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扶不起的阿斗实则聪明绝顶很有远见 被误会了几千年

扶不起的阿斗在三国演义中表现的着实像一滩烂泥,简直和傻瓜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不然,刘婵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刘婵是刘备唯一的儿子,可谓是当做了一个宝贝。可刘备是谁,他是皇叔,他是蜀国的开创者,故一个儿子在刘备看来怎么也比不过他的事业重要。所以就出现了,三摔阿斗的景象,为的就是刘备使赵云彻底归心。而且成功了,刘备的智谋可是很高的,但他最擅长的是笼络人心。也就是寻找人才,要知道在历史上著名的五虎上将,就是他刘备所找来的。

所以阿斗其实不够受刘备重视的,而且那几摔也可能摔坏了阿斗的脑袋。然后在阿斗长大后,阿斗接受的就是刘备的溺爱了,故阿斗才能长得如此之胖。就是因为他没有其他兄弟会和他竞争,故而他无忧无虑。

刘婵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他好歹也是个皇帝,他的霸气和他的眼光,也同样是很多普通人所难以比肩的。他一生,曾经说出了三句十分经典的话,这几句话全部都显出了他自己的智慧。虽然这些和诸葛亮的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但是也是他智慧的象征了。

第一句话是他被押到了洛阳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身边就只有自己的几个亲信,要论起实力来,洛阳的君主分分钟就能把他给杀了。可是,司马昭却没有这样做,他们用美女和好酒来款待刘婵,让刘婵整日饮酒作乐,放荡自己。他们是想着,如果把刘婵杀掉了,恐怕天下人都要说他们小肚鸡肠,但是如果用这些东西废掉刘婵,则既能让刘婵自己变得堕落,又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后来,司马昭为了测试刘婵是否真的堕落了,就在酒席上佯装无意地问他,是不是还想念着蜀国?刘婵当时就反应过来了,这是个送命题,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让他们满意,那么恐怕基准价是没有命回去了。于是,他淡淡地说: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大喜,也就逐渐打消了对他的顾虑。

第二句话是在姜维掌握了军事权利,开始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统一大业的时候。姜维发现刘婵身边的宦官,有一个叫黄皓的,对君王不利。于是,姜维就进言刘婵,说有如此的奸臣在身边,恐怕对社稷不好,让皇帝把他处死。但是刘婵却说,黄皓只是一个小人罢了,他的格局有限,不用太过在意。果然,黄皓没有过多久,就因为自己得罪的人太多,被众人所孤立,最后也混不下去了。由此可见,刘婵还是有识人的眼光的,毕竟受了诸葛亮那么多年的熏陶,如果什么都没有学到,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句话是质问诸葛亮的话。刘婵虽然和诸葛亮的关系很不错,但是架不住有很多人都说诸葛亮要自立,要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了。这些话一个两个人说说还好,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说,那么刘婵还是会听进去一些的。

虽然如此,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去找诸葛亮质问,也没有直接就定个罪给诸葛亮,而是找了自己的身边人,让他去问一下诸葛亮是否有自立的打算。诸葛亮一听,马上就明白,肯定是有一些小人,见不得自己和刘婵的关系亲厚,开始说污蔑自己的话了。于是,诸葛亮马上就回到了京城,赶回去安抚刘婵,告诉他自己绝对没有逆反之心。

阿斗刘婵的智商可不低,毕竟是刘备的儿子。要知道在诸葛亮死后,刘婵还保持了蜀国二十年的基业。可以看得出他的能力,就算刘备和诸葛亮为他留下了班底,可二十年之后,老的老,死的死。

诸葛亮去世了以后,刘婵立刻废黜了丞相的制度,让蒋琬执政,让费袆主掌军事,把原本诸葛亮的权利分成两个部分,让他们两个相互制衡。蒋琬去世了以后,刘婵就自己管理国政。这样行事,怎么算得上是昏庸?而且在刘婵接受蜀汉时,蜀汉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当时的刘婵年仅十七,在外,魏国一直虎视眈眈,东吴势不两立,在内,精兵良将已经所剩无几,又有大臣先后叛乱,这么岌岌可危的局面,都被刘婵这样收拾过来了。

而且在刘婵上位五年的时间,农业有飞快的进步,国内的局势也稳定下来,并与东吴重修于好,这让蜀汉呈现一片盛华的景象。再说到刘婵投降,刘禅在内外无援的情况下,被逼迫投降,有人觉得若不是刘婵投降,蜀汉就不会灭亡。但是从当时蜀汉和魏国的军事力量来看,就算蜀国用尽全部的兵力,也就是以卵击石,而刘婵为了蜀国的臣民,免受战争之灾,所以向魏国投降,这并不是不明智的行为。反之若是刘婵没有投降,那么百姓深受战争之苦,抵抗到最后,受到最大伤害的是谁呢?还不是百姓,那么与其这样,何不顺了天意,主动投降。

刘婵根本无心去抵御魏国的进攻,连投降也是干脆利落。此刻也看出了刘婵的长远目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早晚有一天这个华夏都会统一的,但是蜀国不可能,吴国也不可能了。魏国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控制了华夏大部分的地盘。而且魏国的继承人曹丕更是聪明绝顶。

所以魏国统一天下的潮流已经不可抗拒了。而且在刘婵看来,三足鼎立对天下百姓有什么好处,数不清的战火,与随之而来的家破人亡。

而刘婵的聪明又体现在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中,就是乐不思蜀。在常人看来,乐不思蜀就是一个刘婵的笑话,但又在不少精明人,看出了刘婵的机智。如果刘婵无法说出,此中乐,不思蜀,那么他就可能会比历史上早死许久。而刘婵是一个在三国中活得最为久的的皇帝了。

刘婵看的很开,也为天下百姓所着想,为了减少战火直接放弃了皇位;但留给后世的印象却是如此的不堪,这也算是一种悲剧吧。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