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讨伐董卓后,各联盟迅速瓦解,自谋发展。因为粮草问题等,逢纪向袁绍献计取冀州,假装与公孙攒联合取冀州,却又私下里将此消息密报韩馥,韩馥最终上当。武将耿武等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所杀,州事也被袁绍亲信部下许攸、沮授等掌管。
在罗老的演义中,袁绍基本上是被作为一个志大才疏的失败人物来写的。其实,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袁绍虽算不上一个旋转乾坤的英雄,但也是一个对当时政局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风云人物。在起初群雄逐鹿中原的争斗中,与曹操“官渡之战”时最终被曹操击败了,是他的不足。但在此之前却曾经叱咤风云,鹰扬河朔,也不失为一位名震遐迩的豪强,而绝非一个草包。
他听从了逢纪的建议,成功地兼并了冀州,(当然也有说是诈取,但当时的人物有哪一个不是想争夺地盘,包举四海呢?)这条诈取冀州的计策虽非出自袁绍本人,但没有他的赞同和采纳,这条计策既不会实现,也不会成功。可以说,在诈取冀州的谋略中袁绍是一个成功的决策者。由此可见,他不完全是“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喜而不能纳。”
按照当时的形势,袁绍完全有武力夺取冀州。但如果那样做,不仅要损失大量将士,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会在道义上受到天下人的谴责。于是袁绍便明智地采纳了逢纪的计策,这样就在应韩馥的幌子之下,名正言顺,兵不血刃地占据冀州,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国演义》以描写军事见长。在书中描写的众多大大小小的谋略中,“袁绍智取冀州”这一谋略并不太起眼儿,但这却是一条非常成功、卓有成效的谋略。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冀州牧韩馥所占据的钱粮丰足的冀州确实另各豪强垂涎欲滴。当时不仅冀州手下的渤海太守袁绍在觊觎着冀州,而且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攒也在对冀州虎视眈眈,欲据为己有。在这种情势下,袁绍采用了逢纪的建议,一面暗中挑动公孙攒进攻冀州,一面向韩馥通风报信。使厚道懦弱的韩馥误认为袁绍可靠,因而在公孙攒的进攻面前,引狼入室,将冀州拱手相给让了袁绍。
袁绍取冀州之事,历史上的确有的。〈三国志*袁绍传〉和裴松所注〈英雄记〉中有明确记载。“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遣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后馥居安平,为公孙攒所败。攒遂领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馥怀惧,从绍索去,往依张邈。”
裴松所引〈英雄记〉载:“逢纪说袁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答曰‘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纪曰‘可与公孙赞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计,可据其位。’绍从其言而攒果来。”
演义中“袁绍去冀州”,就是根据上两段史料稍加演义而来。只是在如下三点中与史实有出入:
一、 据〈三国志*公孙赞传〉,公孙赞当时任奋武将军,封蓟侯,而不曾任“北平太守”。实际上,当时根本就无“北平”郡名,只 有“右北平郡”。所谓“北平太守”,是为公孙攒虚拟的头衔。
二、 与长史耿武一起反对韩馥来冀州同治州事的是别驾“闵纯”,而演义旧本却将其误认为“关纯”,当是因“闵”、“关”二字之繁体形近而讹。
三、 荀谌是受袁绍所使游说韩馥,而在〈三国演义〉中荀谌却被写成是韩馥的谋士。按〈三国志*荀或传〉为荀或(yu,找不到此字)之弟,曾与辛评、郭图等人同为袁绍部下。
三国历史的风云人物,真是说不尽,道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