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俗语:少年受贫不算贫,老来得福方为福 有何寓意?

俗语是老祖宗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句“少年受贫不算贫,老来得福方为福”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何寓意呢?

俗语因为来源于生活,所以,许多俗语跟生活的本质息息相关,是指导人们构建个人多姿多彩生活的良方,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许多人就不会为生活而盲目,明白自己生活的重心究竟是什么。

俗语“少年受贫不算贫,老来得福方为福”想必很多人听说过,它的意思直截了当:一个人年轻时经受的贫穷和苦难算不上什么,只有在老年得到的财富和福气,才是人生的大幸。

跟这句俗语意思相近的有很多,如,少年受贫不算贫,老年受贫贫死人。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欺少年穷,莫嫌老来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等。

这些俗语都说明了青春年少时吃苦是理所当然的,是为将来打好基础的必经之路。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不知道吃苦,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到老年时,一事无成,生活变得穷困潦倒是很自然的事,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和落魄?在每个人的愿望里,老年得福,安享晚年,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谁又愿意在老胳膊老腿的岁月,仍然为生活焦虑和奔波呢?

年轻是一种资本,是因为年轻时缺乏经验和智慧,即使做错事了,还可以补救,人生还有退路。如果在老年,做错一件事,基本上没有补救的余地,只有让自己悔恨终生。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老年人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很少做出倚老卖老的事情,他的所作所为是周边人的楷模。

年轻人如果能抓住年龄优势,善于学习和钻研,善于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懂得“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那么,他将来肯定会变成生活的强者,过上幸福生活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励志型的例子,比如,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读完初中或高中,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而辍学,最后不得不走上社会自力更生。他们忍受许多磨难,经过个人10多年的打拼,最终在城市买下房扎下根,变身为城市居民,比起不少同龄的大学生,他们从收入到其它方面,都要优秀很多。

根本原因是,他们明白吃苦的重大意义,明白年轻时的吃苦,会变成将来的财富,如果他们吊儿郎当,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到头来仍然是城市中的过客。

但问题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不但害怕吃苦,而且还看不起吃苦的人和需要吃苦的工作,这类人往往是家境优越的人,短时间内,甚至一代、两代人里,或许对自身生活没什么影响,若是子女和后代一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说少年穷不可怕,是在说贫穷提供了很多逼迫与发挥我们个人潜能的空间;而我们很多人少年穷的可怕,在于因贫穷而自丧其志或者自失其格。作为一种客观的条件,贫而怨最为无用,不增加能量,只增加别人对你的厌恶之心;贫而安于命最为悲哀,因为坐让上辈的条件成了自己的枷锁;贫而无德最为可恶,因为会让更多的人诅咒你的进步,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对于这句俗语,你有什么看法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