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年号、谥号、庙号是什么?年号、谥号、庙号的区别

近几年,随着清宫剧的大热,清朝的历史,尤其是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那段历史为人们所熟知。我们知道了康熙他的皇四子,即影视剧里所说的“老四”、“四爷”,他并不叫“雍正”,而是叫“胤禛”。那么我们常常叫的“雍正”指的是什么呢?“雍正”为什么又叫“清世宗”呢?这里的“清世宗”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其实这里的“雍正”就是每个皇帝在即位后会有的年号,即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从汉武帝即位后才出现的。那为什么我们一般说汉武帝刘彻只会说“汉武帝”,而不会说其年号呢?这是因为在唐朝之前,皇帝遇到大事、要事时,都会更改年号,这也就导致一个皇帝在位时可能会有好几个年号,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个。就拿汉武帝这个首创人来说吧,他在位时就有四个年号,即“建元”、“元光”、“元朔”和“元狩”。年号一多,也就不利于人们的记忆,而明清的时候,一个皇帝一般就一个年号,所以后世也就多以年号来称呼明清的皇帝。比如我们常说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熙”,而不会说其名,或是他的庙号“清圣祖”。

而“雍正”又称为“清世宗”,这个“世”,其实就是他的庙号。“庙号”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也就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而我们通常说李世民不会说其名,而会说“唐太宗”,这个“唐太宗”中的“太”就是他的庙号。

那“谥号”又是什么呢?“谥号”其实就是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所给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相当于别人给他的一个评价,有点盖棺定论的意味。这个称号的字数和长短都是不定的,或一两个字,或多个字。传说中,谥号制度是在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形成的,到秦朝的时候,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所以就把它废除了。但是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我们常常说的“汉武帝”、“汉武大帝”,这个“汉武帝”中的“武”其实就是他的谥号。当然,也有的皇帝他的谥号和庙号是一样的,也就是用的同一个字,比如:“汉高祖刘邦”,他的谥号和庙号就都是“高”这个字。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