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从一个放牛郎到开国皇帝?成功的原因概是这四点

中国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传奇的一位皇帝,他是唯一一位没有任何背景,纯草根的皇帝,从一个放牛郎走到了开国皇帝,那么是什么让他这么成功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朱元璋的传奇一生。

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他的生活相对其他君王来说是不幸的,在他将要成年的时候,家乡却正在流行瘟疫,而他的家人都在这场灾难中离世。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长大了,但是自己照顾自己的话还是有些不行的。于是,他决定出家当和尚,至少这样不用担心自己的温饱问题。

但是在这世上,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好做的,而和尚也并不是不用担心自己的温饱的。刚当上和尚没多久,他就遇上了饥荒这个问题,而他也不得不离开寺院,出外寻找吃的。或许,如果不是这次的灾难使他下山,他的一生兴许就在寺庙里面安稳的度过了,就是这次下山让他经历了很多事情,也让他这一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刚下山的时候,朱元璋不知道去哪里,于是又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之后遇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玩伴,然后经过小时候伙伴的指引,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虽然朱元璋出身不好,但是朱元璋是个很聪明的人,加入红巾军之后更是将自己的聪明展现了出来,并且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子。

对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来说,要想争雄天下,一个稳固、安定、富足的根据地显然很有必要。刚刚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急需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来积蓄力量,尽快发展壮大自己才是乱世中的生存之道。这时候的朱元璋也缺乏必要的援助。虽然郭子兴在面子上还是朱元璋的“岳父”,但二人的关系已不如往昔——显而易见,若是关系好,朱元璋也不会离郭而去,另立门户了。在此时希望郭子兴施以援手是不现实的,郭子兴巴不得朱元璋在定远被干掉,不添乱已经是万幸了。既然郭子兴指望不上,那么其他人呢?环顾中原,群雄并起,大家争天下打得不可开交,谁也不愿意培养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境遇不佳的朱元璋急迫地需要通过“南略定远”,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但显然区区二十余人是完不成这个重要使命的。于是“招兵买马”作为当务之急摆在了朱元璋面前。

招兵,俗称拉壮丁。这是战争时期,诸侯们最常用的手段。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直接,可以很快拉起一支队伍来。对于这个方法,朱元璋和他的精英们显得轻车熟路。在很短的时间里,朱元璋便拥有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队。但通过这个方式获得的部队,战斗力究竟怎么样呢?

很明显,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战斗力是极为有限的。依靠这样的部队去打定远,无疑是以卵击石。朱元璋需要的是一支经过战争洗礼的部队,人数要更多,战斗力也要更强。

这样的军队有吗?有!朱元璋很快就盯上了它。

定远城附近有个张家堡,驻扎着一支三千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时值孤立无援、没有归属的处境,而朱元璋和这支队伍的首领是有些交情的。这样的好事,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朱元璋不是刘备,这样一支军队,这样一个好机会,他显然是不会错过的。于是,朱元璋以“叙旧”为名,摆了一出“鸿门宴”,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这支部队的首领,毫不客气地接收了这支队伍。

朱元璋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毕竟手中有兵心中不慌。手中已经拥有了四千余人,朱元璋对拿下定远颇有信心。但是在定远,朱元璋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强敌——横润山的缪大亨。缪大亨是个土生土长的定远人,群雄并起之时,此人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可是此人不但不反元,还拉着队伍帮元军攻打漾州城,希望分一杯羹。结果不但漾州城久攻不下,元军还被杀得大败,缪大亨大败而归,无奈退守定远。“初纠义兵,为元攻潦,不克,元兵溃。大享独以众二万人与张知院屯横润山,固守月余。”(《明史·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此时的缪大亨,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又是在家乡作战,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尽管占有诸多优势,缪大亨必败的命运却已经注定。因为缪大亨兴的是不义之师,助纣为虐,是为不义。缪大亨又缺乏谋略,手握雄兵数万,却坐看朱元璋由弱变强——如此不思进取,只图自保,乃是兵家大忌。此外,缪大亨的部队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斗争方向,军队缺乏凝聚力,将兵离心,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反观朱元璋,有明确目标,显然是民心所向。另外,朱元璋目标非常明确——在定远扎稳脚跟,发展自己。而且,朱军刚刚智取了张家堡,实力大增,军中士气高昂,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军队战斗力飙升。

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朱元璋决定开始行动了。一场漂亮的夜袭即将展开。

史载:“太祖以计夜袭其营,破之,大亨与子走免。比明,复收散卒,列阵以待。太祖遣其叔贞谕降之,命将所部从征。”如书中所载,这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以缪大亨投降、朱元璋完胜而降下了帷幕。

经此一战,朱元璋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南略定远”,而且意外地得到了缪大享手下的两万军队。朱元璋境遇大为改观,这是他称雄天下的道路上坚实的第一步。

