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二十一期)
“爱信信,不信滚,不要打扰我飞升。”道门网言论一出,围观群众包括道教内部人士纷纷点赞,不少人还将这句话奉为道教修行的奥义。事实果真如此吗?虽说各人境界不同、理解不同,观点不一也很正常,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包容的心看待这个问题……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将这句话作为道教中心思想的人,都是这一宗教团体内的寄生虫,根本不是潜心修道之人。
道教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并非信与不信可以概括得了的,也就是说,道教并非仅仅旨在修心。释教奉行的是佛陀搞出来的一套理论,佛陀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其理论并非天衣无缝,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是有很多破绽的。如果你信,并且愿意像一位罗汉严于律己,愿意像一位菩萨一样四处行善,那你就是罗汉、就是菩萨,这样也便算是有了觉悟。但如果你天天只知道念经,那你所谓的觉悟都是假的。释教中就有这样专门念经的派别,这是非常违背最初教义的一个现象。
而在道教,这样华而不实的景象不大会出现,因为道教对于现世生活十分关注,也注重身体力行,不做无用功。很多道教中的常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很大,其中一个便是中医。中医的药方有的名玄武、青龙,见之就能与古代的炼丹家联系在一起,葛洪的方子还给了收获诺奖的屠女士以启迪。道士们经常参与重要医术的编写,他们中还出现了许多在医学发展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名医,比如说唐朝的孙思邈。
中医在我国传统社会地位很高,在现代社会就落寞了不少,很对人都认为它落后、不靠谱,例如中医认为蝙蝠的粪便可以明目。这是一张很荒唐的方子,对于中医的批判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已经说尽了。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点:之所以认为蝙蝠屎可以治眼,是因为中医在观察中发现蝙蝠的眼睛比人的厉害多了。观察——分析——预测——实验,这不就是科学研究的一套方法吗?可能古代人总结的方法不科学,但不可否认,人们已经开始从现象中找规律、找可行方法的依据,有了充分的科学研究意识。发展到中期以前的道教就是古人研究智慧的结晶。
既然道教在古代是搞科研的,那其许多观点一定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所总结出来的。其修炼的目的就是飞升,他们也真的相信人可以经过长时间的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他们为什么这么言之凿凿呢?
因为民间有人飞升的传说,所以他们便开始研究。可能这种轻率的态度在现在看来根本就不严谨,但当时信息的传播条件有限,人们的认知水平受到其限制,所以当很多人都在传说一件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的时候,其他人想不信都难。好吧,既然已经确定了长生不老的修行目标,那就开始研究吧。于是道教众人隐居山林,不是炼丹就是吃药,各种方法齐上阵。在山中长时间停留,万一遇到老虎就不好了,总得练点防身之术吧?于是有了轻功武术。就算躲得了老虎万一抗不过感冒怎么办,总得有医疗水平吧?于是有了对草药的研究。因此,最初的道教在修身方面十分在行,个个都身体康健,组织内也一派清明,基本没出过什么幺蛾子。
而且,中早期道教的感人之处还在于,这些东西他们不仅自己研究、自己享用,还将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书,公之于众,为社会造福。这些记录中有些东西在现在看来十分离谱,什么生病了在纸上写个字吃掉然后就能好啊之类,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自己亲身试验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东西一定是他们亲身实验的结果,现在也已经被现代医学证实了。
严谨也好,负责也好,这些都只是中早期道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道教出现了一大帮“仙人”,大肆搞起了神仙崇拜。之后的道教变成了什么样子呢?画符、做法、烧香、拜神……他们早已经将祖业抛在了脑勺后,越来越向着虚无飘渺之地飞驰。这是正儿八经的修行吗?这是把祖师爷的遗训挂在心上吗?如此“修行”,越到后期越愚昧,甚至还摒弃经典、自立新说,夸大人自身的能力,啪啪啪打前辈者的脸。道教从一个崇尚健康科学的、由贵族和学者们组织起来的科研组织,直接转变成了神棍的大本营,学者们反而无立锥之地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现在的道士只有将被神棍们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才能不负初心。将中医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多了解现代的科研成果,多丰富自己,为人们服务,深入尘世,积德行善,这才是修行的最佳途径。修行重在实践、重在贡献,并不是只摆出一副高冷的样子就能蒙混过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