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欧海盗Eric 出处:百度贴吧-孙权
有一次,我来到了关帝届。
至于为什么要来到那里,我自己也说不清了,大概是一时心血来潮吧?
结果,我却是在届里不断地徘徊着,看着那些歌功颂德的字词,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到: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最后都统统被浪花淘尽了……
在百度贴吧我担任过好几个三国类贴吧的吧主,也结交了不少喜好三国的朋友,不管他们是魏蜀吴或者其他的。关羽是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但是一直以来,我却很少发表过对关羽的评论。这一来是由于我对关羽没有太多感想的缘故;二来也因为我和前关羽吧的吧主黄金狮子小艾常有来往,想要在这老小子面前讨论关羽,那无异“关公面前耍大刀”罢,所以为了耍好这把刀,我就必须先把刀磨利点,好到时挥出去后,不至于丢太多的脸。没有利刀,那我至少也要带上两把菜刀,以便偷袭成功才是。
近来在一些三国贴吧里争论关羽是非的文章突然多了起来,当中有不少观点显得过于偏激的,有些则动了脑筋分析,但到头来只是引起了一番口水战罢,这些文章都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很久以前也写过一篇《关羽究竟有多强》,不过那篇文章免不了观点偏颇,而且缺乏主见。于是我又产生了重新写一篇文章,对关羽的是非功过发表自己见解的想法。
关羽之名,可谓人人皆知,可是,又有多少人心平气和地下来浏览他的人生呢?我想,恐怕不多,这句话包括了我、以及不少关铁粉和反关羽的人。这正是我们国内的一类情况,某个人物的大名家喻户晓,但谈到他的事例时却一问三不知,甚至毛主席这样的伟人在一些人心目中也几乎成了白纸,脑海里仅仅留下“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几个大字而已。
关羽是以谜一样的身份登场于乱世的,《三国志》的关羽传中,一开始就提到关羽为了躲避仇家曾改过名字。那么,他的真名是什么呢?《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记载到,他本姓冯,名贤,字长生。不过这种说法在正史上并没有找到考据。
也因为关羽的知名度高,所以想要讨论起他来就更具有难度,容易引来意见分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我的这篇文章,亦只能算是一家之言而已,傲慢与偏见这是绝对难免的,这点各位看官必需清楚。
其实,我们可以很不负责任地说上一句:有瑕疵的东西才是完美的,有大功和大过的人才是“伟人”,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是“伟人”呢?
关羽除了是个历史人物以外,也同样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也会有优点与缺点、功过与是非。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三国,展望一下关云长的一生吧。
【白马雄风】
白马一役,让关羽第一次在大军交战中大显神威。
《三国志·关羽传》中对关羽表现是这样描写的: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陈寿的记载一向是很简洁、明了,短短几句话,就把关羽的英勇给表现出来了。可是却有人发难了,既然关羽有时间“望见良麾盖”了,那不正是偷袭吗?既然关羽不过是偷袭,那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个人觉得,即使说是偷袭,在两军交战之际,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亦为了不起的事儿。而且这些说法太过于挑字眼了,如果要挑字眼的话,那么“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又岂不是说明袁绍军毫无战斗力了?这种写法,不过意在表现关羽的作战神勇罢。
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常以“关羽弗过”来形容战将之勇,例如:
[东晋]刘遐:率壮士临坚推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
[南北朝·魏]杨大眼: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南北朝·宋]檀道济:时以比关羽、张飞。
[南北朝·宋]薛安都:时人云关羽斩颜良不是过也。
[南北朝·陈]萧摩柯: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诸如此类还有不少,从中我们也可侧面地看出关羽斩颜良所带来的效应。
关羽有斩颜良,但没有诛文丑。文丑是怎么死的,史书上只记载到“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此外就没有其他详尽的信息了,易中天老师认为也有可能是关羽杀的,我对此表示异议,如果真是关羽杀的,那么关羽传和文丑传中没理由完全不记载。文丑大概是直接死于与曹军主力军的作战中,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徐晃的部队捕杀的,我想死于徐晃部队可能要比死于关羽本人要来得更为接近真实。
关羽斩颜良后,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那么,所谓的“汉寿亭侯”,究竟是什么样的官职呢?
我们看看,东汉时列侯分为四等,包括: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请注意一下,这四个侯位中,并并没有“寿亭侯”,只有“亭侯”,是为侯位最低的一个。“汉寿”其实是一个地名,位于现湖南省的汉寿县附近。嘉靖本《三国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印无汉重铸”的情节,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并铸了个“寿亭侯印”给他,关羽见印上少了个“汉”字,不肯收下,“汉贼”曹操无奈,给印加了个“汉”字关羽这才收下了。作者以这个故事来说明关羽心系在汉,但实际上,作者却是把“汉寿”给搞错了,把两个字给拆了开来,历代封爵是不加国号的,所以即使有了“寿亭侯”这个爵位,也不会扯上国号为“汉寿亭侯”的。到了汉末和三国时代,这些侯位都是有名无实了,换句话说,所谓的“汉寿亭侯”并不是一个多么显赫的名位。
虽说如此,曹操对关羽也不是不重视,《三国志》上记载道,曹操对关羽是“礼之甚厚”,可见一斑。
关羽最后选择了离开曹操,并将曹操的赏物统统归还。这些都表达了关羽有着一个武人的人格,笔者我对关羽这一点,是很钦佩的。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异议,《史说新语》的作者汗青这样评述到:“关羽真的是象他说的那样吗?我看不一定,我们先看看他弃曹奔刘时的大背景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官渡之战,袁、曹无论兵力、后勤补给都是对比悬殊,袁绍以十余万人马对曹操的约三万人,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之后,曹操“……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可见在解了白马之围后,不但官渡战场形势依然不利于曹操,而且粮草供给也已严重不足。所以当时很多人暗中与袁绍有往来,企图在曹操失败以后留个后路,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曾缴获了大量的曹操军中将领及许昌官员和袁绍的暗中来往书信,曹操焚之而不问,说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除了战场形势不利,曹操的后方也受到了来自江东的另一大军事势力孙策的威胁,“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
