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谋士形象最高大的无疑是诸葛亮,他才华横溢,奇谋迭出,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但每当读过他的片段,很多情节如祭东风空城计等匪夷所思,让我琢磨不透它的真实性;而东吴名将周瑜利用蒋干发挥他的才智似乎更为合理;一遍又一遍读过这本让我着迷的名著,我总感觉到有一个人在另外一个角落发出辉耀三国历史的光辉,他谦让有节,沉稳简朴,智慧超群,仿佛掌控着群英争锋的三国前期的命脉。
他就是荀彧,字文若,真正的王佐之才,曹操的心腹谋士。而他命运的悲剧又让我们与这位才智卓绝的战略大家隔上了一层似乎揭不开面纱。每当人们在谈论曹操时都对他的雄才大略、才智过人和知人善用而又赏罚分明赞叹不已;但是否想到他终未能完全一统天下,建立起如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功业是否与他失去了当年最亲密战友荀彧有关呢?我们也都知道刘邦称帝后以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封为留侯,而这恰当地表达了以张良,萧何为代表的谋士为他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所作的贡献。至少曹操知道,荀彧是他扫平北方,建立起三国里最大势力的奠基人。曹操在汝南许邵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非常高兴,也更加坚定了统一天下的大志;而荀彧弱冠之年时候就声名确起,知名的人物鉴赏家何颙,很早就对荀彧下了"王佐才"的评价,当他弃袁绍来投曹操时,曹操语之大悦:“此吾之子房也”,曹操的话中隐然已拿刘邦自居,同时荀彧欣然接受,从此这俩个人相互之间达成了共识,也完成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定位,开始了逐鹿天下的征程。
荀彧的才华和曹操第一次谈话就得到了最高的肯定,而他也并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期望,在曹操戎马生涯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都能看到荀彧的敏锐智慧。他统览全局,眼光长远,为曹操制定了争霸的几乎每一个步骤。荀彧虽然比曹操小几岁,曹操一直对他礼敬有加,不但对他言听计从(当然荀彧为曹操的每一个谋划都确实可行)甚至将自己的根据地,连同受挟制的汉献帝,都毫不犹豫地交给荀彧全权掌管。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的大后方的治理调度完全交给了荀彧,而荀彧也为远征在外的曹操免除了一切后顾之忧,在这个岗位上,他的治国之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荀彧虽然远离战场烽火,但这并不妨碍他为曹操出谋划策,每当曹操有疑难是必写信向荀彧求教,荀彧也通过书信为曹操输送一道道良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仅是张良的风格,也是荀彧的特色。
荀彧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知人善荐。他先从袁绍,袁绍待之如上宾,而且当时袁绍势力远远大于曹操,但他还是义无返顾地从袁绍府邸出走投靠了曹操这位明主。可惜的是袁绍让如此人才流失(还有郭嘉),当他的两个最具才华的谋士不约而同地投奔了曹操的时候,这便已经注定了日后袁为曹所灭的悲剧结局。(武将中赵云张合高览也是如此)曹操手下不少重要谋士,都是荀彧推荐的,包括了像郭嘉、程昱、戏志才、钟繇、司马懿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荀彧更让人信服的是他高风亮节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有礼,折节下士。不仅曹操对他礼敬有加,同僚下属更对他推崇备至。曾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司马懿是什么人,想必也不用多说,他对一个人推崇到如此地步,那可是绝对的罕见。不单是司马懿,曹操对荀彧也一样,还有传说曹操曾三顾茅庐去请荀彧,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曹操对荀彧的重用几乎可以用依赖来形容。
荀彧为曹操立下的功劳可以称得上无法计量,现在我们都知道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他的任何一个战略决策都对曹操争雄天下产生深远的影响。
曹操初获兖州,建立基业,却来了一场家门惨祸,他的全家老小被徐州牧陶谦的黄巾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气愤难平,迁怒于陶谦,竟率领大军向徐州报仇雪恨。但在这时张邈陡然翻脸,同时陈宫怂恿吕布自立门户率军袭曹操之后。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又极其骁勇善战,短短数天之内,他赖以自立的根据地大部分落入敌手。这一下他突然陷入了进退俩难的境地,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时镇守兖州的荀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极其准确地洞察了形势,与文武双全的程昱合力保全了鄄城等三座县城。之后豫州刺史郭贡又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形势万分危急,所有人都认为郭贡为吕布同谋,荀彧却轻装独身赴郭贡帐中,凛然陈晓厉害,郭贡当面目睹了荀彧的胆识,惊怯交加当晚便拔营退去,从而荀彧以他卓越的慧眼为曹操保全战略后方立下了奇功。
曹操回到兖州以后,荀彧又向曹操提出了修养生息,巩固壮大势力的有效途径:“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兗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荀彧对此为曹操做了详尽的规划:先与南面的扬州结好共讨袁术,届时兵临淮、泗河,大业可传檄而定。倘若放下吕布而去征讨陶谦、袁术,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吕布必乘虚而入,则兖州不复存在,舍兖州得徐州是去本求末之道。曹操采纳后,集中兵力收复了兖州。同时出兵讨伐黄巾贼军,给军屯粮,使曹军粮草丰足,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了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之后力排众意向曹操献计先安抚关中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机:“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不管皇帝怎样衰弱,他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是不可估量的。这一建议极具战略价值,从此曹操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使他东征西讨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再献计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关东之敌:演义中有(二虎竞食,娶虎吞狼)之计让刘备吕布袁术3个势力互相攻伐,曹军于中取利,再联合孙策等打败袁术,和刘备联手灭吕布,后又击溃刘备让其投奔袁绍。在荀彧的精心策划下,曹操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从一个东郡太守发展成为唯一一个能与袁绍分庭抗礼的军事集团。
