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笔”在现代社会看来具有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但是“捉刀代笔”这种事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双方自愿的,剽窃一说算不上成立。而且现代秘书就是做帮人代笔,帮助老板写些演讲稿之类的文件的工作。还有网上广为流传的代写小说、代写论文等等,这都是在定义上也是属于“捉刀代笔”一类。虽然有这么多“捉刀代笔”的例子,但是很少人知道“捉刀代笔”是怎么来的。
据说,捉刀一事与曹操有关。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瑛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
接见时,崔瑛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加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提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
之后,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又因为衍生出代写文章等事情,“代笔”逐渐流传开来。而后人们把“捉刀代笔”合为一词,表示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