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之前,仕天水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并以中郎参本郡军事。
上计掾:负责上计工作的郡属吏,类似会计师的职务。依汉制,各郡国每年要派属吏将计簿(会计的簿籍)送报中央政府,称作上计。
从事:汉州牧刺史的佐官,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督军从事等,均由州长官自行聘用。
中郎:秦置,汉沿置,属郎中令,其长称中郎将。汉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以五官中郎将统领中郎。曹魏置中郎,隶光禄勋,第八品,秩六百石。中郎是宿卫天子的近侍官,因姜维当时并不在京都,所以只是虚领。
补充说明:《在三国志校笺》注引《魏略》中则记作郎中,原文:“郡欲表维以为将,维家本衣冠,不愿为将,郡因表拜郎中。”
2.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降蜀,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仓曹掾: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有掾,存属,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奉义将军:蜀汉置,杂号将军。
亭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3.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迁护军,征西将军。
(此处参考的是《华阳国志·后主传》:“八年春,丞相亮以参军杨仪为长史,加绥远将军。迁姜维护军,征西将军。”)
护军:掌武职铨选,并领营兵。
征西将军:东汉末年所置“四征”将军之一,职掌征战讨伐。
补充说明:在《三国志·蜀书十》注引《亮公文上尚书》中则记作“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魏延传》中也提到“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而《姜维传》则记载为“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这一时期(230年-234年)姜维究竟是监军还是护军,征西还是征南,因史料记载有所差异,暂无法定论,故存疑并录。
4.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右监军:按蜀汉军制,全国军队分为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共五军。各军分设军师、领军、部督、监军、护军、典军、参军。监军则有监察将领的权力。
辅汉将军:杂号将军,东汉置,蜀承汉制。
平襄:县名,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的通渭县。
5.延熙元年(公元238年)随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大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位居其首。设置府署,即开设办公机构,自己选用下属。属官有长史、列曹掾属及令史等。三国时属官增加,有军师、司马、从事、中朗、主薄、参军、营军都督、刺奸都督等。
6.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镇西大将军:魏置,第二品,掌征伐,蜀汉沿置。
7.延熙十年(公元247年)迁卫将军,与费祎共录尚书事。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位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录尚书事:初为职衔名,始于东汉。当时政令、政务总于尚书台,太傅、太尉、大将军等加此名义始得总知国事,综理政务,成为真宰相。魏晋南北朝多以公卿权重者居之,总领尚书省政务,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曹授用,位在三公上。或以二人以上并录、参录。
8.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加督中外军事。
督中外军事:三国时期都督制开始被普遍采用。“都督中外军事”是都督制度在中央的表现形式,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职权范围,后来索性被当成了正式的官职。加督中外诸军事者有权统领国家的中军、外军和州郡地方军。
9.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迁大将军。
大将军:将军的最高称号,职掌统兵征伐。东汉时,大将军一度权势极大,是中央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权位、俸禄均超过三公;三国时,为第一品。设置府署,属官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西曹掾、东曹掾及其他曹掾吏。
10.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后将军:东汉时常设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一。皆金紫,位次上卿,主征伐。三国时为第三品。开府治事,有属官。
11.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复拜大将军。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注》,《三国志校笺》,《华阳国志》,《三国史》,《中国历史大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