此后的11年就是他真正南征北战的历史了。他打败了张士诚,又掀翻了陈友谅,消灭了方国珍,终于在1368年在南京建国称帝,年号洪武,达到了跨界职业的巅峰。成为皇帝之后,老朱从来没有放松警惕,一直励精图治,想把整个天下治理好,改写整个老朱家世代为农的历史。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权臣,废除丞相制度,摒弃行省制度,倡导节俭,在统治期间,达到了“洪武之治”的盛世局面。

纵观朱元璋整个一生,各种职业接连转换,经历过程起起伏伏,但是在他英勇,果断,执着,坚定的性格下,从不放弃的行动下,终于达到了人生中的顶峰。

那么是什么让他如此成功的呢?小编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善取人心

朱元璋帝业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善于争取人心。

历代农民起义者虽说是历史中最先进因素的代表,但绝大部分人素质并不高。从各地义军领袖的绰号我们就能看出一二:什么“棒胡”“韩法师”“芝麻李”“金花小姐”等等等。

他们一般都出身流氓无产者,之所以成为乱世英雄,是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没有的勇敢和残酷,文化素质低下、眼界狭窄、目光短浅却是他们的通病。

这些绿林英雄治下的众多好汉,起兵之初没有完整计划,起兵之后热衷于“走府过县”,烧杀抢掠。他们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劫富济贫”,一心帮助阶级兄弟。他们连阶级兄弟也抢,甚至在大户逃亡净尽的时候,他们主要要靠抢阶级兄弟们为生。

就拿郭子兴的队伍来说吧,“郭子兴的队伍原来纪律很差。刚起义时,他们占领濠州,‘哨掠四邻’,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不仅剥夺地主富豪,也打劫一般平民的财产,有时甚至放火焚烧庐舍,弄得人家屋无根椽片瓦,墙无立堵可观。‘不两月,越境犯他邑,所过亦然。’攻占和州,仍未改旧习,‘破城横暴’,随意砍杀掳掠,抢劫妇女,闹得百姓妻离子散,民心惶惶”(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

而朱元璋却从不像那些好汉那样放任自己,今日狂歌痛饮,明朝弃尸马前。他参加起义,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也不是出于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向往。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选择,他要的是安身立命,飞黄腾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那些看出五步之外棋局变化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这个后来被证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皇帝之一的人,此时对百姓摆出的却是一副和善的面孔。他深知战争中人心的向背取决于军队的纪律。

他对手下大将说:“我每次听说你们攻下一城之后不乱杀人,就打心眼里高兴。林子里有老鹰,别的鸟就不来了。你军纪不好,百姓们就会逃跑。”

所以,独自带兵不久,他就开始注意军纪问题。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占和州之后,手下军人照老例烧杀抢掠。朱元璋首次召集手下大小头目,郑重宣布:“城破之后兄弟们都抢了不少女人。我规定,以后只许抢没结婚的少女,那些结了婚的,一律给我放回去!”(《皇朝本纪》)

他召集全城的男人集合到州衙门前,把那些抢来的已婚妇人列队送出,让夫妻相认。全城百姓奔走相告,感激涕零,朱元璋成了和州人的大恩人,他的恩德被和州百姓久久传颂。

除了善于笼络民心,朱元璋也十分擅长收买对手的“军心”。龙凤二年,朱元璋俘虏了陈兆先军三万六千人。朱元璋很欣赏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征服军心,朱从俘军中挑出五百名精壮,说要安排给他们特殊任务。

这些人不知道朱给他们什么任务,惶惶不安。到了晚上,朱把自己的亲兵撤走,让这五百人做自己的侍卫。自己钻进帐篷,脱下战甲,倒头就睡。这五百人感动不已,从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三万六千俘虏也由此军心安定,很快成了朱军的主力。

2.善用知识分子政策

朱元璋成功的第二个原因,也是他与普通武夫最大的不同点,是他的知识分子政策。

草莽群雄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一方面,他们因为本身文化程度太低,在知识分子面前难以摆脱自卑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粗豪气质又与知识分子格格不入,十分反感知识分子的酸文假醋。

所以,大部分起义军领袖对读书人没有好感,抓到之后多是一杀了之。朱元璋却不一样,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知道敬重读书人。

通过与读书人的交往,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分子眼界宽,计谋多,用之则为力,驱之则为敌。而且这些人在地方上往往影响巨大,“能左右一方老百姓的态度。把他们争取过来,一方百姓也就跟着过来了”。

随着和读书人的接触多了,他也知道请读书人成本不高:只要客气点,给足他们面子,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再给个虚职,他们就会感激涕零,为你卖命。“费得不多,赚头极大,真是划算的买卖。”

因此,尝到了甜头的他一路征战过程中,遇到读书人,就尽力延揽。甚至在命令手下的将领出征之时,他也经常嘱咐他们,听说哪个地方有有名的读书人,一定要把他们带回朱元璋这里。有时,还派专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四处打听哪儿有读书人。

朱元璋的知识分子工作,做得很到位。他的谦虚、热情、耐心、豪爽、推心置腹倾倒了大批文化人。许多乱世中生计断绝的读书人,本来通过朱元璋军“不嗜杀人”这一迹象就已经看到了“做稳了奴隶”的希望。

