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张安世论地位比霍光尊贵 论富有霍光比不了他 一生小心谨慎的张安世有着不同于霍光的为人处世 造就了不同的命运

张安世是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生性谨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以为官廉洁著称。张安世曾一度是仅次于霍光的重要政治人物。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张安世的做法和霍光有很大不同。也正是这一差异,使得张氏家族的命运和霍氏迥然不同。

张安世是汉朝第一酷吏张汤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张安世被任用为郞,再任尚书。尚书本来是古代发布文书的低级官员,后来成为皇帝的近臣,地位渐渐提高。张安世一直尽心尽力工作,即便是有假期,他也都放弃了,而是以公事为主。有一回,武帝外出,路上丢了三包书。武帝问:“丢的都是什么书?”众人均言不知,只有张安世不仅将书的名字都记得,连书的内容也都一一写了下来。武帝命人将这些书又买来,和张安世所言一验证,竟然没有差错。

武帝对张安世的才华很欣赏,又提拔他,升到了光䘵大夫。武帝去世,昭帝即位,大臣霍光辅政,霍光对张安世尤其器重。上官桀和桑弘羊谋反被诛后,朝中没有旧臣,霍光提名张安世为右将军、光䘵勋,作为自己的副手。多年承平,皇帝下昭,封张安世为富平侯。昭帝年少去世,霍光禀明皇太后,任张安世为车骑将军,一同迎昌邑王入朝。后来,张安世也参与了废王,以及迎立宣帝。宣帝初年,对各位大臣进行褒奖,将张安世功劳评为第二,仅次于霍光,加封土地,其子侄也多加官进爵。

霍光死后,汉宣帝刘病已为了夺回皇权、彻底铲除霍氏集团在中央政府的权力体系,听从了智囊魏相的建议,提拔张安世接替霍光的大将军之位。提拔张安世接任,不仅可以挡住霍氏集团上位之路,还可以让霍氏无话可说,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安世是霍氏集团的二把手,麒麟阁十一功臣中,张安世排名第二位。这张安世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根葱?得解释一下。

在汉武帝后期巫蛊之祸当中有一个酷吏,这个酷吏我们就说是用起刑来不择手段的那种人。这个人名字叫张汤,在汉武帝平反巫蛊之祸当中,他是重点打击的对象。他有个儿子叫张贺,张贺后来做到了掖廷令。在之前汉宣帝刘病已还在狱中作小萝卜头的时候,汉武帝不是进行大赦了吗,把这小萝卜头给免罪了。小孩被救出来以后被送到哪里,送到掖廷令张贺那里了。

张贺对小孩也是悉心照顾,恩爱有加,还安排自己的一个下属徐广汉,把他的女儿许平君嫁给了当时的小萝卜头。这就是后来的许皇后,和汉宣帝恩爱的不行的那一位。好了,说半天了,咱们又讲到张贺了,张贺是对皇帝有恩的人,他还有一个弟弟,也是张汤的另外一个儿子叫张安世,终于给绕回来了。

张安世战战兢兢的接过大将军之位不久后,霍氏集团被连根拔起,霍氏集团倒霉了,那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呢?不用想,轮都轮到张安世了,谁让你是对手集团的二把手呢。这些年纵横汉朝政坛的第一个是霍家的霍光,第二个就是张安世。现在霍家倒了,你张家还远吗?这个就叫兔死狐悲也。事实上也不得不悲,因为这张安世和霍光不仅是同事战友,还是亲家。

张安世有个孙女嫁给了霍家的某个公子,如今霍家灰飞烟灭了,他的孙女自然也保不住了。孙女保不住了,他张安世能保得住吗?正所谓这恐惧啊,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有效的减肥药。张安世一想到这,吃不香,睡不安,走路没精神,这个世界仿佛都是灰色的。于是乎没过几天,瘦了几圈,人形都没了。

这老张魂不守舍的样子,很快引起了皇帝刘病已的注意,看着老头子一天比一天瘦,既是可怜又是纳闷,悄悄派人去打听,才知道,这病根啊就在张安世孙女的身上。刘病已确实是一个体贴的皇帝,很快他就下了赦令了,把张安世的孙女放出牢笼。他是这么想的,这一下我把你孙女都给放了,你老人家总能够心安了吧?那肯定心安呢,汉宣帝刘病已是这么想的,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这一切不都结了吗?

