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从文学的角度透视演义----喜剧的三国

任何一部小说重点都是在文学,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近日见演义区帖子虽多,但俱以讨论演义内容位主,提到其文学价值的人却少之有少,于是欲以一帖,钩起大家对演义文学的关注。

喜剧是任何一部古今中外小说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是悲剧小说,也总会有一丝半缕喜剧的游丝,这在演义中当然也是不可分割的,只是演义由于是历史小说,取材比较狭窄,所以喜剧的创作要比其他小说付与更多的努力,可喜的是,尽管有诸多不利,但还是有一个个的喜剧被罗贯中搬上演义,映入我们的眼帘。

要说演义的喜剧,就不能不说张飞这个人物,尤其是前期,张飞这个人物引其鲁莽造成的喜剧更是令人捧腹,从鞭打督邮始,再加上徐州城吕布反,古城战关羽、到后来的放火烧草庐,一切看来虽然不具有一般喜剧的夸张手法,但是他真实的表现了张飞为人粗鲁豪爽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个,张飞这个形象映入了我们的脑海,久久不忘怀。张飞的鲁莽固然是缺点,但如果他真的像赵云那样以一个文武双全的形象,演义不就少了许多乐趣吗?

喜剧除了表现人物特点外,重要的战役也由此而生辉。赤壁之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以喜剧的方式既做到了表现诸葛亮的大才大智,又翔实的表现了剧情,另有带给了我们不小的幽默,“一箭三雕”,不可谓不妙。另蒋干盗书这个剧情,既是纯粹的搞笑,又对后期的故事发展自然的打下伏笔。曹操三笑同样有这样的效果。

另外,诸多仙人的登场也使演义更具有了喜剧成分,如左慈戏曹操,于吉戏孙策(当然结果是悲剧,但过程很可笑,孙策迷们不要怪我),司马徽荐才人(马跃檀溪后)等。

作为历史小说,演义没有纯粹为喜剧而喜剧,而是在表现剧情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喜剧成分,为小说平添乐趣。所以喜剧的主干在过程,许多过程喜剧,到头来是结果悲剧,但这有何妨?用悲剧的态度看三国,处处都是感人至深,用喜剧的态度看三国,到处都是令人捧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