因此在这样一个对曹操相当不利的大背景下,关羽复投刘备,是不是一定就是仅仅因为刘备的“厚恩”,才“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便又一次叛变呢?我就觉得难说得很了。因为前次在下邳时,关羽就因为曹操大兵压境投降过了一次,这次虽然在官渡之战的开始阶段斩了颜良,一举成为曹营名将,但是曹操此后的情形实在是不乐观得很,兵力、粮草的悬殊,再加上还有来自后方孙策的威胁,一般按常识而言,曹操十有八九是输定了。不过也正因为曹操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最后却打赢了这场看来必败的仗,官渡之战才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四大经典战役之一。只是在这时候,如果关羽去投奔兵力占了绝对优势的袁绍阵营的故主刘备,倘使袁绍一旦胜利,那是不是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呢?我估计是一定可以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不直接投靠袁绍呢?看看前面,关羽杀了颜良,一举解了白马之围,导致袁绍的前期战术计划失败,同时也使袁绍军的士气受到了打击,“良、丑皆绍名将也,……悉禽,绍军大震”,以袁绍的为人,若马上去投靠恐怕是没什么好脸色给的,所以应该还是先去老主人刘备那里稳妥一点,而且理由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面子上好看得紧。]
汗青似乎忘了一点,关羽是先说了这番话,再作报恩的。在他提“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之后,还加了一句:“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之后才有了斩颜良之事。在这里得提一下张辽,关羽最后能够安全离开曹营,张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这些,《资治通鉴》这样描写到(括号内是我添进去的话):
[起初,曹操欣赏关羽的为人,但观察关羽的心思,没有久留之意,就派张辽去了解关羽的想法,并羽叹息说:“我十分明白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我受刘将军厚恩,已发誓与他同生死,共患难,不能背弃誓言。我最终不会留在这里,但要立功报答曹公后才离去。”(张辽听了后,不敢告诉曹操,因为他担心曹操会杀了关羽,可是不说的话,却又有违“君臣之道”,经过一番犹豫后,他才下定了决心:“曹公是我的君主,相当于父亲;关羽是我的朋友,相当于兄弟而已”因此他将友情放在了一旁,把关羽的话报告给曹操,曹操听后十分佩服关羽的义气。{裴注}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等到关羽杀死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要去,就重加赏赐。关羽把所有曹操赏赐的东西都封存起来,留下一封拜别的书信向曹操辞行,就到袁绍军投奔刘备。曹操的左右将领要去追赶关羽,曹操说:“他是各为其主,不要去追。对此裴松之评价曹操道:“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
这就是史书的记载了,史家一般对关羽的行为持以肯定的态度。
有关这个问题,我曾和小艾讨论了一下,小艾的观点如下:
{如果我们结合《三国志·关羽传》前头的文字来分析,那么不难理解关羽“誓以共死”的忠和“千里寻兄”的义了。
初步的统计一下,刘备在投奔袁绍期间,先后跟公孙,陶,吕,曹四家混过日子。如此一个经常寄人篱下,辗转流离的主子,关羽张飞居然能死死跟随,随其周旋,不避艰险,敢问换做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他能够做到这点吗?
记得刘晔在关羽死后曾说过怎么一段话: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他断定刘备会因此而为关羽报仇血恨,然而夷陵一役证明了这一切。可想而知,刘备关羽之间三十四年来的感情已经达到了何等的地步。
上面我谈这么多,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关羽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特殊,他特殊在“跟随”曹操之前已经有了一段不平凡,甚至是可歌可泣的兄弟感情之旅,这也是曹操“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的感慨。
最后我对此时关羽是否知道刘备在袁绍处表示怀疑,具体的史料没时间查了。如果关羽根本不知道刘备已经投奔了袁绍,那么这篇文章的论调则更是无稽之谈了。 }
对于小艾的观点,我大体上是赞同的,尤其是对关羽在刘备落难时都“誓以共死”的看法。
还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小艾的观点是成立的。历来人们总喜欢举关羽瞧不起黄忠、辱骂吴使、轻视马超这些例子来贬斥关羽不顾大局,做人何等的失败。不过啊,我这个人,一向很BT,正如我的网名一样,我是具有海盗的那种探索精神的。对于这些不利于关羽的例子,我就偏偏要从中挖掘出关羽的优点来。
没错,这些事例,都是关羽日后使自己败亡的重要原因。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关羽对政治事件的反应,是相当迟钝的。他缺乏大局观,更没有和刘备一样成熟的政治理念。人们历来老是批评关羽“一介武夫”,那么这不就说明他就只是个彻彻底底的武将吗?他又怎么会这些政治上的权谋之术呢?
关羽和徐晃两军交战时,居然还在念述旧情,听到徐晃要关羽的人头时他竟还吃惊地喊什么“徐晃兄,你为什么这样对待我?”,这可以进一步地说明:他很感情用事,对政治的反应不仅迟钝,而且很单纯、天真得可爱。既然他的政治观如此的单纯、天真和迟钝了,那么他怎么会像汗青说的那样心眼颇多、个性复杂呢?所以,关羽这种过于感情用事的人,在离开曹操的时候,肯定没多想些什么,他就只想回到刘备身旁而已。小艾的话也可以对我的论点进一步地进行说明,在关羽内心里,就只容得下他的这位“大哥”。
关羽的为人,就是大奸雄曹操也很欣赏,他立下决心后,才有了白马之战中的斩将报恩。此外,白马之战后,关羽并没有向曹操索取任何赏物,这是一种很美好的品行,陈寿对此评价道:羽报效曹公有国士之风。所以尽管汗青说的有声有色,似乎分析得有理有据,但我还是相信关羽是有忠于刘备的想法的。
还要指出的是,汗青所引用的材料“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黎东方先生认为是不正确的,他在《细说三国》里提到:孙策死去那一刻——建安五年四月之时,曹、袁还不曾在官渡对垒。
曹操正是因为欣赏他的为人,所以才“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不管你对关羽的看法如何,或者你觉得汗青的话才是对的,你都不能否认一点,关羽在拜辞曹操时,各方面还是做的很好的,他最后将曹操的赏赐之物归还,亦是值得赞赏的事儿。
也许又有人发难了:恐怕曹操把关羽放走,是因为失掉了这么一个庸才也无关紧要吧?如果关羽受到重视,他在曹魏集团中怎么没得到相应的地位?
