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战略家,未出茅庐而定天下三分。他七擒孟获、六度北伐,事无巨细,咸决于己,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后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极为崇敬,对其智慧才能称赞有加,以至民间将诸葛亮视为智慧的化身。但也有人对诸葛亮之用兵、用人提出异议……
题目中的所谓“七问”,其实出自文章中的七个小标题,并非询问诸葛亮的意思。
七个小标题如下,下面依次贴出:
一、司马懿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二、长星坠落前营:孔明之死有何传说?
三、刘备与诸葛亮:真的是如鱼得水吗?
四、诸葛亮与刘禅:真的是情同父子吗?
五、诸葛亮之北伐:真的是无益之举吗?
六、诸葛亮之用才:真的无知人之明吗?
七、诸葛亮之用兵:真的无军事才能吗?
司马懿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里的一段描写,笔者读至此,每每唏嘘不已。大业未成,而寿命已终,诸葛丞相此时心中的悲怆真是难以言喻,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曹魏了。从公元227年到公元231年的六年间,诸葛亮五次北伐,均无功而返。此后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即到了公元234年春,诸葛亮乃起倾国之兵,发动第六次北伐。
前五次北伐,诸葛亮好像并没有一举扫平曹魏的意图,与其说是北伐,倒不如说是练兵。因为,诸葛亮虽然“无岁不征”,但每次用兵,只动用四万至八万兵员,平均每次出征只动用蜀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轮流出动。
这一次则不同。诸葛亮于公元231年伐魏失利退回汉中后,作了三年的细致准备,如劝农积谷,休士讲武,积聚北伐力量;再如大量制造他亲自发明的“木牛流马”,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部队的补给问题;为了使魏国陷入两面受敌之困境,诸葛亮还遣使至吴,约孙权共同起兵讨伐曹魏。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诸葛亮大起蜀汉精锐十二万余人,自斜谷(在今四川眉县西南三十里处,谷长四百余里)抵渭水南岸。
可以说,诸葛亮此次北伐是空国出征,颇有与魏国一决雌雄的气势。
这一年,诸葛亮54岁。自公元223年刘备死后,诸葛亮身负托孤重任,日夜操劳十余年,身体状况已是每况愈下。这一回,诸葛亮好像有所预感,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已然无多,必须抓紧时间大举伐魏,以在自己去世之前完成兴复汉室的夙愿。
所以,诸葛亮改变以前只率几万兵力北伐的做法,决心倾国北征。
奉魏明帝之令负责抵御蜀汉大军的魏军前敌总指挥,仍是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司马懿在政治上富有权谋,在军事上也颇有一套。导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无功而返的便是此人,所以诸葛亮对司马懿颇为忌惮。
有人认为,司马懿是个大权谋家,但算不上是个大军事家。因为他对付诸葛亮只有一个办法:避而不战。其实不然。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司马懿对远道而来的蜀汉大军采取“拖”的战术,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蜀汉军队千里北征,粮草补给成了影响其战力的关键因素。而蜀道艰难,要使可以供给十余万大军的粮草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前线,谈何容易!诸葛亮前五次出征无果而还,失利的原因都与粮草供给有关。所以说,用兵者千里远征,旨在速战速决。一旦粮运不继,则后果不堪设想。诸葛亮想速决战,司马懿偏偏不战,貌似消极防御,实是对付蜀军的最佳战略。
诸葛亮预料司马懿仍会采取上次避而不战的策略,乃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进取,一方面占领五丈原(上部平整之高原,在今陕西武功西十里处,西接岐山,东连武功),攻下陈仓和雍城(皆属今陕西省),随即派兵攻天水,意在使渭水成为成为蜀军粮草及其他战略物资的供给线。
魏国诸将得知诸葛亮驻军五丈原,都不以为然,唯独扬武将军郭淮深以为忧。他认为,诸葛亮此次若与魏军速战不成,将以五丈原以西为根据地,与魏国展开持久战。因此,他向司马懿建议先占领北原(在渭水北岸,据五丈原约二十五里),以侧护魏军右翼,使诸葛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的图谋无法实现。
司马懿初时没有意识到先占北原的重要性,经郭淮一再提醒,乃悟,遂派郭淮率重兵占据北原。
果不出郭淮所料,郭淮的部队刚到北原,蜀军亦至。蜀军毕竟晚了一步,遂被击退。这是诸葛亮此番出征以来与魏兵的首次交锋,可惜因郭淮的远见而失利。
鉴于司马懿与郭淮牢牢遏制住蜀汉大军的北上和东进要路,诸葛亮无奈之下,派兵西进,扫平散关、陇城等地,先确保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然后分兵屯田,与渭滨的居民同住,意在与魏兵在此展开持久战。
于是,从是年二月至六月,诸葛亮就与司马懿在武功一带对峙着。
诸葛亮虽然令军士们屯田,作好与司马懿长期对峙的准备,但终究不是上策。他数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皆置之不理。
甚至,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羞辱司马懿像女人一样胆小。从此事上看,诸葛亮也太小瞧司马懿了!李宗吾先生曾断言政客一般要具备两大特点:一是脸皮厚,一是心肠黑。对司马懿这样一个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政治高手来说,这点羞辱算得了什么?
