知县。而明清时期,又改一州长官的官职为府,才有了知府之称。

除此此外,汉代也设有州,这个州和今天的省是差不多的,汉代时共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官职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兼军区司令。而在唐代则把全国分二十二个道,刺史也改称黜陟使,到了宋代则分为二十几个路。

古代的官职系统和今天也有很大的区别,权限也大相径庭,不能完全对应,只能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官职制度。在古代还有很多形制的爵位头衔,还有军事系统的职位,就不一一赘述了。有的朝代官职冗杂,全民读书为科举就跟今天全民高考,岗位却没有足够的需求是一样的道理,为今天的社会变革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