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权多年,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冯太后推行的改革为何能够获得成功呢?
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太和改制”创造了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使鲜卑族的北魏王朝跨越了一个历史阶段,从游牧狩猎过渡到农耕文明,从奴隶制实现封建制。冯太后为“太和改制”做出贡献功不可没,她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女改革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人称“千古一后”的北魏冯太后出身高贵,祖父曾是北燕国的君主,亡国后父亲冯朗降北魏,后遭人陷害。《魏书》中有:“朗坐事诛,后遂入宫”。冯太后“入宫”就是做了奴婢,一定受过许多苦。幸运的是北魏“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在宫里有姑姑的“抚养教训”,还得到皇帝的乳母保太后的关照,在她“年十四,高宗践极,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高宗很重视冯太后,冯太后也常为高宗处理朝政出谋划策,高宗很佩服冯太后的聪明睿智,冯太后在朝野上下也享有威信。不幸的是十年后高宗拓跋濬病重去世,12岁的拓跋弘即位,称献文帝,尊冯太后为皇太后。在焚烧皇帝生前穿过的衣物的现场,“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因此,冯太后在群臣中更加受到尊敬。而后,冯太后顿悟了,她从悲伤中走出来,要坚毅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献文帝即位时年纪尚幼,太原王乙浑欺侮帝后是孤儿寡妇,阴谋篡位。史书有记载:“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冯太后接到密告,立即命拓跋丕等人率兵捕杀乙浑,并夷灭三族,叛乱镇压下去了,政局得以稳定。其间,冯太后表现出果敢善断的政治才干,赢得朝臣的信任。平定乙浑叛乱之后,冯太后审时度势,以皇帝年纪还小,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这是冯太后第一次临朝听政。
一年半后,献文帝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当时北魏实行子贵母死,李夫人自尽死后,冯太后决定自己亲自抚养长孙,停止临朝听政,让14岁的献文帝亲政。谁料想,献文帝亲政以后,颇想有一番作为。他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臣男侍,并重用提拔冯太后不喜欢的人,结成自己的心腹。到了皇兴四年,冯太后不能容忍了。
事情是从李弈身上引起的。文成帝死后,李弈深得冯太后宠爱,经常入侍宫中。献文帝对此很不喜欢。皇兴四年献文帝找机会将李弈与李敷、李显德等人杀害,还把李欣擢为尚书,参决国政。为此,冯太后逼献文帝交出皇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自为太皇太后,而让献文帝18岁就做了太上皇。
不料,献文帝退位后不仅继续处理国务,屡屡颁布诏书,甚至多次亲自率兵北征南讨,取得胜利后,还举行盛大检阅仪式。冯太后忍无可忍了,她软禁了献文帝,不久献文帝死于平城永安殿。史书说:“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也就是说当时人们认为献文帝是被冯太后杀害的。
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当时政局动荡,贪污犯罪之风再起。为了北魏的长治久安,冯太后杀了原来犯有罪行的李欣,严厉处治贪赃枉法者,以谋叛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南郡王李惠一家。而表彰和赏赐那些为官清正廉洁者,安抚笼络那虽政见不同却没有政治野心者,让还有不满的大臣感服,从而化解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冯太后特别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组成一个效忠她的领导核心,帮助她推行“太和改制”,巩固它的临朝称制。也由于冯太后的培养,孝文帝逐渐成熟起来,能够把“太和改制”继续推行到底,这也是冯太后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冯太后面临的是因连年征战,北魏国库空虚,大量难民流离失所,地方豪强乘机兼并土地,官吏贪腐成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突破重重阻力,实行太和改制,推行了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三项改革,取得成功,贡献很大。
推行班禄制。原来北魏官员没有俸禄,靠贪污、掠夺和皇帝随意赏赐,冯太后推行“班俸禄”,按官职发放俸禄,若再有贪赃者处死。推行均田制。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按人口分给农民,从而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行三长制。冯太后决定,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护治安。
从此,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地方基层组织,从而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此外,冯太后还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禁断卜筮、谶纬之学,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冯太后推行均田制改革能够获得成功呢?
北魏朝廷掌握大量土地和人口
西晋统一后不久,八王之乱爆发,整个中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很快以匈奴刘渊为代表的北方五胡族群纷纷南下、逐鹿中原。永嘉之乱后,长安、洛阳的相继陷落引动衣冠南渡、北人南迁。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烽烟不断,恰在此时鲜卑拓跋部从代国开始逐步发展,最终统一了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常年的战乱导致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朝廷因此掌握了大量无主抛荒田。
随着北魏的建立,北方局势渐渐稳固,原本流落各地的农民渐渐安定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北魏境内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流民。如此以来,朝廷同时掌握了有待分配的荒地和有待被分配的失地农民,这位均田制改革创造了条件。于是北魏冯太后改革,根据每户的人力分配土地,是为均田制改革。
均田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一带生产力的恢复,壮大了北魏国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耕者有其田”的儒家愿望。后来西魏权臣宇文泰进一步完善了以均田制、府兵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体系,被儒家视作恢复“周礼”的典范。因此,宇文家族篡魏自立之时,定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均田制并未损害坞堡地主利益
当冯太后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时,摆在她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确保田地被充分有效地利用。为此,均田制的土地分配与生产力水平进行挂钩,奴婢、耕牛皆被计入其中。虽然奴婢是贱口、耕牛是牲畜,但这些都是生产力水平的代表,那当然可以分配到更多的土地。然而不论是奴婢还是耕牛,拥有最多的都是地主,这些人在改革以前拥有最多的土地,在均田制下依然占据优势。
当时北魏的地主阶层主要是指汉人坞堡势力,他们是由魏晋时期的士族经过十六国时期的战争洗礼后演变而来的。由于均田制不仅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反而有利于他们,所以这些原先土地所有制的既得利益者对于这场改革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均田制并未损害鲜卑贵族利益
作为北魏王朝的“国本”和朝廷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以拓跋氏为首的鲜卑贵族对均田制改革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执行者自身出现抵触情绪,那么改革势必难以进行下去,这从后来孝文帝改革引发六镇起义的事迹可以窥见一斑。但是当时北魏的鲜卑贵族利益压根就不再重要,或者说根本就与农耕土地无关。
前面提及,北魏是在原来的代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经济利益基础在山西北部一带的农耕-游牧边界一带。这些鲜卑军事贵族拥有的大多是成片的牧场,麾下有奴隶和隶户负责经营,因此均田制并未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正因如此,这些人也不会对均田制存在抵触情绪。如此以来,整个北魏王朝各个阶层和利益集团对于均田制均没有抵触,改革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所述,均田制的建立是在北魏特殊的历史时期建立的。由于此前常年的战乱产生大量抛荒地和失地流民,国家手中掌握有大量改革资源。当冯太后执行改革时,由于并未损害自身利益,不论是汉人坞堡地主还是鲜卑军事贵族对均田制都没有抵触情绪,反而因为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化状态,被儒家大肆赞扬。
当然,均田制是建立在耕地资源充足的前提条件之下的,唐朝中后期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开荒耕地的速度,均田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瓦解。由于均田制瓦解导致唐朝中期税收和兵役的崩溃,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府兵制也被募兵制所替换,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