司马懿不仅不生气,还热情地招待被派来送女人衣服的汉使。他避而不谈两军交战之事,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诸葛亮的饮食及军务的繁简情况,那位汉使倒也诚实,说:“诸葛丞相早起晚睡,军中凡是处罚在二十以上的,丞相都要亲自过问。所吃的饭食,每天不过数升。”
司马懿闻言,长松一口气,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司马懿的部将们见诸葛亮如此侮辱他们的主帅,皆怒不可遏,认为司马懿胆子太小,纷纷要求出战。
在诸将面前,司马懿也装出气愤的样子,给魏明帝写了份奏表,请求与诸葛亮决战。
魏明帝心领神会,乃令使者辛毗持节来到司马懿军中,传喻司马懿不得出战。
诸葛亮闻知司马懿千里上表请战,对部将姜维道:“司马懿本无战意,只是其部下纷纷要求出战,为了安抚部众,才做出如此举动。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与我决战能够得胜,岂能千里请战?他以我军远道而来,千里运粮,利在速战即决,因而欲使我师老兵疲,再乘我粮尽军退之时发动进攻。不用说魏主不允许他出战,就是令之出战,他也不会出来。”
使诸葛亮略感心安的是,因为运粮部队使用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每天都有粮食从成都平原上运来。而且,诸葛亮令军队在这一带屯田,已历时两个多月,待麦粟成熟,粮草问题可望基本得以解决。
令诸葛亮感到忧虑的是,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自出征以来,他的饭量锐减,形体日渐消瘦。如果一直这么拖下去,恐怕司马懿拖也能将他拖死。
两军就这么在武功一带对峙着。
入秋之后,忽有消息传来,说吴主孙权本来遵守与蜀汉的协定,在诸葛亮兵出岐山之时,同时举兵北伐。蜀汉大兵刚出动,魏明帝便下诏亲征东吴。魏将满宠在对吴作战中初战告捷,焚毁了吴军的攻城战具。孙权闻知魏明帝亲征,加上吴军忽然疾病流行,知事不可为,遂连夜退兵。
诸葛亮得知吴军已退,怅然良久,竟至晕倒,从此遂卧床不起。时为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
孔明之病,完全是忧劳所致。十余年来,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太过自信,对谁都不放心,夙兴夜寐,事必躬亲,终于积劳成疾。
甚至,他还不辞辛苦亲自核对有关部门的账本。主薄杨颗曾劝道:“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如一个家庭,主人令奴仆负责耕种,令婢女负责做饭,所养的鸡管着早晨打鸣,狗负责监视有无盗贼,马的任务是充当交通工具。这样一来,家中百事俱兴,主人所求皆足,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主人什么事也去干,为了些小事劳累不堪,结果却什么也做不好。这难道是其智力不如奴婢鸡狗吗?他是不会当家作主啊。所以,古人称坐而论道者为‘三公’,作而行之者为‘士大夫’。当年丙吉(西汉宣帝时的丞相。一日,丙吉出行,见路上有人斗殴,死伤者横在道中,丙吉对此置之不理。再往前走,发现有人赶牛,丙吉便派人去问牛喘气是否很粗。随从不解,问他何以不问斗殴者死人多少而关心牛喘气,丙吉说,处理打架斗殴之事自有负责治安的官员管,做宰相的应关心气候是否正常、阴阳是否协调。如果牛喘气粗,说明天气转热,不利农时。)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汉高祖的开国功臣,惠帝、文帝时任丞相)不知道府库中的钱粮数目,说此等事他不需要知道,自有主管此事的官员。他们都是达于位份之体的人。您治理国家,竟亲自核对簿书,汗流浃背,不是太辛苦了吗?”
诸葛亮听了杨颗的劝告,虽也认为言之有理,但还是事必躬亲。他认为,刘备死前,将国事托付于他,他只有兢兢业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
长星坠落前营:孔明之死有何传说?
诸葛亮卧床不起的消息传到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忙派尚书仆射李福至前线探视诸葛亮的病情。
李福来到诸葛亮军中,转达后主刘禅的问侯,并代刘禅向诸葛亮请教军政大事,数日后方才告辞,回成都复命。
过了几天,李福半途而返。诸葛亮心知其意,道:“我知道你还会回来的用意。前几天我们虽然谈了许多,但还有所不尽。你此次回来,是来与我诀别的吧?”
李福两眼含泪,欲言又止。
诸葛亮继续说:“你所要问的事,蒋公琰(蒋琬的字)是胜任的。”
李福见诸葛亮已知自己的返回之意,便说:“上次我没有请示您这个问题,这次回来就是想问丞相,在您百年之后,谁能继任。请问蒋琬之后,还有谁可继任?”