这问题提得好,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一,曹魏集团是人才济济的,很多人受了演义影响,以为蜀国才是人才倍出,其实不是,人才最多的是魏国才对,所以关羽在魏国境内无法受到最高待遇,这是很正常的事。这与诸葛亮的情形一样,诸葛亮是想当二号人物的,他不想投靠吴魏两国,原因就在于此,他也曾说过:“孙权会贤亮,而不能尽亮”因此关羽在魏国内无法取得最高级别的位置,是很正常的,这不能说明他能力不行。
其二,关羽的能力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世人的承认,我们来看看各界人士对关羽的评价。
傅干:勇而有义,万人之敌。
程昱:万人之敌。
郭嘉:万人之敌。
刘晔:关羽勇冠三军。
温恢:关羽骁锐。
廖立: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
周瑜:熊虎之将。
吕蒙:关羽实熊虎。素勇猛。
综合以上,可见在当时看来,关羽的武勇是获得认可的。陈寿在《三国志》也提到“羽与张飞为(刘备)之御侮……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因此称赞他:关羽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吕蒙对关羽的态度,吕蒙曾对鲁肃说过:“关羽实熊虎……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鲁肃对这种看法也表示同意,这也从测面表示了吕蒙和鲁肃对关羽的重视。
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往往以“管乐不及”来形容一个人有谋略,以“关张弗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勇猛,这也算是对关张的一种肯定。
(另外要说的是:关羽被当时人们大多强调的是“勇”,而非“义”,在当时与关羽一样忠义的人有的是,人们看到的,更多是关羽的勇,只到后世才有金圣叹称之为"义绝"。)
也有些人对关羽的才能不以为然,网络写手凌云雕龙称关羽为“草包”,李牧大将军更是认为《三国志》有吹捧蜀国的成份。对于这些说法,我都持保留意见,历来人们称陈寿有“良史之才”,我认为《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载,是没有过分夸大的。所谓的“万人之敌”,也只是适当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一个人的勇猛罢。
还有人对关羽最后回归刘备阵营一事颇有看法。网友大魏虎豹骑在自己的文章《曹操和刘备两阵营变节的高级干部比较》说到:
[曹操击刘备,破之,获其妻子;进拔下邳,禽关羽。关羽是刘备集团中仅次于刘备的二号人物,这个级别是高的可以了。三国演义里对关羽投靠曹操大大美化了一番,什么关羽约三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不管关羽是怎么想的,都无法改变关羽曾经为曹操卖过命的事实。不能因为后来关羽离开了曹操就否定关羽为曹操效过力的历史。]
首先我要称赞虎豹骑,不管对与否,能够把这些数据积累收集起来,那真是动用了不少心思。
但是,关羽虽然投降曹操了,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背叛了刘备了?两者之间是不是可以划上等号?也就是说,关羽是不是带有要背叛刘备的想法投奔曹操的?我觉得不是,关羽投降曹操,只是作为战俘的无奈罢,这与于禁是一样的。我个人敬重至死不屈的壮士,如庞德这样的人,但同时也觉得“留得青山”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还有就是网络写手凌云雕龙的言论,他在自己的文章《点评孙坚败亡──兼论孙坚以及关羽作风三失》这样评论关羽道:
[当时汉末天下大局,根据关羽草包论之类的谣传,曹操才是真命天子,因此关羽不投曹操,甚至背叛曹操,却宁愿守着颠沛流离的刘备,关羽为人不忠而且眼光浅短。亦有人质问关羽不为汉天子效命,总之就是关羽亡归刘备多有偏言。]
[根据关羽草包论所言,曹仁守住樊城而使关羽围城失败,所以关羽战力不行,军事能力太差,因此关羽是草包。]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只需付之一笑即可,此番言论并没有值得一驳的地方。
【荆襄冷雨】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股军阀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雄心勃勃的关羽开始了他的北伐计划,他的主要目标放在了襄樊上边。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关羽开始了首次进军襄樊,但结果被魏国名将乐进所击败。后来刘备在益州和汉中取得了胜利,关羽再一次开始进军襄樊,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这场北伐最终却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有人因此对关羽北伐的时机提出了质问,认为关羽是不应该北伐的,对此网友诸葛武侯在自己的文章《浅论关羽北伐的时机》里说到:
[首先:汉中刘备大胜,斩曹操大将夏侯渊,而曹操内部发生了比较大的矛盾,太医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造反,同年十月,宛县守将侯音反叛,还有就是钟繇所亲信的属下魏讽在邺城谋反,曹操集团的内部矛盾十分突出;
第二:刘备称王,给曹操一个警示:“不要以为天下唯你独尊,在你的西南方,还有一个与你有着同样权力、与你分庭抗礼的汉中王。你若敢代汉为帝,汉中王就可承继汉统,伐逆复汉。”
第三:打通汉水。占领了“东三郡”,就打通了从汉中到襄阳这段的汉水。从而可以从西部策应由江陵北上攻打襄阳的关羽军。
第四:令关羽北攻襄阳。作者推断,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铖”。“假节铖”,是当时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权位极重的待遇。假节铖者拥有代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当时关羽正积极准备北攻襄阳,此时给他这种待遇,显然是为了让他在此战役中,更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和统帅作用;刘备占有汉中后,大约六月底打通汉水的战役胜利结束,七月初关羽率荆州军北上襄樊,这三次战役如此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显然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实行完整地跨有荆益的整体战略的统一安排。]
诸葛武侯的分析可谓动了脑筋,除了诸葛武侯所提及到的这几点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很重要的,当时襄樊地区的百姓不满曹操的苛刻统治,纷纷起来造反(虽然乱世用苛政是正确的,但不代表就不会遭到反弹),这给对关羽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机会,而关羽曾在曹操麾下效力,对曹操集团大概会有一些了解,所以关羽的北伐并非不合时机。
襄樊一战,使关羽名声大震,曹操曾一度考虑过迁都,可见襄樊的失利让魏国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刻!(非天工作室著《万世虚名骂关羽》一文对此表示不以为然,认为曹操迁都不过是另有政治目的,有关这个,以后再讨论,本文不作辩论)
也算于禁倒霉吧,只因一场大雨,直叫他去了一趟洛杉矶,最后什么赔光了,庞德也战死在沙场上,他本人则落个当场投降。
据史书上的记载,淹七军的这场大水,是为天灾,而非人祸,因此有人对关羽的战绩表示很看不上眼,我个人认为,能够把握住天时地利的,也可以算是一个好将领,于禁当然很不走运,然而关羽能够紧抓住这次机会,给予于禁沉重的打击,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在这里要说的是,被关羽打败的于禁,是一个一流的名将,而非二流。要知道,关羽之所以了不起,在于他打败了一个“出色的将领”,而不是打败了一个“无能的将领”,后者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因为于禁是曹魏集团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将领,所以关羽打败他时才会令整个北朝大为震惊,同时也成就了关羽的威名。
曹操善于用人,启用于禁即使说有不足之处,也是有经过考虑的。于禁在历史上多有战绩,是一个极其有军事才能的人,所以当听到他投降的消息时,曹操更为感到难以接受。
我承认,于禁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不如庞德,而庞德也的确是条汉子,但论其总体军事才能,于禁应该是胜于庞德的。
现在很多人都对“关羽失荆州所以关羽无能”的说法感到忿忿不平,那么,也请诸位用同样的态度和心情去看待在荆襄中战败了的于禁。
