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汉末三国军职五问

这是一篇关于汉末军职的入门级科普文。包括“何为将军”、“将军军号”、“都督制度”、“中军、外军、州郡兵”以及“将军僚属”等五个大家谈论最多的入门级问题。

第一问:何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将军”者,即为一军之将。最早的相关记载是《春秋》记载的“晋献公分二军……太子申生将下军”。再之后,直到昭公二十八年,记载的阎没女宽对魏献子所说的“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这是“将军”一词最早的出处。此时的将军并非官职,而是对作战时的最高指挥官或者武将的尊称。

“将军”直至西汉才逐渐作为官职名使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西汉的“中外朝制度”这种很复杂的东西,而且与本文内容并不相关,所以略过不提。

将军虽不常置,但因其职权所在,在两汉地位较高。东汉常用的军号中,即使是最低的度辽将军,也是银印青绶,秩二千石,与太守品秩相同,是仅仅比九卿低一级的高官。更不用说其他诸如大、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等,金印紫绶,地位或在公上,或在卿上的将军们了。

中郎将,官秩比二千石,是汉代郎官们的直属长官。有五官、左、右等号,各有职责。两汉间、汉末战乱时出现了不少杂号中郎将,以充作使者、监军或军事行动的指挥官,所以中郎将并非将军的副官、属员。

校尉、都尉,官秩都是比二千石,一般情形下是汉代军队的中上层指挥官,区别是校尉大多为朝廷中军系统,而郡都尉则为地方军事武官。有部分如城门校尉、属国都尉等,虽名为校尉、都尉,但有其专门的职责,与杂号不同,也不是完全的军官,更有如协律都尉者,其权责与军事毫不相关。

中郎将、校尉、都尉三者虽然在正式的官秩中为同级官员,但在汉末的军阀封赏时,则视为从上至下的三个级别使用,所以常见都尉升校尉、校尉升中郎将的“诡异”进封。

第二问:何为军号?何为重号、杂号?军号是用来区别将军的标志,也就是将军的“名字”。因为将军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常置,并且很有可能会在任务完成后转官的临时职位,所以军号命名,大多数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比如以所带兵种命名的车骑、骠骑、材官、楼船、强弩等;或以目的命名的征虏、荡寇、度辽等;或以期望命名的辅国(辅汉)、奋威、建威等等。

东汉比较常用的军号,有惯例赐于外戚的大将军,征伐常用的车骑将军以及卫戍北方监视异族的度辽将军等区区几个。长久下来,因为使用过的军号太多,所以他们得到了一个统称,即所谓的“杂号将军”。此杂取众多、繁复之意,并非杂牌,地位低下的意思。

而在各个贴吧、论坛等等地方流行的“重号将军”又是什么呢?

这其实是个穿越过来的概念,先秦、两汉甚至到了三国两晋时代,都不存在所谓的重号将军。这个称呼出自于南朝梁武帝时的创造。《隋书·百官上》:“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以镇、卫、骠骑、车骑……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号将军。”此为“重号将军”一词的出处。

既然重号将军并不存于汉末三国,那为网友所乐道的重号将军又是什么?这是一个用来指代高级将军的概念。

因为汉末军阀混战,领兵作战的将军要受封赏。前文已提到过将军已经是高级官职,不封将军的话,除三公九卿之外基本已经无官可封,而三公九卿又不是能随便乱封的闲职,所以将军能升的官,多半还只会是将军。所以才会出现传记中常见的,一人从一个军号升为“同级的”另一个军号的怪异记录。也是因此,本应同级的军号才产生了高下之分,并最终导致了隋武帝创造除出“重号将军”的行为。

综上所述,汉末三国之时不可能有明文列出的重号将军,所以网上关于到底哪些军号属于重号将军的争论才会层出不穷。一般来说,被认为是重号将军的可分为几类:

一,毫无争议的公级将军。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几个以及杂号大将军等。有《续汉志》上“比公者四”的四字真言担保,此“大、骠、车、卫,四大将军”为重号将军毫无争议。而杂号大将军,因为有“大将军”三字证明,所以质疑的矛头也很少会落到他们头上。

二,争议较多的前后左右四将军。此四将军虽有“金印紫绶”这种公级官员的配置,但因为在汉末都督制度的出现,四将军又很少担任都督,又以《续汉志》上的一句“位在公下,及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而备受争议。