诸葛亮答道:“费文伟(费祎的字)可以胜任。”
李福又问:“费文伟之后呢?”
这时,诸葛亮已经闭上眼睛,沉思良久,不再回答。
李福只好默默站起,回成都向刘禅转达诸葛亮的遗命去了。
李福走后,诸葛亮抱病巡视军营,然后将长史杨仪、司马费、将军姜维叫来,开始安排后事。
他最担心的,是司马懿在他死后乘机发动进攻。所以,他密嘱杨仪等人,在他死后,密不发丧,悄悄将军队退至汉中。退军事宜,由杨仪总负责,魏延负责断后,姜维次之。
然后,诸葛亮开始给刘禅写遗表。
北伐以来,诸葛亮曾给刘禅上过两次表奏,即千古擅名的“前后出师表”。这一回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最后一表。
他最不放心的是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使蜀汉基业毁于一旦。每次上表,他都要苦口婆心地再三叮嘱。此次亦然。他先劝告刘禅今后要“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然后再说自己身后的家事: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数日后,即蜀汉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身心交瘁的诸葛丞相溘然长逝于五丈原军营之中,享年五十四。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晋阳秋》的记载说,就在诸葛亮去世的当天夜里,一颗赤色大星,光亮有角,自东北方向西南方陨落,坠入五丈原的蜀军营地……
对于此事,杜甫赋诗云: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星落五丈原,或许是流星陨落,或许是慧星经过,本是正常的天体现象,但巧的是,星落之际,恰好是诸葛亮去世之时,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人们宁愿相信,诸葛亮便是那颗陨落的大星。将星陨矣!哲人萎矣!在深深的无奈中,人们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又怎不发出“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与婉惜!
于是,后人又敷衍出诸葛亮禳星祈寿的传说。
据《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十四回,诸葛亮病重之时,曾夜观天象,十分惊慌,对姜维说:“吾命在旦夕矣!”姜维问其故,诸葛亮道:“吾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
姜维说:“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
诸葛亮道:“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十二年);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
姜维遂前去安排。
时值八月中秋,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诸葛亮在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然后拜祝道:“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之后几日,诸葛亮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及至第六夜,诸葛亮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心想再有几个时辰,禳星延寿即可大功告成。忽然间,听得帐外呐喊声起,诸葛亮刚想派人去问个究竟,只见魏延飞步闯入帐内报告:“魏兵来了!”由于魏延脚步甚急,竟将主灯扑灭。诸葛亮弃剑叹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姜维见魏延将主灯扑灭,大怒,拔剑欲杀魏延,诸葛亮阻止道:“此吾命当绝,非文长(魏延之字)之过也。”
笔者在网上曾看到一则“诸葛亮争寿”的故事,亦属民间传说,大概也是脱胎于“诸葛亮禳星”之传说,不妨转贴如下:
诸葛亮因日夜操劳,病势日渐沉重。一天晚上,诸葛亮叫人将他扶出营帐观看星象。只见众星明朗,唯有主星幽隐,昏暗无光。诸葛亮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回到营帐后,大骂阎王混淆曲直是非,颠倒青红皂白,竟使有志者寿短,碌碌者延年。
恰巧,一个小鬼儿从帐外路过,听见了诸葛亮的骂声,忙回到阴曹地府,把听到的话对阎王一说,阎王大怒,急令勾魂鬼速往五丈原,将诸葛亮的魂勾来。
不一会儿,勾魂鬼便将诸葛亮的魂带到了阎罗殿。阎王怒问:“你说我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有何凭据?”
诸葛亮道:“世间多少碌碌无为之徒长命百岁,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寿短命薄!周公瑾三旬过六,鲁子敬不及半百……”
阎王不等诸葛亮把话说完,便吼道:“你与周公瑾、鲁子敬等人,吃喝不愁,出入非车即轿,虽寿短而又有何怨?那些沿街乞讨之人,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残汤剩饭,睡的是寒窑破屋,难道也要与你等齐寿吗?”
诸葛亮反唇相讥:“那绑架天子、祸国殃民的乱世奸雄曹孟德,六十有五;那涂炭生灵,奸人妻子的贼子董卓,也年过花甲。难道他们吃穿住用比我等还差吗?”
阎王愣了一下,问道:“诸葛亮,你今年多少岁?”
诸葛亮回答道:“五十有四。”
阎王一愣,自言自语道:“你本与曹孟德同寿,怎么少了12年?”
乃令判官拿出生死簿查对。
判官翻开生死簿,念道:“诸葛亮,终寿六十有六。火烧博望坡,减寿三载;火烧赤壁,减寿六载;火烧藤甲军,又减寿三载,余寿54载。”
诸葛亮一听,顿时怒从心中起,一把抓住生死簿说:“我三次火攻,是死人无数,可那董卓之流祸国殃民,乱杀无辜,你为何不减他的寿?曹孟德有生之日,没有一天刀上不见血,你又为何不减他的寿?”