顺便提一下关羽刮骨疗毒一事,演义中写到关羽中了庞德一箭后,接受了华佗的治疗,当华佗想让关羽使用麻醉药时,关羽毅然拒绝了。《三国志》上并没有对此进行过于详细的记载,也没有说到关羽拒绝服用麻醉粉一事,只提到医生劝说关羽必须得在伤口处治疗一下,关羽接受了,于是伸出手来接受治疗,手臂上流了些血,关羽“言笑自若”,根据最后这句话所推测出来的结论,大概就是说明关羽的意志力有多坚强了。不过关羽究竟有没有使用到一些止痛药什么的,这就见仁见智吧。我个人认为,即使关羽使用了止痛药,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并不影响他的武勇形象。
但是就在关羽春风得意的时候,吕蒙突袭了荆州,关羽被迫败走麦城,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
关羽在最辉煌的时刻跌落谷底,令后世人摇头叹息,于是乎有人呼道:没有吕蒙的袭击,关羽就能统一中国了,这全怪吕蒙!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冷静地看一下当时的形势,没有吕蒙的突袭,关羽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灭了魏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并非在贬低关羽的能力,关羽无法在此时灭了魏国的原因如下:
其一,上边已经说到,关羽是个勇猛的战士,但是,打仗并非当靠勇猛就可以了,还要有强大的后援、丰富的军资、源源不断的补给线等等。关羽打败于禁后,粮食已经出现了紧张状况,于是他不经外交协商就擅自挪用了东吴的军粮(这一举动也激化了吴蜀矛盾),军粮可是打仗的命根子,而这种危机在关羽的军队中已浮现出来了;
其二,荆州与益州之间交通不便,正如李白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刘备所在的益州集团在短期内无法给予关羽过多的帮助;
其三,曹操在襄城之败后很快调整了战略,重军云集前线,徐晃、张辽等一流大将参战,这无疑是关羽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小艾的观点也与我相似,身为关羽迷的他,也坦然地承认:
[不管荆州有没有失,关羽始终都会败。因为在这次保卫樊城的战斗中,曹操先后派遣了满宠、于禁、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共十一人参加了这次樊城战役的增援,其中张辽、裴潜、吕贡等军因为关羽后来的撤围,因此还没来得及赶到樊城。而关羽呢?一直都是孤军奋战,始终没有得到刘备一兵一卒的支援]
所以关羽尽管在之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是无法在这时灭了魏国的,曹操之所以愿意看到吕蒙的突袭荆州,是因为想要借用东吴的势力来减轻自己的压力,而并非自己拿关羽毫无办法、非得依靠东吴不可。
吕蒙突袭荆州的计划,被曹操有意识地泄露给关羽,这事还要归功于老谋深算的董昭。曹操接受了董昭的意见,把孙权的信射入了关羽的阵营内,关羽看后吃了一惊,但对于要否马上退军返回荆州却犹豫不绝。关羽之所以犹豫,与他跟樊城相持已久,徐晃等人的部队又时有前来骚扰,使他没有更一步取得战果有着关系。关羽迟迟拿不下樊城,心有不甘。对此董昭也有着相关的评述,当初董昭向曹操献计的时候,众人都担心关羽见了孙权的书信后会马上返回荆州城内,但董昭却说:“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董昭说中了,关羽真的是这样,于是关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麦城哀云】
关羽因为麻痹轻敌,终于因为吕蒙的突袭失去了荆州,此后上演了一场走麦城的悲剧。
但是,失荆州,所有的责任真的只是在关羽一个人的身上吗?而东吴的突袭,关羽就仅仅只有“死路一条”吗?
这是个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对此,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荆州对吴蜀两国的重要性,以及关羽在此期间的功过是非,不然的话只会产生片面的结论罢。
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是众多的,益荆之间的交通不便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某些言论指责刘备不肯救助关羽,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在此之间,我要说一下我对吴蜀争荆州、以及两家联盟的一点看法。首先我们要知道,政治斗争总是充满了残酷性和扭曲性,政治就是为国家利益而服务的,只要不违背这条法则,那么任何行为——哪怕是专横的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荆州并非天生属于刘备或者孙权,它只是一块地盘,一块众路英雄都想争夺的地盘,每个有雄心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把这里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无论曹操、孙权、刘备都是一样。所以,关羽等人只不过是在尽心尽力地协助自己的君主抢夺下这块地方而已,魏蜀吴三方的行为,在政治立场上都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番理由,都只不过是为了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对于这个,《刘备传》的作者张作耀先生说得最明白了:
[论者大都褒鲁肃而非吕蒙,认为天下大势,孙刘非联合不足以抗操,如果孙刘相争,必给曹操以渔利之机。从谋划打败曹操的角度来说,此说不无道理,但却明显地表露出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这在客观上是把曹操置于非正义的一方,立论完全着眼于如何打败曹操。事实上,曹操、孙权、刘备三方都是相对独立的三个实体,各自决策的出发点,均在于权衡三方关系,进而考虑自己的利益所在。三角的关系,对任何一方来说,其他两方都是自己的敌人或潜在敌人。联合一方对另一方,有力地抗击或抑制、削弱了另一方,于已是有利的。但如果致使临时联合的一方,实即潜在的敌人乘机大大发展了起来,也是于已不利的。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就东吴利益来说,没有孙刘联合便没有赤壁的胜利。但后来情况不同了。所以,起初鲁肃劝孙权联刘抗曹是正确的;后来孙权、吕蒙一变而为取援曹操、进攻关羽,亦是对的。刘备的势力正趋迅猛发展,自从取得房陵、上庸以后,益州与荆州便地理上人北到南联在一起,而关羽亦在荆州诸郡坐大。实际上,关羽攻樊城的最终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解除控江而下的后顾之忧。不难看出,就当时的军事形势言,关羽对吴的威胁远远超过了曹操对吴的威胁。
任何军事上的联盟,都是利益的联盟。当此之时,曹操要解除关羽的威胁,孙权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因为有利益上的共同点,自然就比较容易地暂释前嫌而联合起来了。]
张作耀的分析可谓十分透彻。小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在群雄割据,诸侯并起的年代,地盘就是生命,谈判和协议只是战争前的一场烟雾弹而已,绝对不会有永远的战略伙伴。”他还进一步地说明:
[放在利益面前,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可以这么说,孙刘两家似乎都没有把自己的盟友看得很重要。首先从刘氏集团“隆中对”战略思想来看,刘备诸葛亮几乎都是在做一个“无本买卖”。用句更偏激的话,其实是在拿东吴来当宝耍,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裳,好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
二战风云人物,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赤裸裸地说道:“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政治,与百姓的情理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只要能为自己的政权利益服务,许多在普通百姓理念所不能接受的作法,也会具有正确性。
刘备对联盟显然也是没有什么诚意的,还曾在荆州一带布兵堵截吴军,甚至煽动山越给吴国添麻烦,在联盟的原则上,他已经先失一分,小艾评价道“盟誓之所以越来越脆弱,也关乎到刘备在处理荆州问题时一次比一次过分,多次敷衍自己的盟友,以至使两家矛盾日益尖锐,战略同盟的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盟友东吴反戈一击,袭取了荆州。”;而孙权呢,也没少做过对不起蜀国的事,他封刘璋为荆州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讲,刘备和孙权都没做错什么,因为“合约”本来就是“为了撕毁才签定的”,而所谓的“盟友”也是“为了被利用才存在的”,要不然,怎么能叫“盟友”呢?真要“同舟共济、心心相印”的话,那干脆吴蜀两家合并为一家算了,别签什么“盟约”、搞什么“盟友”的。小艾曾在自己的文章时谈到“孙刘联盟”是很脆弱的,甚至“根本就到了名存实无的境地”,既然联盟如此脆弱、无实,又谈何所谓的“不真诚”和“败盟”?