如今又得知朱元璋喜欢亲近读书人,便有许多人来投奔,指望依靠朱元璋,重建三纲五常的理想社会。朱元璋的投入获得了百倍、千倍的回报,他们不断对朱讲解各种道理,听得朱喜不自胜。朱元璋说:“我读书,常常从中受益。……读书明理,让人在日常事务中能用道理去分判,可以叫人少犯错误。”

论者多认为,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他最终从群雄中脱颖而出的根本。比如方孝孺就说:元末“地大兵强,据名号以雄视中国者十余人,皆莫能得士;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独能聘至太史金华公(宋濂)而宾礼之……识者已谓天下不足平”。

3.超强大局观

朱元璋成功的第三个原因是他大局观良好,善于把握时机,有决断能力。

朱元璋一生成功,有三个大关节点:一是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创造了独立称雄的基础;二是东征西讨,次序正确地分别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三是南略北伐,稳扎稳打地消灭北元。

在三个大关节点中又各具体部署了若干战役,无论是通盘计划或具体战役,谁者宜先,谁者宜后,诸者轻,谁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确地做出计算,做到知己知彼,用力不分,有条不紊,稳操胜券。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实际上拥有该军。那时他在淮西已经经营了两三年,小有基础。却能毅然抛弃这一切,挥兵渡江,重新开始。这一决策真是“无比正确”。

原来,斯时大元天下早已分崩。河南及淮北,全被红巾军据有,他们与北方的元军展开激战,使元军主力被堵截在中原一带,不能南下。当时江南盛产粮食,驻守的元军兵力较少,且被诸雄分割孤立,有利于各个击破。

正是这一决策,显示了朱元璋不凡的眼光,也决定了朱元璋今后的命运。

南渡后,朱元璋采取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的策略,趁乱发展。朱元璋夺取集庆后,恰好刘福通率领大宋农民军开始大举进行北伐,把元军打得晕头转向。

朱元璋抓住这个机会,迅速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据地。

别人都急不可待地称王,只有他谨守朱升向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力求把自己的声势降到最低,不引起元政府的注意,静悄悄扩充实力。

有了一席之地后,环顾天下,朱元璋发现自己所处位置十分取巧:他东面是张士诚部,占领着江苏大部直到沿海;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占有江西安徽两湖;北面是小明王政权。

也就是说,他们恰好在北东西三面为朱元璋构成三面屏障,把元军的主力挡在外面,而唯一与元军接触的东南浙江方面,元军力量很弱,只有一些孤立、分散的据点,与元朝本部相隔绝多。

朱元璋根据这一形势,做出巩固东西两线、出击东南的战略决策。在北线,由于小明王属于他的“友军”,他只留少数兵力维持地方治安;在东线,自江阴至长兴,他派兵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以阻挡张士诚的西犯;在西线,也对徐寿辉、陈友谅采取防御态势,以守为攻;主要兵力则向东南方向出击,消灭浙东的元军。

经过两年苦战,他攻取了富庶的浙江东部,领地扩展一倍,与徐寿辉(后为陈友谅)、张士诚并肩成为江南三巨头。直到此时,元政府和群雄才对他充分重视起来,而此时他势力已成。

4.他高明地利用天时地利,在乱局中长袖善舞。

形势不可能永远有利于朱元璋。大宋红巾军的三路北伐取得一时胜利之后,由于志得意满,又缺乏统一指挥,很快又被元军击败。从龙凤五年起,大宋红巾军连连失败,被追得东跑西颠。

几年来,朱元璋所以能在江南地区从容发展势力,靠的是有大宋红巾军的掩护,而今,北方失去屏障,东西两面又受到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包围,三面受敌,处境困难。

特别是龙凤五年、龙凤七年,元军取得几次决定性大胜,在北方势如破竹,看起来可能马上就要南下,而朱元璋正处于元军南下的路上。朱元璋不想承担抵挡元军的重任,他从大势判断,做出了一分抗元、九分对付其他农民军的决策,决定结好元朝,共同对付其他农民军。

朱元璋两次派使臣前往汴梁,与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通好”。他的盘算是,如果大元命不该绝,胡运复兴,他可以倒在蒙古大汗脚下,不失富贵。(吴晗《朱元璋传》)

如果大元最终不行,他此时结好,也可以避免自己直接受到攻击。元顺帝得知消息,大为高兴,他派户部尚书张昶带着诏书,前往朱元璋处,决定授予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不料这个时候,大将察罕帖木儿在中原受到陈揉头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看来一时南下不了了。

朱元璋于是置元朝任命不理,让张昶等人在自己的境外苦苦等了一年,直到龙凤八年十二月,元将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朱元璋判定他们不会向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才决心鼎足江东,自谋发展。

于是正式拒绝元朝任命,不过仍与扩廓帖木儿保持密切联系,保持骑墙态度,给自己留有余地:“自今以往,信使继踵,商贾不绝,无有彼此,是所愿也。”这种策略,使得朱元璋避免了受到元军的直接进攻。

也正是这四点帮助朱元璋取得了成功,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