阎王被问得理屈词穷,沉吟半晌,说:“你说的倒是有理,本王欲为你补上这十二年寿命。只是此戒一开,那周瑜、鲁肃、关云长、张飞等早已归界的四十八个鬼魂,定会前来搅闹。”
过了一会儿,阎王摇摇头说道:“罢了,罢了!诸葛亮,你速回阳间,在床前点上七七四十九盏冥灯,四十八盏灯为四十八个归界的阴魂,余下一盏是你的。若七日之内,四十八盏灯不灭,就是他们要与你搅闹,补寿无望;若是四十八盏灯都灭了,你的灯不灭,你的寿即已补上。你去吧!”
说完,阎王推了诸葛亮一掌。诸葛亮大叫一声,惊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诸葛亮回想梦中阎王的话,立即令人在床前点上七七四十九盏灯,然后对姜维说:“你派军士守候在帐外,不准闲人进入。”
到了第五天,四十八盏灯先后灭了,只剩下一盏灯,仍然明亮如初。到了第7天,只差半个时辰,诸葛亮的寿就补上了,突然营外喊杀声四起。原来司马懿夜观星象,得知诸葛亮病危,令大将夏侯霸引兵偷袭蜀营,试探动静。魏延慌忙进帐向诸葛亮禀报,当他猛地推开诸葛亮的营帐大门之时,一股风也随之而进,“噗”地一声,最后一盏灯灭了。
诸葛亮见状长叹:“唉!争得过阎王,争不过魏延呀。”
这两个传说,大同小异,本是无稽之谈,但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由此亦可见诸葛亮在民间的影响。
又据说,司马懿也会观天象。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夜,司马懿见星落五丈原,便怀疑诸葛亮已死。次日,附近的百姓纷纷来告:“诸葛亮已经去世,蜀军正在退却。”司马懿大喜,急令大军追击蜀军,不料杨仪、姜维等回师迎战,军中打出一杆大旗,上书“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见旗下数十员战将拥出一辆四轮小车,车上端坐一人,羽扇纶巾,鹤氅皂绦,分明就是诸葛亮。司马顿时魂飞魄散,狼狈而逃,一直跑了五十里,惊魂甫定,尚用手摸着自己的脑袋问:“我有头否?”其部将安慰道:“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
等司马懿回过神来,蜀军已经安然退回汉中。
原来,坐在小车上的是诸葛亮的尸体,因隔得远,司马懿难以看清,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以至虚惊一场。
一说坐在车上的并非诸葛亮的尸身,而是诸葛亮事先让人照其坐像雕刻好的一个木人。
总之,司马懿被诸葛亮吓跑了。当地百姓流传下一句俗语,道是:“死诸葛走生仲达。”
据《晋汉春秋》载,司马懿闻知民间盛传“死诸葛走生仲达”之事,自我解嘲道:“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有个诗人还特意写诗咏此事云:“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不过,笔者读着这些传说和记载,总觉得可疑。司马懿胆子再小,也不至于一见诸葛亮就吓得落荒而逃。民间的说书人出为了显示诸葛亮之智,便极力贬低司马懿之能,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诸葛亮与一个如此低能的人交手,却无尺寸之功,那么,诸葛亮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呢?
应该说,《资治通鉴》(主要引自《三国志》)的记载还算比较客观:“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刘备与诸葛亮:真的是如鱼得水吗?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军中,实践了他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享年五十四,可以分为两个二十七年。前二十七年,他主要是博览群书、修身养性、隐居茅庐、静观时变。他本是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县南县)人,鉴于北方战乱不休,乃举家来到刘表治下的荆州隐居。
由于荆州牧刘表对群雄逐鹿采取观望态度,只令军队守境安民,尽量不参予军阀混战,所以,当时的荆州还算是一块没有战祸的“世外桃源”。诸葛亮来到这里,很可能就像他说的那样欲“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尽管他已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尽管他自己也颇为自信,曾自比管仲、乐毅,但他隐居期间,好像并没有急于用世的意思。
所以,刘备头两回去见他,他都避而不见,直到第三次,他才与刘备见面。
如果说诸葛亮是个醉心于功名富贵的人,恐怕不等刘备前来拜访,他早就到曹操或孙权那里毛遂自荐了。曹操曾数次发布“求贤令”,声称“唯才是举”,以诸葛亮之才,如果他肯出山,何愁没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当时的刘备,依曹操、依袁绍、依刘表……四处寄人蓠下。他虽然征战二十余年,但屡战屡败,到头来依旧兵微将寡,也没有自己的地盘,正处于走无路之境。因徐庶走马举荐诸葛亮,刘备这才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今后如何发展。诸葛亮终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慨然为之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向刘备指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进而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战略举措,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策”。