已故的历史学者黎东方在自己的著作《细说三国》中对孙刘翻脸提出了看法:
[孙权一向是对得起刘备的:不仅派了周瑜、程普,帮他抵抗曹操二十几万的大兵于赤壁乌林,不仅让他占了武陵郡孱陵县,造了公安城,不仅坐视他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与武陵郡的其他县;也不仅把亲爱的年轻胞妹,嫁给了他这个“年已半百”的老者。而且孙权又从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对曹操常常作战,为了刘备而与曹操做敌人,前后整整十个年头以上。孙权对不起刘备么?
孙权与曹操在这十年之中所打的仗,比刘备对曹操所打的仗更多。(注:赤壁战后十年间,吴魏交战超过八次,而魏蜀交战只有三次)]
我的个人观点和黎教授有所不同,不过我觉得黎教授的观点依然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刘备三番五次让孙权很没面子,但在汉中跟曹操交战,客观上也确实给孙权减轻了不少压力;而孙权夺了荆州杀了关羽,但之前屡屡出击合肥,也确实给刘备进军益州提供了方便。双方都在利用对方,都时时刻刻不忘了给对方穿小鞋,彼此间的恩恩怨怨,算是扯了个平吧。
综合以上,荆州问题是具有双面性的。而不管你认为关羽在荆州问题中的做法是否正确的,关羽积极地维护荆州不落入他人手中,这点精神是值得加以肯定的。
好了,现在我们就由隐藏在荆州背后的种种问题来讨论一下。
荆州问题,是吴蜀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想人为地掩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其中一方作出让步,吴蜀两家才有缓和矛盾的可能性,否则即使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打了胜仗,吴国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围绕荆州的争夺绝不会停止。
可是,究竟要谁让步?荆州无论对刘备还是孙权,都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刘备虽然常常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但实际上他可是一点亏也不肯吃的,而孙权则一直把鲁肃和周瑜的话视为国策,更重要的是,荆州是个富绕之地,在刘表的带领下获得了相当的发展,此地区一旦落入刘备手中,那么蜀国的实力会大为提升,吴国将会丧失在吴蜀联盟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是孙权万万不想看到的。在这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吴蜀两国,最终只有以武力来解决一切。
诸葛亮后来对吴国作了让步,并非诸葛亮的软弱,相反,他比任何人更明白,如果蜀国不作让步的话,吴蜀之间就只有没完没了的争斗,无法重新联盟起来。
要是一开始是孙吴占据着荆州,而刘备具备了一定实力的话,相信他也会找理由从吴国手中抢下荆州的,实际上他确实也发动了夷陵之战,只不过这场争取政治权益的战争,刘备以一个“受害人”的身份登场,同时披上了一层“为关羽报仇”的外衣罢(不过我同时也相信,刘备对关羽的感情是有真挚的)。
荆州问题的前因后果,注定了吴蜀之间不可避免将有一战。历来人们总是片面地、简单地评述荆州争斗某些表面现象,只是简单把地把荆州问题的过失,很狭隘地归咎于个别人的身上(关羽、刘备、孙权、吕蒙),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吴蜀内部矛盾。
吴蜀两国都试图想缓和与盟友之间的矛盾过,孙权并非一开始就想以武力的方式来夺下荆州,而是多次派人与蜀国进行谈判,以暂时求缓和两家的矛盾(甚至也许还有天真地想过以和平的方式收回荆州),对此鲁肃和诸葛亮都付出了努力,两人都很用心地在吴蜀矛盾之间寻找平衡点,力求天平不致于倾向其中一方。陈亮曾批评关羽张飞坏了诸葛亮之策,周瑜吕蒙不理解鲁肃。这种说法是得商榷的,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半点道理。要指出的是,鲁肃并非是像某些人口中说的那样,主张把荆州送给刘备。他也是同意在适当的时刻索回荆州的,单刀会正体现了这一点,对吕蒙的分析他也表示同意。只是对于吴国来说,荆州应该在什么时候“夺回”,以什么样的方式夺,或许鲁肃与周瑜吕蒙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荆州这个吴蜀之间的潜在矛盾,虽然是无法解决的,但是双方也不想马上撕破脸皮,都想尽量地和对方保留关系。对此,孙权的策略是以较为温和的方式找刘备谈判,曾多次派人前往索回;而刘备的策略则是尽可能地拖,等到自己的实力超过吴国时,到时就可以放着不还了,即使要还也不致于让自己亏本。
尽管双方都表现得小心翼翼,但还是免不了发生过几次磨擦。于是孙权又动用了另一个方式:联姻。
这招是孙权在吴国境内常用的招数,这也是为什么东吴内部经常是一片哥们儿义气的一个因素。孙权曾把妹妹许配给刘备,后来因为刘备入川,孙夫人返回了吴国(刘备的政治表演是很精彩的,他曾表示自己不忍谋夺刘璋的地盘,甚至还用兵力赌住荆吴边境,防备孙权跨越荆州取蜀,虽然受了一窝囊气,不过孙权似乎也因此相信了刘备对刘璋的一片感情是真诚的,等到刘备入川后,孙权才恍然大悟,一气之下把妹妹召回,刘备一向受不了孙权的妹妹,也就顺水推舟地让孙夫人回家了)。与刘备的联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孙权不肯放弃,于是将目光对准了当时蜀国集团内的二号人物关羽,谁知当场被关羽拒绝,还被臭骂了一顿。
