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由于日军装备优良,他们采取正面强攻,屡遭挫败,改从侧后登陆,迂回作战。这期间日军参战达9个师团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约70个师共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国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它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本组照片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国军的作战场景,画面令人动容。
图:正在阵地备战的国军n在淞沪战场,国民政府最多时投入了75万军力,包括当时装备精良的两个德械师(张治中的87师和88师)然而,由于中日两国军队装备上的悬殊,国军打得异常艰难,伤亡惨重。
图:淞沪会战时位于闸北阵地上的国军n如今人们说起淞沪会战,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很多当时参与过战斗的战士们回忆起来当时情形,都会说那时候真是血流成河。一个师上去,不到两天就打光了。
图:淞沪会战中的国军将领,中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图:“四行孤军”在紧急备战n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主席曾为此题词“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在日军重重包围中,四行孤军在团长谢晋元的领导下奋战四天五夜,击毙日军200余名,被称为“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
图:“四行孤军”在紧急备战
图:“四行孤军”在紧急备战
图:往外国租借撤退的部分国军
图:部分国军退入法租界的过程中,一名国军士兵和一名法国士兵在一起
图:日军战俘营中的国军
图:两名国军伤兵通过法国租借哨卡
图:紧急支援前线
图:淞沪会战中浴血奋战的国军
图:1937年8月23日,龙华的国军瞭望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