诸葛亮的谈话要点篇幅不长,兹录于下: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闻此言茅塞顿开,击节叫好,从此与诸葛亮“情好日密”。两人感情好得连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都有此吃醋,刘备向两人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的确,自从刘备有了诸葛亮,便迅速改变了四处寄人篱下的窘境。
诸葛亮先是为刘备出使东吴,鞭辟入里地为孙权分析战略形势以及抗曹与降曹的利害得失,说服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之后孙刘联手,取得赤壁之战的大捷,初步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以后形势的发展丝毫不爽地沿着诸葛亮未出茅庐时定下的程序进行:刘备占领荆州,西收巴蜀,东连孙吴,北拒曹操,三国鼎立之局遂告形成。
刘备得到诸葛亮后,政治、军事前景顿时豁然开朗。对刘备来说,真的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并不意味着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起码有两件事,刘备便没有采纳诸葛亮的意见。
一是建安十五年刘备亲自到京口(今镇江市)见孙权一事。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刘备想乘机要求孙权将荆州让给他。诸葛亮认为此行极为危险,绝不能去。但刘备不听。果然,周瑜等人都劝孙权留住刘备,不可放虎归山,幸好孙权鉴于两家目前是盟友,没有答应,才使刘备得以脱身。
事后,刘备曾问庞统:我到东吴时,听说周瑜曾劝孙权把我留住不放,有此事吗?庞统答:实有其事。刘备叹息道:当时孔明也劝我不要去。看来实在是太冒险了。
第二个例子,是关羽被孙权所杀后,刘备急于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当时“群臣多谏”,刘备执意不听。据《三国志·法正传》载,刘备东征大败后逃至白帝城。诸葛亮叹道:“法孝直(法正的字)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从诸葛亮的叹息声中,我们可以得知三方面的信息:第一,当时诸葛亮的态度,肯定是反对刘备东征孙吴的,否则就不会发出这样的叹息了。而且,与孙吴开战,是与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战略背道而驰的,诸葛亮决不会赞同刘备这种不顾全大局的任性之为。第二,诸葛亮大概劝谏过刘备,但刘备没有听从。所以诸葛亮说,如果法正活着,一定会劝阻刘备,刘备可能会听法正的劝说。第三,刘备虽然声称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但关键时刻,诸葛亮说的话还不如法正的意见。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似乎并不那么“如鱼得水”。
刘备临终时向诸葛亮托孤,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既是托孤,又说若其子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后人认为,刘备临终之语,透出了对诸葛亮并不十分信任的弦外之音。所以诸葛丞相急忙哭着表白道:“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笔者以为,刘备临终托孤,可算是至诚之语,以此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未免有些强辞夺理。如果刘备真的不信任诸葛亮,又何必向诸葛亮托孤?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固然好,但终究比不上与关羽、张飞的关系。荆州地处魏、吴之间,乃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占有荆州后,守卫荆州的最佳人选无疑是诸葛亮,但刘备却令关羽留守荆州,个中玄机真是耐人寻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定孙刘之交者,武侯也。有事于曹,而不得复开衅于吴。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赵云)与飞(张飞)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邓。取蜀之事,先主自任有余,非凡不必武侯也……然则先主岂不能将羽(关羽)哉?且信武侯而终无能用也。疑武侯之交固于吴,而不足以快己之志也……先主之信武侯也,不如其信羽,明矣!”
孙刘之盟是诸葛亮订的,而且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做官,诸葛亮与东吴关系比较好尽人皆知。刘备可能觉得如果诸葛亮留守荆州,以诸葛亮与东吴的关系,说不定会做出有损蜀汉的事来。所以,刘备宁愿用一个有勇无谋的拔扈将军关羽留守荆州,也不愿用诸葛亮。
刘备东征孙权时,尽起倾国之军,却没带诸葛亮,这也令人有所不解。
所以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虽然历来被称为君臣关系的典范,但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美满和谐。
诸葛亮与刘禅:真的是情同父子吗?