关羽骂吴使一事,这个《三国志》上有记载过,但是不是“虎女可嫁犬子乎?”,这个很难说,可能关羽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而从东吴的反应上来看,这句骂话大概很严重。
关羽骂吴使,使得让这个原本就已经脆弱之极的“联盟”雪上加霜,再加上孙权在东方战线屡屡失意,以及对蜀国的种种担忧,吴蜀之间翻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凌云雕龙、辽东管宁都论证说关羽即使嫁女与孙权,也无法阻止孙权在这个时候袭击荆州。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全面。的确,荆州问题是吴蜀两家的矛盾,想靠一场婚姻来得到解决,这恐怕不可能。但是,这不代表关羽在婚姻问题上就没犯了失误。
关于这场婚姻的可行性,凌云雕龙曾发表了一下他的高见。他在写一篇骂关羽的文章时,指责了一下孙权,说是当年孙登只有10岁,孙权操办的婚姻如同“儿戏”。凌云雕龙这种言论无异于把现代人的观点强加在古人头上,在古代的婚约,尤其是关系在集团利益的婚约,别说10岁了,3岁都照样可以操办,甚至子女未出生都可以先由两家提前结为未婚夫妻。而且缔结婚约就意味着马上执行婚约吗?(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孙登的出生时间是存在争议的,据《江表传》记载,孙权继位后,曹操曾要挟孙权必须遣子入魏,结果被孙权拒绝了,此时孙权的年龄只有20出头,如果《江表传》提供的资料是准确的话,那么到了孙权想和关羽联姻期间,孙登就是个成年人了)
政治联姻是非常重要的外交方式和政治手腕,吴国内常有孙氏家族与江东氏族联姻的事例。汉朝时期,就有“昭君出塞”的婚姻外交,王昭君是以“公主”的身份前往匈奴的;康熙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葛尔丹。这些政治联姻并非为了"解决两国的矛盾",而是为了"缓和矛盾",给自己的国家争取发展国力的机会。汉朝与清朝最后都与联姻对象展开了决战。当时刘备占有荆益二州,实力大有超越吴国的趋势,所以孙权既想夺回荆州,又想巴结刘备,关羽要是把女儿嫁给了孙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吴蜀矛盾,就像汉朝和匈奴、清朝和蒙古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一样,终究会有一战,但是,关羽联姻孙权,也就像汉联匈、清联蒙一样,可以暂时性地缓和矛盾,使自己在北伐襄城时避免受到孙权过多的侵扰。也许会有人问:这可能吗?孙权真的会那么老实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没错,孙权当然不会老实,这个我上边解释过了,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古代的婚姻与现代不一样,古代的婚姻往往顾及着两家的利益(不管这个“家”是普通人还是政治集团),我们现在婚姻出了问题想离就离,只需一白张就够了。但古代不是这样,古代的夫妻从附思想很浓,讲求从一而终,婚姻往往关系着两家人、两个集团的利益,由家长作决定,是不能闹着玩的,而婚姻一旦扯上了政治,更是如此,孙尚香能够回国,有刘备顺水推舟的成分,没有刘备的默许,这桩婚姻闹剧恐怕还在继续上演。
虽然政治斗争是出尔反尔的,但言而无信,是会被谴责的,舆论可以压死人,尼克松总统大概深有体会,古代的等级思想虽然严重,但也同样会受到舆论的压力。关羽许女,也解决不了孙刘矛盾,因为“合约是为了撕毁才签定的”,但合约能够签完就撕吗?秦国都没有马上与弱小的燕齐撕破脸皮。要是关羽把女儿嫁给孙权了,而孙权却立刻“言而无信”地偷袭了关羽,那么孙权将会大失民心,他将受到荆州人民的痛恨,甚至引起反抗。古代也是讲求“师出有名”的,袁绍讨伐曹操时都得叫陈琳写檄文,孙权最后袭击关羽,也是找了不少政治借口的,这点下边我们将会说到。
以上对于婚姻的可行性,是我的个人看法,也算是对辽东管宁等人的反驳。但这些并不是重要的,联姻本身的可行性我们是得用心地讨论一下。再者关羽反对这场婚姻也并非就完全是错误的,以关羽的为人,他当然干不出像刘邦刘备那样不顾妻子儿女安危的事情来,从而把女儿嫁到吴国去。在刘备看来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是有利的,儿子也可以拿来摔,可关羽不会,他辱骂吴使一事虽然荒唐,但也反映了他很爱自己的子女。关羽大概会考虑到,把女儿嫁给孙权,自己将会受制于吴,所以就不想答应这门亲事了。关羽不许女儿入吴,就像孙权不遣儿子入魏一样,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考虑。还有就是,蜀国的领导人是刘备,不是关羽,想要联姻首要考虑对象是刘备,这点孙权也做过了,孙权在这时考虑关羽,大概也有进一步牵制刘氏政权的用意。
关羽和刘备不同,关羽不是政治家,他没考虑多,刘备会为了政治利益而进行政治联姻,但关羽的性格不会。关羽处理婚姻问题的失误,不在嫁女本身,而在对待吴国的态度上,他辱骂了吴使,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吴使是孙权派去的,关羽这简直是在羞辱了整个吴国,没有想到这会引来严重的外交风波。
关羽的另一个失误,在于他不经东吴同意挪用了东吴的军资。挪用军资本身没有做“错”(政治上的“对错”),关键是要找什么理由或者干脆说是“借口”吧,很遗憾,关羽是用最为不应该的方式:强行挪用。他并没有找任何政治借口来缓解和东吴的矛盾。袁绍想找曹操麻烦都知道得“师出有名”了,关羽怎能忽视这一点呢?