三,四征、四镇等将军。征镇将军本为一般的杂号将军,其地位的提升是因为曹魏出现都督制度之后,常以征镇将军作为都督,结果最终导致征镇将军地位的提升。以魏晋之后的证据来证明征镇将军本身为高级将军,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附录,一些常见的“特殊”军号,其职权与一般杂号不同:

注:汉代以“石”做官秩来表示官员级别;魏末改为九品官制,以品级表示官员级别。本文汉官官秩参考《续汉志》,魏官官品参考《通典》、《三国官职表》的记载,鉴于《通典》和《官职表》的成书年代,所以魏官官品真的“仅供参考”。

大将军,两汉、三国时代,地位最高的将军。东汉时官秩比公,万石;魏末改九品官制时,假黄钺大将军为第一品的官员。其实际地位上下飘忽不定,或在三公上,或比三公,或在三公下,完全要看时代背景以及其担任着来看。而东汉大将军常为外戚专权的职位,所以常会“大将军录尚书事”,此种大将军为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并非为单纯的军职。不过自汉末开始,大将军变为一种作为“荣耀”的加官使用,与三公一起逐渐的虚职化。

吴国一度有过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上。

车骑将军,又有左、右车骑将军等。是东汉比较常用的将军封号,本为银印青绶(卿级官员的标准),窦宪任车骑征匈奴之后,改为金印紫绶(三公级的标准),位在司空以下。也被做追赠之号使用。

魏国车骑为都督时,仪制与四征将军(都督)相同,为第二品;若不为都督,则在四征将军之下,与杂号同受都督统领,若不领军在朝为文、散官时,则在三公之下。

又有张郃的“征西车骑将军”,因同时持有征西、车骑两种军号,此为军号的“千古之谜”之一,有“誊录笔误”、“用以与车骑将军区分”、“征西、车骑将军断句错误”三种说法,未有定论。

骠骑将军,卫将军。《续汉志》所列明的四个地位与三公相近的将军“大、骠骑、车骑、卫将军”中的两个,卫将军在西汉时一度总领南北二军。不过在东汉时,此两种军号以很少使用,汉末、三国时多做加官、虚职使用。

中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征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魏文帝曹丕驾崩时,为了辅佐年少魏明帝,以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担任此四大将军辅政,时间、地位、任职者都比较特殊,与一般情况不同。

诸杂号大将军,军号加大,是对资深者的奖励。杂号大将军的地位依旧低于大、骠骑、车骑、卫将军。而骠骑、车骑、卫将军三国时无加大者。

四征将军,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加大可称方面。曹魏时因常兼领都督制度,而位列高级将军。

四镇将军,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将军。位次四征。

以上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持节都督,魏制为第二品。

领军将军、护军将军,汉末为杂号将军,魏国以之为中领军、中护军的资深者加官,而中领军为魏国中军的统帅,中护军为其所属,皆有选举中下级武官的权利。

四方将军,即前、后、左、右,四将军,《续汉志》载为金印紫绶,汉末三国间因不领都督而地位下降。

四方将军、诸征、镇、安、平将军、中领军、征虏(这个为啥三品?别问我,我也不明白)、辅国将军为第三品。

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将军,曹魏中军五营,此五营为曹魏中军的中坚力量。

度辽将军,银印青绶,二千石,东汉常置的将军。为防备北方外族的机动部队之一。《汉官仪》载其屯驻地点在五原郡曼柏县(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

牙门将军,军号虽像是“牙门将”,但其为将军军号,与牙门将不同。

偏、裨将军,虽号为偏、裨,但其依然为将军军号,而非将军的副将。

诸杂号将军,其他还有荡寇、虎威、翊军等杂号将军,或为领军之官,或为虚职加号,汉末时或有上、下排位不同,但品秩相同。

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东汉宫廷禁军统率之一,统率五官郎(年龄在五十以上的郎官)。曹丕时,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为副丞相,此为特例。

虎贲、羽林、左、右中郎将,分别统率虎贲、羽林、左、右郎署。类似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

使匈奴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简称匈奴中郎将。东汉为了监控匈奴而设置的领兵将领,屯驻在西河郡美稷县。虽号称中郎将,但实际与将军并无不同。