刘备死时给儿子刘禅留下遗诏,叮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禅是年已经17岁。遵照其父的嘱咐,刘禅事事依靠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刘禅已经22岁了,按说,完全可以“亲政”了,但诸葛亮仍不放手。他“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将刘禅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后主益严惮之”。
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是为《前出师表》。这篇文章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全文如下: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在此“千古一表”中,诸葛亮除了表达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激之情和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外,其余内容都是教育刘禅的。
首先,诸葛亮要刘禅“开张圣听”,虚心纳谏,不得“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在诸葛亮的眼中,刘禅还是一个毛孩子,根本不是一个已经二十多岁的青年。所以,诸葛亮教育刘禅的口吻颇为严厉,很像一个“严父”在教育自己的儿子。
其次,诸葛亮特意向刘禅说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宫中,自然指刘禅的居住办公场所;府中,即丞相府,指诸葛亮的权力机构。诸葛亮将“宫中府中”等同起来,与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规定极不协调。无论如何,“君”与“臣”是不能平起平坐的。而诸葛亮却说宫中府中不应该有区别,不知刘禅看了感受如何。
第三,诸葛亮在表中流露出对刘禅的极端不信任,将刘禅视为一个傻瓜。宫中的事,他令刘禅听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安排,“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军中之事,则令刘禅听从将军向宠的指挥,“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就是说,诸葛亮不允许刘禅有任何自决权。而且,诸葛亮叮嘱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仿佛刘禅没有一点判断是非的能力。最近曾有个杂文家说,诸葛亮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就好比教育刘禅“要吃饭,不要吃屎”,道理虽然简单,但刘禅偏偏做不到。
人们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事无巨细一手包揽,从不给刘禅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一旦突然放手,让刘禅如何立得起来?从这一方面说,刘禅之没有出息,诸葛亮也难辞其咎。
刘禅当然并不像诸葛亮想象的那样傻,他读《出师表》,对诸葛亮的严厉教诲,心中肯定很不痛快。但鉴于诸葛亮大权在握,刘禅也只好装傻而已。
后来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被俘。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晋王司马昭还算宽大,封之为安乐公。一日,司马昭宴请刘禅,令乐师为之奏蜀乐,别人都感慨悲怆,唯独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昭不由叹道:“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长久辅佐这样的人。”又问刘禅是否思念蜀汉故国,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如果说刘禅不这么表现,恐怕他的结局会与后来的南唐李后主差不多的吧!与其说刘禅真愚,不如说他是在装傻。
其实刘禅并不傻,只是他长期在诸葛亮面前装傻,习惯了。
为什么说刘禅并不傻呢?这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举措中即可看得出来。
初闻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刘禅应该是既忧且喜、忧多于喜。
忧的是:三国之中,蜀汉最弱。依仗诸葛亮,蜀汉尚能北拒曹魏,国基稳固。如今诸葛亮死了,让刘禅依靠何人呢?
喜的是:“相父”一死,刘禅终于可以无所畏惧、为所欲为了。刘禅已经快三十岁,是成年人了,谁还希望上面有个“严父”管着呢?
按照惯例,朝廷重臣去世后,皇帝应该为之赠谥号。在群臣的要求下,刘禅赠诸葛亮“忠武侯”谥号,诏云:
“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诸葛亮治蜀十几年,蜀人皆感其恩德,因此各地的官员纷纷上表,要求为诸葛亮建立祠庙。刘禅这一回却断然否决了。这是刘禅公开流露出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
刘禅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各地百姓却不买帐,“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有些官员建议刘禅顺应民意,在成都为诸葛亮立祠纪念,刘禅仍不同意。
刘禅不同意给诸葛亮建立祠庙,既是对诸葛亮长期专权的不满情绪的流露,也说明刘禅不愿生活在诸葛亮巨大的身影之下。
直到诸葛亮去世二十九年后,刘禅在群臣的一再要求下,才同意在沔阳(今陕西省勉县)为诸葛亮立庙。
刘禅虽然最终同意为诸葛亮建庙,但仍未批准将其庙建在成都,而是将庙建在了离成都千里之遥的沔阳,个中意味可想而知。
我们都知道杜甫的名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见到的武侯祠,乃西晋时割据四川的李雄所建。
今天成都的武侯祠,则是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蜀王朱椿认为,李雄所建的武侯祠与刘备的昭烈庙隔得太近,于君尊臣卑之礼不合,遂拆毁西晋年间建成的武侯祠,在刘备的祠庙外再建东西两庑,东庑祀诸葛亮,西庑祀关羽、张飞等武将。
朱椿意欲贬低诸葛亮、尊崇刘备,以体现君臣之“大防”,岂料老百姓心中只有诸葛亮,到昭烈庙祭祀,纯是奔诸葛亮去的,所以民间皆称昭烈庙为武侯祠,时间一长,人们便只知有武侯祠而不知有昭烈庙了。
再说刘禅。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势太重,刘禅毅然废除了丞相制,设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政务;又设大司马,主管政务,兼管军事;这样,就将丞相一职一分为二,令两人分掌权力,互相制约。
公元246年,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死了,刘禅“乃自摄国事”,亲自接管军政大权直至亡国,为时长达十七年。
可见,刘禅并非“朱紫莫辨”,对诸葛亮也并非“情同父子”。即使诸葛亮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对待刘禅,刘禅也并未将诸葛亮视作父亲。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之所以没有公开化,一方面刘禅需要诸葛亮为之支撑大局,一方面因诸葛亮大权在握,刘禅畏惧有加,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诸葛亮之北伐:真的是无益之举吗?