打败袁绍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必然选择,但双方实力差距巨大,与袁绍提前交战曹操也显得信心不足。荀彧是坚决主张对抗袁绍的代表,同时曹操的另外一个大谋士郭嘉也荀彧持相同意见,并向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我不知道史实中是不是有这样的记载,但三国志里荀彧分析了曹操对袁绍的“四胜四败”(分别为度胜、谋胜、武胜和德胜)。荀彧先从于袁绍,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所以他对袁绍及其部下文臣武将的判断是很准确的,料定袁绍手下谋士性格各异不能齐心协力,而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高明论断。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半年,粮草不济,形势危急,曹操心中彷徨不安,是战是守难以决断,就作书问计于荀彧。远在许昌的荀彧见曹操给他的信中有回军退守的意思,在回信中竭力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知具体地势,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具体计策,但他再次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眼光,他的预见仿佛身临其景:“将军以弱当强,若不能胜,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公今划地而守,扼其喉使不能进,情见事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将军察之。”曹操看完信后即坚定了信心,命将士效力死守,没多久,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采用许攸之计一举击败袁绍。然后又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氏,迅速平定冀州之地。后又以不利安定人心而劝阻曹操复置古九州。十三年,向曹操献计阳出宛、叶,暗遣奇兵袭荆州,荆州不战自降。至于以后曹操在赤壁为周瑜所败,在于他求胜心切,犯下兵家大忌,再加上他以往战无不胜,对孙刘两家轻敌,为周瑜火攻所乘。
其实荀彧对曹操献计又何止于此,曹操每逢大事,必与荀彧商量对策。曹操对荀彧如此评价:“侍中尚书令荀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与举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可以看到,曹操对荀彧的评价远超他人,甚至认为是他与荀彧共同平定天下。而荀彧从不居功自傲,每当有封赏时就以“无野战之劳”推辞,实在是难得的德才兼备的大才。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句话“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实还应该加上荀彧才对。诸葛亮的确可以算是治国安邦的贤才,他为蜀汉政权号尽了毕生心血,为后世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他最著名的要算三分天下的战略分析,这也是刘备大业得建的基础。不管这个战略决策对不对(因为毛主席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对此提出了疑义,认为如此俩川与荆州三分兵力是日后兵败的祸根),但刘备确也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完成了他的霸业。那么荀彧呢?曹操开始的时候他可不是当丞相时那么威风,他只不过是诸侯之一,并且他的实力也远不如袁家兄弟,而其他的任何一个势力也不是省油的灯。而曹操却破张绣,灭袁术,擒吕布,败刘备,最后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原与河北,成为了三国里实力最强大的统治者。当然这当中也有曹操知人善任,惯于用兵,深通韬略的缘故。但是那时纷乱的形势就像一盘时刻隐藏着凶险的棋局,随时都有着“一着之失,满盘皆输”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进退唯谷的境地,如果遇到像董卓那样引来各路诸侯联合勤王的话就更不用提了。荀彧就像一个高明的棋士,思虑悠远而缜密,洞悉全部利害,拨开了层层迷雾为曹操指明了大业的通途。诸葛亮为刘备献计的时候曹操已经一统北方,天下的形势已经不再像群雄割据时那样复杂多变,曹操的实力处于绝对优势,联孙抗曹而后三分天下与荀彧为曹操的谋划相比的难易程度一看便知,然而演义却把孔明惊为天人,真是这样的话荀彧该怎么形容呢?更来了这么让我不忿的一句:“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末无颜见汉君”。真正的三国第一军师,却得到如此评价,真叫人无言以对。另外还有一个人物就是郭嘉,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吗?当然郭嘉无疑智力超群,贡献卓越,与荀彧各有擅长,他对曹操贡献,主要在对袁的战争期间为曹操出谋划策,但这些谋划多在战术面上。典型的如“郭定遗计定辽东”,郭嘉之策在战术面上无疑是上上之选,其实这个计策真正出自于曹操,不过也符合郭嘉的善于“谋人”的风格。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北方基本平定,曹操灭二袁只是手段和时间问题。他与荀彧是不同类型的谋士,都是曹操的左膀右臂,直接不好比较。但无论是丛地位上还是对曹氏集团的贡献上看,他都不及荀彧,政治和战略水平更是相去甚远。还有随曹操远征在外的荀攸,他与郭嘉相近且风格非常相似,但为什么是荀攸号为曹操的“谋主”而不是郭嘉?可见郭嘉在曹氏集团中并没有对荀攸的优势,那又何谈荀彧?