还有类似的官员如破鲜卑中郎将、护羌校尉、乌丸校尉(乌桓校尉)、率善中郎将、率善校尉等官。

四中郎将,东、南、西、北四中郎将,虽号称四,但实际上汉魏时只有东、南、北三种,西中郎将为晋时所设置。比二千石。汉末灵帝设置东、北中郎将为剿灭黄巾统兵之用,类似将军。

司金中郎将,比二千石。汉末设置的官员,专职负责管理农具、武器的铸造。

杂号中郎将,比二千石。汉末军阀们为了封赏将领而设置的武官,地位在杂号校尉上,将军之下。

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初期为负责地方农事的官员,后来权利扩大,类似太守。

度支中郎将,魏时设置的负责管理诸军兵田的官员,田官的一种。

司隶校尉,比二千石,类似刺史,监察司隶七郡及京中百官。

西域戊己校尉,比二千石。负责镇抚西域。

城门校尉,比二千石,负责洛阳十二城门,如后世的九门提督。

北军五校尉,比二千石。驻守于京城左近,分屯骑、越骑、步兵、射声、长水五校尉,每部七百人,东汉受北军中侯统辖,是东汉京城主要的卫戍以及机动力量。汉末至三国时逐渐沦为安置勋贵的闲职,魏国属中领军所辖。

西园军八校尉,比二千石。分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左、右、助军左、助军右校尉八名。是灵帝为了限制何进军权而特别设立的集团,其中上军校尉拥有全国最高的军权,包括大将军也受其统辖。

杂号校尉,比二千石。如杂号中郎将,位在中郎将下,都尉上。

驸马、奉车、骑都尉,并称三都尉,比二千石。是汉代皇帝的随从官员,后来常作为安置勋贵的职位。汉末时的统兵将领也有可能担任骑都尉。

郡都尉、×部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在西汉时与太守、长史并称为郡内的三长官,负责郡内治安事务。东汉时裁撤,唯核心地区(魏国的魏郡、蜀国蜀郡等)还有设置。在郡内有大盗横行时,会临时设置都尉。

另有京兆虎牙都尉,是为了保护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地区东汉先帝陵寝而设置的。

属国都尉,东汉在边郡多民族地区设置分郡为属国,设置都尉管理该地区,职权如太守,但隶属于郡。

协律都尉,管理音乐事务的官员。

司律中郎将,类似协律都尉。

杂号都尉,汉末时代的低级将领。

诸监军,包括军师(避讳为军司)、护军、典军等号皆为监军,有权参与决策,并监察将领。

牙门将、部曲将、骑督:将军下的中下层武官。

左、右、中牧官都尉,负责边郡牧马。

司盐都尉,郡国内产盐的设置。

司竹都尉,郡国内负责林木的。

武卫、中坚、中垒、骁骑、游骑(《通典》上是游骑,但我怀疑是“游击”)等诸杂号将军(《通典》上还列举了几个,但因为个人觉得证据不足,就不写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吧)、护军、监军、五营校尉(北军五校)、城门校尉、东南西北中郎将、诸多蛮夷校尉等为第四品。

虎贲中郎将、都督护军、诸杂号将军、牙门将、骑督、郡国都尉为第五品。

注:第四、第五品的杂号将军里通典列举了不少军号,但个人觉得准确性可疑,所以没收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通典的魏官品,官职新手就不推荐了。

奉车、驸马都尉、诸护军、牧官都尉、司盐都尉、司竹都尉等为第六品。

第三问:何为都督制度?一,都督制度的变化沿革

都督制度,是又某一将领统率其他同级将领或更高级将领作战的制度。

其成因是因为汉末军阀割据,各个军阀为了笼络人心,私自将将军、校尉等高级职位作为筹码使用,结果造成了“将军多如狗,校尉满地走”的混乱局面。由于各将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统属关系,所以当一场战役会同时涉及到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将军同时参与时,原有的指挥体系受到了挑战,因此便诞生了督军作战的都督制度。

此制度也非汉末原创,早在西汉初,便有卫青为大将军,诸将军立号以归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汉末都督制度的雏形。

“都督”一词第一次出现,是《三国志·袁绍传》注中所引用的《献帝传》:“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这与将军第一次的出现的记录何其相似?实质上这种“相似”,便揭露了都督制度出现的本质——军队指挥权的转移。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将军地位逐渐降低。

都督制度的变化,以记录比较详细的魏国为例,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最初,是“临时的督领众军作战,战后即解除都督的权限”的时期。如夏侯渊督诸将破庐江雷绪、张辽督张郃讨陈兰、曹仁督七军征田银等,都是这种情况。