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当张安世听到皇帝赦免了她的孙女之后,对于他来说,犹如平地响起一个炸雷,吓得他心里一跳一跳地,心一沉到底找不着边了。张安世这是真怕,不是假怕。他怕的是这个皇帝刘病已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这是在玩他呢。在汉朝时候权力不过二代,这是一种事实,张安世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想当年萧何、曹参、张良、陈平,不是都很牛嘛。但是他们的二代呢?谁听过呀?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吧。当年的太尉周勃也挺牛的,二代也算可以,周亚夫的细柳营还在七国之乱当中帮助皇帝平定造反。可结果呢,还不是给活活饿死了。再往下数数,像是贾谊、袁盎、晁错、董仲舒等等文臣武将,各个青史留名啊,他们不要说二代了,他们自己那一代还没混完,就得走人了。

再往下数,李广牛吧,牛的很,从李广到李陵都很牛,可是三代人不都是不得好死吗?现在再往下数,终于能数到张安世的上一代张汤了。张汤是汉朝第一酷吏,够牛吧,眼里只有皇帝,其他人都是苍蝇。到最后寡不敌众,死在朱买臣手里了。到了张安世这一代,算是权力能够继续交接。霍光死了,自己还撑着呢。唉呀,这种事情对于张安世来说,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底自己能不能好死都不知道。

思前想后啊,张安世终于想明白了,这苦不苦不也得当老鼠吗?死不死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啊。得了,安心上班去吧。每逢大事,皇帝让他去说事儿,他屁颠屁颠的就去了,然后裁决大事,张安世就称病休假,皇帝正式公布政令了,他就装疯卖傻,派人到丞相府询问,唉呀,是不是皇帝最近下达了什么文件呢?所以到了最后朝中大事张安世都会参与,但是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除非前列腺发炎。

所以人们慢慢的也就忘记了这皇帝决定的大事里,到底张安世有没有参与决策。张安世这一招叫啥来着?不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是低调做事,装孙子做人哪。惹不起总也躲得起吧,实际上光说张安世装孙子,这是贬低他了。除了装孙子,他还做雷锋,积善成德,大做好事,但凡帮别人做事,大恩小惠都不求谢的,谁谢谁滚蛋。比如有一次他推荐一个朋友当官,那个人到后来真的就升了,上门道谢,没想到客客气气把那人送走以后,这张安世再也不理别人了,别叫咱喝酒宵夜的哈,咱不认识你,我和你不太熟。

可能正是因为怕别人受了自己恩惠以后,过来府上道谢,搞的太高调,所以张安世有的时候帮别人还不留名,这就像活雷锋了。再比如有一次有个郎官,跟着张安世混了很久,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来来去去就升不了官,于是在私下场合就情不自禁的开始发牢骚了。这牢骚被传到张安世那里去了。不久之后这郎官就升官了,但谁也不知道是张安世帮了他一把。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老张头品德高尚啊,那绝对是高风亮节的一个好人呢。或许这样说是比较片面的。没错,他经常做雷锋,但是他所作所为和道德关系并不是十分大,它和品质也没几毛钱的关系。应该这么说,在那个环境里他这么做,与之有关的,只能说是他的生存之道。毁掉高地宅门的可能就是几只小蚂蚁,扳倒参天大树的也可能只不过是根底的几只虫。

张安世心里很明白,毁掉自己的也恐怕是下属的几个乱窜的小人物而已。所以积小善、成大德,稳住后院,就是为自己保住了一半的命。这个道理不是张安世总结的,也不仅是在他身上好使,实际上跳出历史的宿命怪圈,认真的吸取教训,谨慎谦虚的做事,对今时今日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为谁而倒下的。你可以说这是政治,也可以说这是历史,但实际上这就是人生。一唱一和之间皆为艺术啊。

在张安世这老头子的眼里,汉宣帝刘病已真的这么可怕吗?是不是老头子老了老了更年期来了,患上过度紧张精神综合症了,或是强迫症啊?张安世该吃药了吧?其实并非如此。张安世怕皇帝怕的有道理。当年刘病已还不是皇帝的时候,一无所有,穷的叮当响,书都读不起,到了最后该婚嫁的时候,别说是娶老婆了,就是多看人家姑娘一眼,人家都避之不及呀。

不是因为他长得不够帅,是因为大家都要避嫌呢。都知道这刘病已是祸根,皇帝一时不高兴就可以把他给宰了。在这种时候谁帮了刘病已呢?是张贺。张贺还想好人做到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那个时候出来拦住他的就是张安世。自己的哥哥要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刘病已,张安世急了,说那小子穷的叮当响,有饭吃就不错了,将来甭想有什么前途的,把你的女儿嫁给他,你是吃饱了撑的吧,想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你明说呗。

结果张贺无奈之下只能绕过了张安世,邦刘病已骗了另外一门婚事,那就是徐广汉的女儿许平君。好了,命运弄人哪,没想到当年哭的人今天笑了,当年笑的人今天却一直止不住哭的冲动。早知道刘病已能当皇帝,张安世当年怎么敢挡住这未来皇帝的婚事啊?而且如果当年张贺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皇帝的话,自己现在那也是皇亲国戚,位置稳稳地。

虽然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虽然汉宣帝刘病已一直不在张安世面前提当年的事,但是张安世还是怕呀,怕有一天会旧账重提,怕有一天刘病已会翻脸不认人,新帐旧账一起算,那个时候别说哭了,死之前连吱一声的机会都没有,连一只老鼠都比不上啊!

