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凌烟阁为何将大家熟知的秦琼排在末尾?

秦琼,字叔宝,原籍山东人,原本也是隋朝军队的一小士兵,后得到上司的赏识,其军职也是逐渐走上坡路,后在平叛兵败时看透了隋朝的根基已烂,素有行侠仗义之心的秦琼就这样开始了寻找明主之路,先投裴仁基,再入瓦岗寨,后随王世充,他这一路走来,为几任老板大大小小战斗无数,却没有一个能长久,后与众人一起到了李渊帐下,李渊闻听秦琼一众人的到来,亲自前去迎接,李渊除了有礼贤下士的欢迎态度外,还有很大的求贤诚意,让秦琼开口提条件,秦琼只是弯膝一跪,未作任何要求便正式认李渊为新的老板。李世民继位后,修建凌烟阁,把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阁里,以示褒奖。咱们知道,中国人是最讲究排序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序,应该也是相当讲究的。这二十四名功臣的排位,其他人都没什么问题,排在前一位还是排在后一位,大家也不会太计较。但有两个位置是极为敏感的,就是排在第一位和排在最后一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长孙无忌。这个容易让人理解,毕竟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当皇帝的过程中,确实出力不少。再说了,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两人关系又那么好。这样的安排,大家都能理解。唯独不能理解的是,秦叔宝为什么会排在最后一位呢?

秦琼本是王世充的手下,后来因为不齿王世充的为人,所以在唐武德二年二月,与程咬金等人乘唐郑两军于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这也是秦琼第一次投入李世民的麾下。后来唐武德二年十一月因为宋金刚先后攻陷晋州、浍州,唐朝河东告急,李世民调关中兵马率领秦琼等前往征讨。唐军经龙门踏坚冰渡过黄河,于柏壁扎营与宋金刚对峙。十二月,安王李孝基于夏县战败,唐俭、于筠等唐将均被宋军大将尉迟恭俘虏。尉迟恭得胜后返回浍州途中,李世民派秦琼、殷开山于美良川将其击破,斩首两千余级。这样的功劳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因粮尽向北败走,李世民一路追击至介休。宋金刚以残部精兵两万出城西列阵与李世民决战。李世民派遣秦琼、程咬金、李勣攻打阵北,翟长孙、秦武通攻打阵南,与宋军交战后假装后退。等宋金刚来追之时,李世民亲率精骑冲杀其后军,结果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等人献出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秦琼的能力我们都非常的清楚,他和三国的关羽属于一个类型的武将,都是以勇猛著称,但是秦琼比起关羽,更加的谦逊一些。后来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每以秦琼为先锋。征讨洛阳期间,李世民挑选了一只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为左右队,由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四人分别统领,每次作战时亲自率领作为前锋使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敌人十分畏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秦琼在战斗的时候,是非常厉害的。

后来唐朝统一天下,秦琼可以说功劳非常的大。那么这样大的功劳为何最后却是排在了凌烟阁的最后一位呢?这可能就跟李世民的上位有关了。武德九年,为了能够当上皇帝,李世民和自己的亲信之间密谋,奔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逼迫自己的父皇李渊退位,自己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多年的东征西讨,戎马半生的秦琼,看透了太多的兄弟厮杀,所以在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争中,始终保持中立。也许因此李世民对秦琼的信任从此有所保留。

我们知道,政治家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且这个政治,是当时的政治。也就是说,是为了让当时的政治更好地发展。而不是就做事而做事。同样的,李世民修建凌烟阁,表彰功臣,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表彰功臣,而是为李世民当时的政治服务的。秦琼其实在李世民统治的时期,功劳并不多,他的功劳多是在李渊的时期立下的。李世民后来开创了贞观之治,除了他个人的当政能力之外,还少不了大臣的们的功劳,比如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他们有的人不仅在李世民之前就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建立功勋,同时他们在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时,都是参与者,都为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秦叔宝虽然功劳不小,但是,那时候他已经去世了。因为去世了,因此对他进行褒奖,对李世民所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就没有用了。再说了,他已经去世,自然也不会去计较那个排位,所以秦琼会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末,不过秦琼虽然位列最后,但当时大唐那么多人,那么多功臣,但凌烟阁只有二十四功臣,秦琼能列于其中,也可见秦琼的功劳和地位,毕竟整个大唐只选了二十四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