这是关羽在此期间所犯下的另一个失误,这两个失误都是因为他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才能不足所造成的。
因此,关羽对这两件事的处理手法是很有问题的。联姻本身的问题,我们大可放在一边,但关羽在处理联姻背后的联盟外交关系时,以及挪用东吴军资的方式,却都是动用了不该使用的手法,等于激化了吴蜀矛盾,进一步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给孙大厚黑找到打他的政治借口,这不能不说是关羽的极大失误!(强硬,未必是有错的,强硬往往代表了维护主权的坚决,但强硬可不能这样强硬法)
他不想把女儿嫁给孙权,可以拖,可以婉言拒绝,可以忽悠孙权,但就是不能辱骂使臣,这无异于存心搞“外交风波”,这是所有路子中最为下下策的一条;
他想挪用东吴的军资,可找在政治上找个借口再将其占为已有,可是他有这么做吗?很可惜,他并没有。他没能处理好与东吴交往上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关羽外交才能的缺乏还有不少详细的资料可作佐证,著名的“单刀赴会”,其实就是一场外交活动,当然它也被艺术家们主末颠倒了,关于它历史上有两种记载,一种为“鲁肃单刀会关羽”,一种为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并非鸿门宴。《资治通鉴》和《三国志》这样记载道:
[鲁肃准备与关羽会谈,将领们恐怕发生变故,劝鲁肃不要去。鲁肃说:“事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开导、劝说。刘备忘恩负义,是非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关羽又如何敢再打算谋害我的性命!”于是,邀请关羽会面,各自在百步以外止住自己的部队,只有又方的将领带佩刀相见。鲁肃责备关羽不返还三郡,关羽说:“乌林那次战役,刘左将军直接参战,竭尽全力打败了敌人,难道能白白辛苦,不拥有一块土地?而您要来收取土地了吗!”鲁肃说:“不对!开始在长阪与刘备会面时,他的部众抵挡不了一校的人马,智竭计穷,士气低落,势力衰颓,打算远逃,那时想不到会有今天。我们主公可怜刘备无处守身,不吝惜土地和百姓的劳役,使刘备有了落脚之地,帮助他解决了困难。而刘备却自私自利,虚情假意,辜铡恩德,损坏我们的友好关系。现在他已得到益州,有了力量,又要兼并荆州土地,这样的事连普通人都不忍心做,何况领导一邦的领袖人物!”关羽听罢,无言以对。]
如果这个记载是更为真实的话,那么也正好反映了关羽是个彻彻底底的军事将领,政治和外交并不是他的强项,他很多时候搞的是强权政治和武力外交,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政治手法和外交手段。毫无疑问,这是关羽的失策,也是他的悲剧。这些潜在的因素,迫使他走向了最为悲惨的一条道路。
也许有人要反问:政治外交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汉武大帝不也用武力来解决一切吗?
这种问题真可谓见其一不见其二。我们看看汉武帝,正如我前边已经说过的,他之所以后来能够对外屡屡用兵,他的祖辈父辈可是也下了不少功夫的,昭君出塞不但是一场政治婚姻,也是一场外交活动。就连秦始皇这样的人,在统一六国的时候,都得“远交近功”了,何况其他?!外交不重要吗?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派间谍船只在美国北部海岸收集情报,结果被美国的北方政权林肯政府逮了个正着,英国间谍们统统被关押了起来。
当时英国政府闻迅后恼羞成怒,威胁美国北方政权必须马上归还人质,并向英帝国认错。美国北方地区的人士听后感到十分愤慨,要求林肯政府马上向英国宣战。但林肯深深地知道,政治不是儿戏,不能义气用事闹着玩,向英国宣战的话,英国就有借口可以支持南方政权,到时侯北方政权就要面临两线作战了,而且当时美国的实力不及英法两国来得强大,必须慎重地处理好这件事。对此林肯作了这样的选择:陪礼、道歉、不放人。
林肯可谓是屈膝与英国人进行谈判的,但这难道是林肯懦弱吗?不是。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表现。这是相当高明的外交政策,结果不但化解了这场外交危机,英国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支持南方政权了,而且扣留的英国人也因缓兵之计得以留在美国。
关羽在对待吴国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和林肯相同的条件。他许女一事,相应于林肯的“放人”,他与吴国人的婚姻问题,就相当于林肯与英国人的交往,他与魏吴两国的关系,就近似于美国南北与英国的关系,关羽要做的,就是处理好这三角关系。也就是:“防吴、婉拒、不许女”可是,他一样也没有做到。
据《典略》的记载,孙权在此期间也并不是没有真正想到拉拢关羽,除了政治婚姻一事外,孙权在关羽攻樊时还曾一度“遣使求助之”,使节出发前,孙权“又遣主簿先致命于羽”,可谓挖空心思巴结和讨好刘备这个迅速强大起来的新政权。但可惜,关羽并没有抓住这个“暂时稳住”孙权这个潜在威胁,反而做了件不该做的事,他又一次对使者大骂道:“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短短的几句话,可谓叫孙权彻底地放弃了拉拢关羽的“最后一丝幻想”,孙权动了杀羽之心,是到此时才真正地完全形成的。孙权听了后不动声色,表现得很冷静,史书上记载“权闻之,知其轻已,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他和刘备一样,都是很有心计的人。在权谋这方面,刘备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因此他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从被他投靠的对象身上捞到好处。
外交是政治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乱世群雄并起的时代。就是秦始皇也不敢小看外交的力量,有时候,一张嘴就能捞到不少的政治利益,铁血将军卑斯麦正是巧妙地运用了皮鞭与糖果的关系才统一了德国,而李世民、康熙等人更是灵活地行使外交政策,给自己的政权带来了方便。可见,外交是何等的重要。而关羽却忽视了外交的重要性,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
联姻一事,只能缓和吴蜀矛盾,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孙权迟早是会和刘备翻脸的,即使孙权不想翻,刘备也会叫他翻。孙权会同蜀国翻脸,就如同康熙与葛尔丹、汉朝与匈奴最终一定会翻脸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突袭荆州,到了这个时刻,已经成了吴国的必走路线。
可是,难道说,东吴一旦突袭荆州,关羽就非败亡不可吗?关羽就真的只有失败这一条路,此外就丝毫没有其他路子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关羽未免被你们看得太无能了!
关羽在北伐的时候,曾留下一部分兵力防范东吴,这一着也确实很奏效,逼得吕蒙只能暂时退居二线,启用陆逊来代替自己。从这点来看,关羽也是很有头脑的。可糟糕的是,关羽又傲慢轻敌,陆逊的一封信就叫他抽掉了防吴的兵力,这实在太不应该了。轻敌绝对是战争中最为要命的,正所谓“自古骄兵多败仗,从来轻敌无胜兵”,关羽并不是没有提防过东吴,他也并非完全没有战略智慧,然而陆逊一封书信就让他感到飘飘然,以致于麻痹大意、防范疏忽,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这怨得了别人吗?这种责任难道是推卸得了的吗?
