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一直都是军队作战的必需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古代经常有这样的案例,偷偷放火烧了敌方的粮草库,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是比较高级的战斗,不用一兵一卒,就将敌人统统饿死。
那么古代打战的这些军队都吃些什么呢?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简单再简单。俗话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如此,吃饱了才能上战场打战杀敌。
在商朝,狩猎是一个主要的军粮来源,那个时代的野兽动物很多,每次狩猎都能满载而归,供士兵享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农耕的生活,粗粮和蔬菜成为了军队的主要粮食。偶尔也会去狩猎,开个荤。
唐朝之前,小米和野菜成为军队的主要粮食,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北方,北方的气候比较适合保存小米,不容易坏。
到了明代发明了穿孔烧饼,行军的时候每人背一串烧饼,饿了就吃。
汉朝时中国才有了烧饼,民间集市也有卖,成为军队喜爱的携带干粮,比较轻,很方便,到了唐宋期间,烧饼大饼已经成为军队的主要干粮,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军用大饼叫“锅盖饼”。
到了明代发明了穿孔烧饼,行军的时候每人背一串烧饼,饿了就吃。
明朝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大米做成干米饭,这样就不会坏,需要吃的时候用热水泡一下,就像现代吃的速热饭,很方便实用。
但是即使这样,作为每天都要奔波的士兵来说,是远远没有什么营养可言的,尤其是副食,基本上就是大酱和腌菜,或者当地取材的蔬菜,没什么荤菜可言。
军队在出发之前一般都会设宴好好款待士兵一番,这个时候的饭菜是相当丰盛的,可以说是大鱼大肉,还有酒和牛肉。
现在重点来了。古代军队最惨的时候,连干粮都没有,只能活活等死。有些人没办法,不能眼睁睁就看着自己这样饿死,有吃老鼠的,有吃马的,甚至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叫臧洪的人,亲自杀了自己的爱妾,给士兵们填肚子。还有更恐怖的,在前秦的一次长安战斗中,斩首了1800多名突袭的敌军,这些敌军的尸体就被用来做干粮,有些士兵还把人肉干带回家给自己的妻子孩子吃。不仅仅是敌军,有时候连自己的人都吃,在生存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所以,足见军粮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军粮丰盛,整个军队整个士兵的士气都是不一样的,战斗力会很强,这样往往能够打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