诸葛亮一生所为,最不可思议、最受非议的,是他的北伐。
而北伐,又是诸葛亮一生中主要的事迹之一,不得不说。
关于北伐的指导思想,虽然诸葛亮在其前、后出师表中表述甚明,但后人分析来分析去,仍是莫衷一是。
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解释说,他之所以无岁不征、北伐曹魏,是为了“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他“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但是,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以军事手段平定天下,必须具有足以征服群雄的实力。当时,诸葛亮有这样的实力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刘备虽然得了益州和荆州,奠定三足鼎立之局,但没过多久,关羽便将荆州丢失了,这样,蜀汉政权仅剩益州一地,人口约有九十四万。
而魏国有九州,人口四百四十三万;吴国有四州,人口二百三十万。仅就人口来看,蜀汉才是魏国的五分之一,还不到吴国的二分之一。
当时蜀汉还是尚待开发的偏远落后地区,不仅地广人稀、生产力落后(仅有蜀锦,算是其支柱产业),而且文化也不发达,人才资源奇缺。蜀汉要想在强魏的虎视下图生存,只有联合吴国,别无他策。
所以人们不解: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蜀汉要去讨伐实力最强的曹魏,诸葛亮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难道诸葛亮不知道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非也!诸葛亮对此心知肚明。
有人替诸葛亮解释说,诸葛亮北伐,并非真的要吞灭曹魏,而是一种以攻为守、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高明战略。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师,都是稳扎稳打,不同意魏延“奇兵偷袭”的冒险战术。
还有人说,诸葛亮打的是“政治战”。因为自刘备死后,蜀汉“数岁寂然无声”,而诸葛亮大军一出,魏国“朝野恐惧”。诸葛亮北伐,实是想提醒天下:曹丕虽然篡汉,但刘备、刘禅已经延续“大统”,汉祀未绝。
但这两种说法好像都难以自圆其说。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大耗蜀汉的国力。如此长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这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无疑是不堪重负的。其实,若只想偏安一隅,蜀汉最好的策略应是据险防守。再说,诸葛亮执政的十余年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都没有大举攻灭蜀汉的打算,这从《魏略》所记“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之语即可看出。即使是诸葛亮主动出击之时,曹魏政权也只是以守为主。既然人家并未来犯,诸葛亮又何必兴师动众地去“御敌于国门之外”?
如果说诸葛亮出师北伐,打的是“政治战”,只是为了让人记得还有个“正统”汉室的存在,那么,其成本也太大了!再说,以弱凌强,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其实,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在其《后出师表》中有明确的阐释: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在此表中,诸葛亮阐述了北伐的五个原因,真可谓用心良苦!
诸葛亮当然知道三国之中,蜀汉最弱。他更明白“王业不可偏全于蜀都”,如果仅仅满足于偏安一隅,败亡是迟早的事。所以他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有人据此说诸葛亮明知北伐也难免要亡国,就不应该北伐。因为战争只会损耗蜀汉的国力、加速蜀汉的灭亡。笔者不同意此种看法。
诸葛亮迫不及待地北伐曹魏,自有其深谋远虑。大凡持久战,一般是大国对付小国的好办法。小国军事力量虽然强盛一时,但其人力、物力资源匮乏,是经不住拖的。正如诸葛亮中表中说的那样,蜀汉只占有一州,欲以一州之地与魏国的九州进行持久战,后果可想而知。
诸葛亮急于北伐,还有个原因,就是怕曹魏、孙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尾大不掉之势。诸葛亮在表中虽然只是担心孙吴坐大,但他更担心的是曹魏政权将来日益稳固。
楚汉战争前夕,韩信明知刘邦的实力远不能与项羽抗衡,但他仍力劝刘邦迅速东进,乘项羽“天下共主”的交椅尚未坐稳之时与之争夺天下。事实证明,韩信之策是刘邦取得天下的关键一着。若刘邦等项羽将位子坐稳再计划东进,历史上恐怕就没有汉朝了。
由于曹丕刚刚“篡夺”汉献帝的皇位,凡是有点正统观念的人都认为这是非法行为,好多人还未忘记所谓的“大汉”。而时间一长,曹魏政权将会由“非法”变为“合法”,那时再打出“讨伐”的大旗,就没有多少号召力了。趁曹魏政权未稳之时讨伐之,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诸葛亮还说,自入蜀以来,已有赵云等数十位战将身亡。如果“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精兵良将先后凋谢,刚入伍的新兵能担负起再造汉室、扫平天下的重任吗?这也是他急于北伐的原因之一。
北伐曹魏,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奋起一搏,或可危中图存、死中求生。此乃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诸葛亮鉴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在权衡利弊之后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有人说,诸葛亮的决策固然正确,但其北伐屡屡无功,劳民伤财,空耗国力,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不然。
战争,当然是消耗国力的行为。但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势下,并不是说你不想要战争,战争便会离你而去。只要敌国尚在,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谁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最令诸葛亮担忧的是国人被一时的和平假象所迷惑,沉湎于苟安环境中而不思振作。苟安的结果,自然是兵不习战阵,民不识干戈,到头来,一旦敌军临境,也就只有纳款投降的份了。
这有后来的事实可以说明。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惑于苟安之乐,不思进取,反对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结果,经过十多年的安逸之后,蜀汉的国力不仅没有增强,反而靡弱不堪。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仅精兵一万,自阴平出发,直袭成都,如入无人之境。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迎敌,结果一战即溃,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战死。魏军乃长驱而入,兵临成都,刘禅投降,蜀汉遂亡。
而诸葛亮在世之时,虽然无岁不征,但蜀汉国力颇强,蜀兵能征善战,令魏、吴不敢西顾。由此可见,诸葛丞相北伐乃深谋远虑之举,当然也为一般人所难以理解了。
诸葛亮之用人:真的无知人之明吗?