荀彧后期似乎是在一种极为压抑、苦闷的心情下,郁郁而终的。当时曹操权力鼎盛,威震四方,在谋士董昭的建议下,遂萌生了进爵魏公的想法。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为何又要在曹操晋位魏公时反对呢?当然荀彧决不会认为曹操是国贼,他辅佐曹操就是为了让其有汉高祖那样的基业,当时的时局已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要想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军事、政治策略和手段,而天下民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曹操在此时晋位国公,要加九锡之尊,仪仗和起居要与天子等同,也许天下人就会相信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形象。正如荀彧在进言中所说:“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所谓名正言顺,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必然会导致失去民心,而且还让孙、刘有了攻击他的借口,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统一大业,所以他出面阻止。当然很多人对此是十分欢迎的,这样他们自己也有了升官的机会,还有的人是想劝戒但是不敢。以曹操的英明决断他对荀彧的意思不会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那么回首以往荀彧为他所谋的奇计也会让他三思而后行,那曹操为什么会“闻言勃然变色”而后又“深恨之”呢?
这就不得不想到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和他在曹氏集团中的地位以及曹操的私心。曹操平定江南受阻,他和荀彧都同时想象得到完成统一大业还须待以时日,而曹操已快近花甲之年,留给他的时日并不是很多了,曹操需要对自己一生的功绩进行一番肯定和宣扬,并借此掩饰过失,由臣子们加上尊号,以此得到当时和历史的肯定;更主要的是,他的霸业需要有人来继承,只有进封公王才能世袭爵位,大权不会旁落他人,汉朝丞相有没有继承权我不知道,但是公与侯的世子袭位无疑更加名正言顺;再就是在荀彧曹营中的影响力,曹操的臣子们都知道,荀彧在曹操的身边的时候,每逢大事必与商量,如果荀彧有建议的话几乎都是言听计从,曹操远征在外,后方调度全由荀彧,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光是打袁绍就六七年,也就是说,曹操的文臣武将有很多时候都是听命于荀彧,如果得到荀彧的指示就跟曹操的没两样,同时荀彧拥有尚书令这样的高位和他高风亮节的风范,很容易让人信服,可以说荀彧不但对曹操,而且对整个曹氏集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荀彧在此时进言无疑是犯了大忌,《三国演义》中写道:“曹操闻言,勃然变色”,这也就形象的说明曹操当时惊怒交加的心态,我们知道,提议曹操为魏公,荀彧是最合适的人选,原本轮不到董昭出面,可是荀彧不但没有提议为曹操进爵,反而出来反对,曹操发怒是必然的,他的出面就像在曹操的野心面前树立了一道无形的墙,所以这个建议曹操绝对不会采纳。如果曹操还对荀彧以前一样的谦和,就相当于听从了荀彧的劝告,而曹操的臣下们也会相信曹操确会“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那么以后相当的时间里就没人再提及此事了,而曹操却不能再等了,因为荀彧比他小了近十岁,这样的话他的一生就没有享受这种待遇的机会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想做王公来与荀彧辩解吧,所以他就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勃然变色。从此这二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曹操本就多疑,他想到荀彧位高望重,如果他不相助自己那可是天大的祸患;而荀彧呢,从来没有受到曹操如此的待遇极为寒心:自己全为他着想却招来如此下场,从那以后他也明显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冷落,曹操的大计他借故推脱,不再象以前那样积极为曹操出谋划策,这更加重了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的关系也开始恶化。从此荀彧忧心忡忡,消极度日,心情压抑苦闷自不待言。
最后谈谈荀彧之死:有一种可疑的传说:曹操曾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盒,打开后空无一物,荀彧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当然权威的说法(陈寿)则说荀彧五十岁时以忧薨。不过我认为荀彧不是曹操逼死的,荀彧的才能曹操是深知的,虽然他对荀彧信任备至,也可以想象得到以曹操的多疑从开始就有对荀彧的设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知道荀彧绝对不会背叛他,曹操也很清楚荀彧的用意,用不着杀他也没有杀他的理由,他只不过借此树立自己绝对的地位,同时削弱荀彧在他阵营中的影响力;二是荀彧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德高望重,加上荀彧并没有对他的实质威胁,曹操也不一定想杀荀彧,毕竟他们共同走过了数十年的艰难历程,如果他逼死荀彧被人知道会冷手下将士之心;当然不管怎样荀彧的郁郁而终与曹操是有很大的关联的。可惜的是荀彧这样一位才德具备之士,集张良萧何的才能于一身,未能帮助曹操完全建立起“筐扶汉氏”的大业,实现他自己平身的夙愿;而他自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就仿佛一叶远在天边的扁舟,不能像张良那样名重千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