小艾称魏国谋臣是吴蜀破裂的催化剂,没错,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关羽自己在与吴国交往时的种种作法,更是为催化剂,而且更激烈。
而从关羽失荆州后,荆州人民并没有对吕蒙的到来表示过多排挤来看,关羽似乎不但没处理好外部问题,内部问题上也做得不够细致,如果在当时的人看来,吴国人士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那么吕蒙在荆州受到的反抗应该是很激烈的,而不会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这块地方,更不会有后来对荆州比较安定的统治。
哎,关羽何止是缺乏政治才能,他恐怕还生活在浪漫的武侠世界里,别说曹孙刘这三大厚黑,就算是与张辽、徐晃这样以国事为重的将领作比较,也同样有着天壤之别。与徐晃在战场上短兵相接时,居然还在对过往的交情念念不忘,这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他不是处在权力高峰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了。
外交往往是虚伪的,只要符合本国的利益,即使看见了仇人,也得笑脸常开,而打仗,更是要鼓吹“兵不厌诈”。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关羽为人直率,如果要他像曹孙刘三大厚黑一样整天玩起权谋之术来,那么他还能是关羽吗?李牧大将军贬斥关羽时曾说过:“主将性格决定其命运”,这倒也有着几分道理,只不过,我用上这句话的时候,是与李牧持以不同的立场和观念的。
政治利益高于一切,刘备不但可以摔子,也可以同被他“讨逆”的对象在结仇的情况下再次拥抱。夷陵之战给刘备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在他去世以前,就曾想与吴国重新和好。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行了刘备的遗愿,积极地对东吴表示了友好,孙权也作出了相当的回应,吴蜀矛盾——也就是荆州问题,至此才有了基本的解决。
失荆州一事上,蜀国方的诸葛亮不存在着用人失误,诸葛亮此时的地位并不在关羽之上,有问题的是刘备本人。不错,刘备是个知人善任的一代雄杰,然而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刘备也有着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甚至猜忌臣僚的一面。尤其是在对待刘封和孟达两人的问题上,刘备一方面启用了孟达取上庸(孟达背叛过刘璋,所以刘备自然对他很是猜忌),而一方面却派刘封前往监视,结果激化了两人的矛盾,为后来关羽走麦城时刘孟二人无瑕救援埋下了祸种。历来人们把关羽失缓的全部责任统统推到刘孟二人身上,实际上,刘备也存在着失误。而刘备一些政治上的失误与草率,也使得他同样成为了一个具有悲剧性的英雄人物。
失荆州的原因是众多的、复杂的,魏吴蜀三国都有其因素在内。其中关羽与糜芳和士仁的关系一直倍受争论,不少人认为关羽对糜芳和士仁欺人太甚,以至于两人被迫投靠东吴,正合了陈寿那句“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对此,我有着不同的看法。同样是将帅不和,糜芳和士仁选择了投敌,而张辽、李典和乐进却暂时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同心协力,最终一起击退了孙权的军队,笔者我虽然是个孙权迷,但对张李乐三人以国事为重的精神是相当赞赏的。相比之下,糜芳、士仁的行为显得实在难以说服人。李牧大将军曾反驳过我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关羽平时太过于蛮横,导致二人心生恐惧的缘故。不过史书上是说关羽“刚而自矜”,而不是残暴蛮横,陈寿在批评关羽的缺点时,也没有否认他的优点,并称赞他“有国士之风”,评价人物时,应该两面俱全才是。依我看,关羽口中的“还当治之”,有可能是恐吓的说法,不一定就说明他一定会这么做,这是关羽直率的性格所导致的。关羽虽然对糜芳、士仁做了些过火的事儿,但仍然给了他们镇守大本营的重任,从这点来看,关羽这番话,也许是想以恐吓来督促二将能够专心地守好大门,这就好比一些严父常常以皮鞭来教训子女必须考出一个好成绩一样,是有其道理,但做得偏激过火。可是,正如皮鞭是会引起反弹的,糜、士二将把关羽的话当真了,出于恐惧的缘故,最终投靠了东吴,这也许就是关羽平时真的没处理好内部关系所造成的了。还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要完全责怪糜芳、士仁二人,那么关羽在与二人有矛盾的情况,依然启用二人,这就是属于用人失误的范围了,这也让我更相信关羽的“还当治之”应该是一时口快。糜芳、士仁临阵投敌的行为,一直为笔者所不齿,尤其是拿他们和张辽等人相比的时候,更觉得两边人有着太大的差别。但是糜芳身为刘备的小舅子,而且对刘氏政权有着很大的贡献,是刘备很信任的左右手,弟弟又在蜀国内,还有就是当初他也和关羽一样,在刘备落难的时刻一直忠贞不移地跟随着,按理说,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背叛刘备的,可他最终却叛变了……而关羽原本看起来强大的军队,竟因为别人的一次突袭,就兵败如山倒,转眼间灰飞烟灭,垮得如此之快……有关这些,都让我陷入了沉思。糜芳投降的事,以后我要是有写关于刘备的文章时再作分析吧,本章是写关羽的,故而不再多作讨论。
综合以上,我在这里对荆州争战中的主要责任人的是非功过整理一下,其中吕蒙和陆逊虽然参与了突袭荆州的计划,但他们只是奉主行事,在外交上并没有犯过什么失误,故不多加评论。
关羽的是非过功:关羽霸占荆州并没有罪过,他不过是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罢;他的“刚而自矜”是可以原谅的,是人皆会有毛病;他不许女儿与孙权,虽有争议,可不失温情;但他的外交方式、以及他的大意轻敌却是千不该、万不该!总之,关羽的一系列失误,给后世人留下了责备他的理由,更直接断送了自己性命和江山。
刘备的是非过功:除了用人存在失误,刘备在荆州问题上对待关羽的方式也是该被批评的。就蜀国方面而言,失荆州,关羽负的是直接责任,而刘备则是主要责任,刘备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推卸不了的,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至于后来的夷陵之战,虽然是在荆州问题上火上加油,然而这也可以看作是刘备在争夺荆州主权一事上所作的一次努力。
孙权的是非过功:《三国史》的作者张大可先生曾这样评价道:“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显示了大度,刘备争江南三郡,未免小器。因此,孙权袭夺荆州,可以理解,刘备一方也可以说是贪而弃义,咎由自取。但孙权夺了荆州还不算,又深入蜀境,杀关羽,献首级于曹操,大概也是利令智昏,未计后果。如果孙权还存在有同盟之心,处理荆州战后决不会如此霸道,不给刘备留一点余地。”张大可的评论,基本上我是赞同的,不过关羽的死因存在着疑问,所以我们下边再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