实际上张安世这么想,还是小瞧了刘病已的,当年谁对自己好,谁瞧不起自己,他心里可是门清的。所以到了今时今日,张安世总在自己面前装得像个龟孙子,原因刘病已也是非常清楚的。不过他是这么想的,自己一个后生,青头小子,把为朝廷服务多年的一个老臣,吓得头都不敢多抬。说老实话,实在是有点过意不去。所以刘病已就觉得有些话还是得抹开脸面说清楚比较好。如果大家都闷着,烂在肚子里,可能刘病已没什么。可是对张安世这老头就是非人的折磨了。

从这个角度讲,刘病已真是一个好人,他能当上一个好皇帝,青史留名,那不是随便张口就说出来的。那确确实实是跟他个人品质有关系的。有那么一次,刘病已找到机会和张安世聊天,对着张安世就叹了一声,唉呀,当年张贺总是抬我,您老却总是贬低我,我一想起这事啊,总是止不住要感谢你啊。

听到这话的时候,张安世心里扑腾地跳了一下,估计您听了也会觉得这皇帝是在说反话,不过不是的,恰恰相反,刘病已说的是厚道话。想当年刘病已还啥都不是的时候,皇帝是刘弗陵,他也身强力壮的,有霍光辅佐,天下安定。如果在那个时候,张安世也跟着自己的老哥张贺拼命的抬举刘病已,这肯定会引起当时的皇帝刘弗陵,还有当时的权臣霍光的反感。

如果他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的话,以为又来了一个抢饭碗的,那问题就大了。当然刘病已说的是老实话,也是安慰话。刘病已就是想让张安世这老头安心生活,千万别胡思乱想。但是想让张安世宽心的生活和工作,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刘病已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恩人张贺就已经死了。张贺有个儿子也早死了。你还别说,想报答,还找不到人了。这张贺一家那确实是做好事不留人哪。

皇帝刘病已想报答呀,想来想去就说,要不这样,追封张贺为恩德侯,置二百户人家为张贺来守墓。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传到张安世耳朵里,他立刻就急了,跳出来帮自己死去的老哥拒绝追封,理由是什么呢?原来张安世有个小儿子叫张彭祖,因为张贺的儿子不是已经死了嘛,所以就早早的把这个叫彭祖的儿子过继给张贺了。张贺就把这个彭祖还有当年的刘病已一起养在家里,和刘病已那是同席学习,感情非常好的。

刘病已当了皇帝以后,就给自己的老相好老同学彭祖封了一个关内侯,张安世认为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如果皇帝追封张贺为侯,那么接下来不用说了,那肯定是要封彭祖了。张彭祖无功无德,平白得侯不是什么好事。张家现在已经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再要平白无故地分个侯,指不定哪天来个挖墙脚的,迁一动十,张家也就跟霍家一样彻底玩完了。

于是,张安世也不知道哪个神经抽搐了,就屁颠屁颠的跑去找皇帝了,明确拒绝皇帝给张贺追封,而且还主动提出清退大部分替张贺守墓的百姓的户数,把二百户减到三十户。张安世以为自己这个举动是深明大义的,替国家减轻负担,替自己家族减轻声名之累,这不是挺好的吗。

没想到皇帝大怒,拍案而起,你以为我追封张贺是为你好啊,实际上我是在报答他对我的恩德,和你没什么关系。张安世一听皇帝发火了,被吓得一愣一愣的,大气不敢出,话也不敢说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刘病已就追封张贺,并且封了彭祖为阳都侯。这样一来,张安世父子二代全部为侯,可谓全盛天下。但越是这样,张安世就越担心,他不是不想骄傲,其实是无法骄傲,他不敢,也没那个心。霍家血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

天堂和地狱不过一纸之隔,坟墓于皇命之言,不过一吐之后而已。张安世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选择低头做官,闷头发大财了。要说他的夫人才是持家有道的,自己开了纺织工厂,据说家里最盛的时候有纺织工人700人,比当年的大将军霍光还要富。如果说当年的霍光是富得流油的话,那么今时今日的张安是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富可敌国了。但问题是即便是这么富,张安世却富得连钱都不敢花,不管是吃啊、喝啊、穿啊、用啊,张安世表现的都十分的节约朴素。

对于当年霍家的那个消费档次,他是看都不敢看,甚至想都不敢想。可以说他家里真的穷的只剩下钱了,就这么小心谨慎,毕恭毕敬的低调活着。到公元前62年8月11日,这个战战兢兢的老头张安世终于平安无事地入土为安,得以善终了。张安世在如此残酷的生存环境当中,以无比的智慧和清醒的头脑,破解了权力迷局,保存了政治实力,满而不溢,荫泽后人。这是他留给张家的子孙,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政治精神财富。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