不过从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开始,曹魏的都督就逐渐进入了下一个时期。

这时因为战局需要,诸军要长期驻守于一个地区,造成都督职位的长期化,不再为短时期的临时任命。曹丕代汉之后,大致形成了雍凉、幽并、扬州、荆州四个和当时战区相对应的都督区,并常以征、镇将军为都督,也造成了他们军号地位的上升。

在司马氏掌权之后,司马氏为了降低地方都督对于中央的威胁,将四个都督区域逐渐分拆得更小,这是第三个阶段。

其他两国也根据自己面临的情况,划分了都督区。

蜀汉的都督区,因为受到国土所限,区划比魏国要小,大致有北线的汉中,东线的永安、江州,南线的庲降等地。

孙吴则据敌情、地形等因素,以州、郡和郡内的要点划分,形成极密或极疏的布局。

二,都督的权利

都督最基本的权力为统率军队,无论都督的本职为何职,他都拥有其都督区域内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无论被指挥者地位如何,都在都督的管辖范围之内。

其次,作为辖区主将的都督,通常会持节或者假节、假节钺,此类都督被称为持节都督。并会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执法权。《晋书·职官志》载:“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承魏制,魏制恐怕未必如晋制之完备,但也可以略窥一斑。但其假节钺(假黄钺)者为最上,毋庸置疑。

三,对都督的防范:

防范分为以下几方面:

1,都督的权利,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

a,都督只有指挥、统辖权,没有发兵权,无诏命不得擅自发兵。

b,都督没有对所辖部将的人事任免权。曹魏即使是牙门将、百人督等级别的武官任免都是由朝廷的中护军决定,都督并没有任免之权。

c,无驻守的地方行政管辖权。曹魏地方实行都督、刺史的军政分管制度,都督虽偶尔会兼职刺史,但都督之职本身并无地方行政权。

2,对都督的监察

都督除了受到当地刺史的监察之外,还会被朝廷派遣的军师(避司马师讳改为军司)作为监军,监督、节制其行动。如大将军军师辛毗节制大将军司马懿;灭蜀时,行镇西军司的卫瓘节制邓艾、钟会等。

3,质子

都督出征时需要留下儿子作为“质子(人质)”。如都督投降或叛变,其质子会受到严惩。

第四问:何为中央军、州郡兵、私兵部曲、士家、世袭部曲?汉末三国军队的组成,可分成中央军与地方部队两种。

何为中央军?中央军是直接隶属于朝廷的部队,是各国最精锐的力量,负责卫戍京师以及充当战时的机动部队。又因为汉末战乱、三国对峙的长期性,造成部分中央军不得不常驻地方,形成了相对而言的“中军”与“外军”。

曹魏中军由曹操的宿卫亲军虎豹骑、武卫营发展而成,一般认为其统率为中领军,其下有中护军为副。

其内部有十营,分为新五营和老五营,新五营为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五营,其统率者皆为将军,此五营为曹魏中军主力。老五营继承自东汉的北军,有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其统率皆为校尉,基本只是名义上的继承,并不受重视。

外军统率即是之前已经介绍过的都督。

中央军的最高统率,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也出现了“督中外诸军事”,这种总摄军权的职位。

蜀汉、东吴的制度变化记载虽然不如曹魏详尽,但也能看出他们有仿照曹魏中外军的设置。

州郡兵是隶属于地方长官的部队,由地方州郡自行招募。其存在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卫地方、维护治安等,有时也会被朝廷征召,协助中央军作战。重要的地方刺史、太守会被加以将军军号,以方便其指挥军队。

士家,即对兵士家庭的称呼,又称兵户。曹魏为了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将其家属控制起来,形成了世代为兵的家族。士家男子称为“士息”,女子称为“士女”。士兵逃亡、叛乱时,其家族会受到严惩。为保证兵源,规定世家子弟不得转行,婚配只能在士家内部进行。但也有士女嫁于非士家的例子,可证明此类规定实施并不严格。

