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跟刘备说过"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基本表明庞统跟诸葛亮处于同一水平,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而言,是为了更多的突出故事效果,其实在正史中庞统作出的贡献远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但也不代表他的能力比诸葛亮若,主要是庞统在刘备身边的时间太短了,但是其中一件事却体现了比诸葛亮的远见谋划更胜一筹,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
刘备的创业之路基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夺取荆州,这是诸葛亮提供的帮助,第二是夺取夺取益州,这是庞统献计的,第三是袭取汉中,得益于法正的计策,可见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在刘备的三个阶段都立下大功,然而荆州稳定之后,刘备跟庞统夺取益州时,庞统对他说过一段话,把诸葛亮的短板分析出来了。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说法:"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诸葛亮是告诉刘备,一定要问问守住荆州,因为这里"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堪称天下之腹,是用兵的好地方,当刘备进入川蜀时,正在犹豫要不要夺取益州,这时庞统也为刘备作了一番分析,对天下大势作了总结。
根据《九州春秋》的记载,庞统力劝刘备一定要攻取益州,拿下刘璋的地盘,原因是:"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庞统认为荆州多年受战火摧残,如今已是荒芜残破,人口都逃了不少,而且南边有孙权窥探,北边有曹操觊觎,想在荆州实现三分天下是不可取的,所以庞统建议刘备攻取益州,取代荆州作为根据地。
从庞统这一番言论可以看出,他跟诸葛亮的看法竟是背道而驰的,那么两人的看法到底谁对谁错呢?从后来的情况可以看出,庞统是正确的,而诸葛亮完全错了,刘备后来让关羽留守荆州,结果你看怎么样,建安二十四,曹操和孙权夹击关羽,最终关羽兵败身死,荆州的兵力片甲不留,成为蜀汉一场浩劫。
更为可惜的是,后来刘备一心想为关羽报仇,还要去攻打东吴,结果张飞也因此死了,蜀汉精锐士兵基本毁灭殆尽,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可以说刘备为了保住荆州,吃了很大的苦头,不仅损失了关羽、张飞两个兄弟,还亏掉了荆州的全部士兵,川蜀军队也损失一大半,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当年庞统说过,荆州不是久留之地,这也算指出了诸葛亮的短板,假如当时刘备听庞统的,不要荆州了,把心思全部放在益州、汉中之地,那么关羽也不用留在荆州坚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惨败了,可惜庞统的话刘备没听进去,结果才导致了白帝城托孤,最终汉室再也不可兴,不得不说是刘备一生最大的失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