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军神李勣:为人处事圆滑、一生战功赫赫,为何死后被毁坟墓?

李勣早年投身于瓦岗寨,后随瓦岗首领李密投降李唐,从此,李勣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沙场,为大唐王朝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李勣一生历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深得各位皇帝的信任。

李勣(公元594年~ 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公。原系瓦岗军重要将领, 后归唐,赐姓李。为避李世民讳,去世字改单名。李勣祖籍曹州离孤(山东菏泽西北),隋末徙居滑州之卫南(河南滑东县)自幼勇武而有谋略。十七岁时,从翟让 起义于瓦岗寨(河南滑县南),对瓦岗军的发展壮大,曾作出过重要贡献。

入唐后, 被任为黎阳(河南浚县东)总管。后在与窦建德作战中战败投降。武德三年(公元 620年)又主动归唐,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曾随李世民平窦建德,降王世充,破刘黑 闼、徐圆朗、辅公柘等,在唐王朝统一全国战争中屡立战功。李世民即位后,任并州 (山西太原)都督。曾参加平定东突厥,击降薛延陀和征服高丽等诸战,在唐王朝 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军事将领。

李勣作为一位出身行伍的武将,他在处事方面并没有武将一贯的鲁莽,从下面这两件事关唐朝命运走向的大事即可看出来。

李勣在为唐朝平定天下的时候,率领山东豪杰四处征战,他已经成为了山东豪杰的领袖人物,但他在李世民积极谋求东宫太子的地位时,李勣即不公开支持,也不公开反对,反正是态度暖味。

李勣两面都不表态,这样的好处就是:你们皇族内部斗争,无论谁赢谁输,也危害不到自己的身上,反正我就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大将,当时唐朝的天下还不太平,谁当上皇帝,也需要我这样的大将出征。

武德九年(626年),唐宫内爆发了惨烈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兄弟手足相残,但李勣从始至终置身事外,安然无恙。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九月,唐高宗李治为了废掉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为皇后,他怕朝中大臣不服,乃召集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于志宁四位御前大臣前来讨论废立之事。

李勣表现了他一贯的圆滑作风,他称病在家,根本就不到场。唐高宗向到场的几位大臣提出废立之事,立即遭到褚遂良的激烈反对,长孙无忌也明确表示反对。

后来,唐高宗与武则天通过一番运作,朝中有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是,在支持的人当中,没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这样,作为开国重臣、三朝元老的李勣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李勣本来就是山东豪杰的首领,他的意见可以说是朝廷的最终意见。于是,唐高宗再次询问李勣关于废立皇后之事的意见时,李勣仍然耍滑头,他很委婉地告诉李治说:“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新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十八》)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默许了唐高宗的意思,是啊,人家皇族里自己的家事,外人无权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啊。

其实,李勣也是出于无奈,因为他已经看透了唐高宗的心思,知道再反对也是无效的,不如成全了他,将来武则天当上皇后,也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唐高宗最后获得李勣的默许后,终于下诏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当上了皇后后,先是喋血后宫,之后又开始一一收拾当初反对自己成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大臣皆遭到杀害,唯独李勣安然的于总章二年(669年)病逝善终。

公元668年十二月初,远征军统帅李勣向李世民的昭陵献俘,祭告李世民高句丽已经平定,您可以安息了。此时距离李世民贞观十九年的御驾亲征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距离隋炀帝杨广三征辽东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杨坚、杨广、李世民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终于在李治任上完成了,而完成最后一击的就是李勣。

凭借此战,李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在十二月十七日举行的祭天仪式上,皇帝李治第一个献祭,而他紧随李治之后,第二顺位献祭。(在儒家传统中这是殊荣。)这一年李勣七十四岁,他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也接近了人生的终点。

一年后,李勣患病,李治帮他召回了所有在外为官的儿子,然后不断地赏赐药物。对于皇帝李治和太子李弘赏赐的药物他张嘴就服,而对于自己家人请来的医生开出的药物,他一口不吃,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他的命。对于自己的一生,李勣是这样总结的:“我十二三岁时当无赖贼,见人就杀;十四五岁时当无敌贼,不高兴就杀;十七八岁当上流贼,上战场オ杀;二十岁时已不当贼,而当大将,指挥军队,救人性命。”

公元609年十一月的一天,李勣召集起全家人,将家事托付给自己的弟弟李弼,总体要求只有一个,小心保存自家门户,如有子孙不肖,结交不法分子,先行打死,再报告皇上。李勣说这话时,孙子李敬业(徐敬业)正站在面前,如果他有看到未来的第三只眼,他一定先昐咐李弻将徐敬业打死,可惜,他没有第三只眼。

十二月三日,李勣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在他身后,哀荣极盛,皇帝李治恩准他陪葬昭陵,陵墓修筑得如同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表彰他攻破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的不朽功绩,谥号“贞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对李勣曾作出如此评价:于李密,忠也;于单雄信,义也;于兵士,恤也;于唐朝,始终如一,灭之高句丽,功至高也。此言不虚!遗憾的是,尽管李勣一生功高至此、谨慎如是,他还是没有想到,自己的数十年功业就毁于小小的一根肇事火柴!

这根小小的肇事火柴就是他的孙子徐敬业!在徐敬业反武之后,李勣的所有官职被追夺,棺木尸体被毁坏,同时被剥夺李姓,改回徐姓,此时他应该叫徐勣了。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徐勣得到平反,李显诏书日:宜特垂恩礼,令所司速为起坟,所有官爵,并宜追复!后来在《旧唐书·李靖李勣列传》中有如此评语:功定华夷,志怀忠义。白首平戎,贤哉英卫。从徐世勣到李世勣,从李世勣到李勣,从李勣到徐勣,从恩宠到毁坟,从毁坟再到平反,生活对于李勣而言就是一张张票根,幸好他早有一颗“驿动的心”!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