一般认为,士家子弟的社会地位低于普通平民,但也有人持反对的观念,认为汉末、三国这种战时,时代为兵的士家的社会地位应至少与平民等同,甚至高于平民。

私兵部曲是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部曲二字是类军事组织的泛称。

汉末战乱时代,盗匪猖獗,有大量的平民因为战乱、灾害而背井离乡,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地方豪强地主出于自保以及壮大己身的目的,趁机收聚流民形成自己的私人军队。很多军阀早期也依靠拉拢部曲来提高自己的势力,比如曹操麾下的李典、许褚等,都是以部曲归附于曹操的。

部曲世袭制度。

部曲世袭制度,包括养兵制度以及世袭领兵制度,是东吴特有的军事制度。世袭领兵制度,承认将领私人部曲合法化,并允许将领的家族世袭领兵;而养兵制度则要求将领自己供养部曲,这是将领的权利之源,但也是将领的责任与负担。有时甚至需要将领耗尽家财或借钱来供养士兵。不能负担者,则有可能被国家削弱甚至夺走兵权。

将领养兵的收入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奉邑的租税。

二,屯田。

三,商业。

四,军事掠夺。

除了这些之外,孙吴也会以赏赐财物、田宅以及免除部分租税的方式(复客)来给予补贴。

部曲世袭制是在东吴建立过程中,将领普遍拥有个人私兵部曲、宗族武装的情况下形成的。它是东吴对于将领私兵合法性的一种认可、妥协,但同时也是控制、整合私兵的手段。通过此种制度,使豪强的私人部曲成为官军,在扩充军力的同时,也整合私人武装,加强了中央集权。

部曲世袭制度,对于整个东吴的政治、军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期稳定孙吴在江东的统治。

二,将领养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的负担。

三,将领为了养兵积极参与经济与贸易,加强了东吴社会的发展。

四,在孙吴后期,将领视军队为敛财工具,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五,增加了将领的政治影响力,成为潜在的政治风险。

第五问,将军的幕府僚属有哪些?以及军队编制和构成。将军的官署称为幕府(也做莫府),其僚属分为三类,一类是负责处理政务的官署,一类是直接领兵的僚属以及监军。

其政务官如下:

长史,千石。是将军的主要副手,负责管理幕府之内的诸曹事务。

司马,千石。负责辅佐将军管理军队。有时会任命别部司马,单独带领一支部队。

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负责参与军议。

诸曹员吏:部门及人员,并无固定数目,视将军的情况、权利而定。《续汉志》:东汉将军府事内有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文书类的官)三十一人。

门下贼曹:负责司法、水火灾害。

门下督盗贼:又作门下督、门下游缴、帐下督。负责巡查护卫、出行导从。

功曹:负责官吏选用。

主簿:负责管理文书,此职位一般为心腹担任。

主记:负责文书记录。

以上贼曹、门下督、功曹、主簿、主记合称“门下五吏”。

除了以上外诸职位外,还有及官骑三十人、鼓吹二十人、舍人十人等仪仗、门客,其数目也有可能增减。

监军类职位有中护军、护军等。汉制,将军出征时要设置一名护军,参与谋划的同时也对将军进行监视。也存在一人同时为多名将军护军的例子。

统兵官(附军队构成):

将军所领的部队为军。但在两汉时代,由于将军不常置,所以其所领之“军”,并非固定的编制,这也造成后来的军队人数上下浮动极大,少则千人,多则上万都是有可能的情况。

将军所统率的部队,有时候也被称为“营”,比如度辽营、大将军营等,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营并非编制名称,而是常被作为一支独立行动部队的代称使用,所以其统帅即使不是将军,也有可能被称为营,如护羌校尉的“护羌营”、北军五校的“五营”等。但总体来说,汉末三国时代用来指代一军机会较多。

关于将军之下的军队编制,现在已经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各方还有争论,常见的参照为《续汉志》所载的东汉编制:

将军以下为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为主,军司马一人为辅。但也可能不设校尉,只设军司马。军司马也有副官称为军假司马。

部下设“曲”。每曲设军侯(曲侯)一人为主,假侯一人为辅。从目前出土汉简有“左部前曲”、“右部中曲”、“左部左曲”的记录来推测,一部之下应有五曲。

曲下有“屯”。每屯设屯长一人。

最下层应为什、伍。

在曹操《步战令》里也提到过军队的低级编制,大体上是“部曲都督”、“部曲将”、“都伯”、“什长”、“伍长”几个层次,其他文献又有“牙门将”、“骑督”、“百人将”等。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名号的实际职权因为缺少文献而无法证实。

需要注意的是,汉末军队的编制自由度极高,因时因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