有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自赵云、关羽、张飞等名将死后,蜀汉人才可以说是青黄不接。有人将蜀汉缺乏人才归咎为诸葛亮大权独揽,没有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诸葛亮事必躬亲,颇遭后人非议。论者以为,诸葛亮什么事也不让部下做,一方面说明蜀汉没有人才,一方面说明诸葛亮没有知人之明。他这样做的结果,不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所以导致了蜀汉后继无人的局面。
三国之中,蜀汉人才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好象也不能全部归咎于诸葛亮。蜀汉辖境最小,人口最少,而且属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人才当然也不会很多。诸葛亮事必躬亲,也是迫不得已。有人曾著文,题为《诸葛亮对蜀汉人才的摧残》,未免有失公允。
平心而论,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比不上刘备,的确有可指摘之处。
观刘备选拔的人才,如诸葛亮、庞统、法正、关羽、张飞、赵云等,文臣能定国安邦,武将能冲锋陷阵,皆一时之人杰,基本上没有看走眼的时候。知人善任,这是各种才能中最卓越也是最可贵的才能,具备此项才能的人,一般是领袖人物。刘备虽然既无文才又乏武略,但具备知人之能,故能建立蜀汉政权,成为一方领袖。
而诸葛亮便差得多了。有一例即可说明: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信,非要在第一次北伐时令马谡独当一面、驻守战略要地街亭,结果因马谡指挥失当,街亭沦落敌手,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线被动,只得退兵。
还有李平(原名李严),向为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平被任命为中督护兼署丞相府事,负责运送粮草。当时正值雨季,路途泥泞,交通不便。李平督运粮草不继,怕诸葛亮责问,竟伪称后主刘禅旨意,令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回朝后,得知李平之奸,乃免李平之职,徙之为民。
北伐竟有两次是因诸葛亮用人不当而被迫退兵,亦可见诸葛亮在知人善任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缺陷。
诸葛亮用人之失,最危险的一次是在其去世之时。他遗命退军事宜由丞相府长史杨仪负责,由此埋下了令蜀军险遭覆没的隐患。
蜀汉军中,最有实战经验和战争谋略的将军当推魏延。魏延时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无论是地位还是才能,都在杨仪等人之上。诸葛亮担心在他死后,魏延不服杨仪的调遣,乃叮嘱杨仪:“若魏延不听号令,不要管他,大军自行退回。”
刘备占据汉中时,便使魏延独当一面,守卫汉中。诸葛亮执政后,反而对魏延不敢放手使用,竟致对魏延言不听、计不从,也难怪魏延对诸葛亮有看法了。
按说,诸葛亮应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魏延。为什么他用杨仪而不用魏延呢?原因很简单,即诸葛亮不喜欢魏延。
民间传说,诸葛亮发现魏延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迟早必反,所以一直不愿重用之。“反骨”之说,当然属子虚乌有。如果确有此事,诸葛亮以貌取人,岂不谬哉!
还有人说,诸葛亮禳星时,因为魏延闯入,将主灯扑灭,使诸葛亮延长寿命的希望落空,所以不喜欢他。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
其实,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真正原因,是魏延矜功凌人、恃才傲物。诸葛亮深受儒学影响,喜欢“宁静致远”,欣赏的是谦虚谨慎、按部就班、任劳任怨、温柔敦厚之人。魏延动不动就发牢骚、常恨诸葛亮不能用尽其才,诸葛亮肯定有所耳闻,当然不喜欢他了。
诸葛亮不用魏延而用杨仪,是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又一次大的失误。其实他所器重的杨仪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史载杨仪性情狷狭,常与魏延针锋相对。他杀死魏延后,“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又与蒋琬争权,并大发牢骚,说:“诸葛丞相死后,我若率军投降魏国,官岂会比现在小?真令人后悔莫及!”刘禅闻知,乃废之为民。杨仪不思悔改,反而上书诽谤,刘禅忍无可忍,遂捕之入狱。不久,杨仪在狱中自杀。
诸葛亮明知魏延与杨仪有矛盾,偏偏令魏延受杨仪节制,魏延当然心中不服,由此引发蜀军内杠。幸好司马懿不知此情,否则乘蜀军内乱之机发动全面进攻,蜀汉之不亡也几希。
有人出于“为尊者讳”之心理,多方为诸葛亮用人之失辩护,说魏延确有反心。这实在是冤枉了魏延。魏延如果有谋反之意,当在诸葛亮去世后立即与司马懿取得联系,与司马懿里应外合以奏灭汉大功。即使事起仓促,他也应当率所部投奔魏国,而不应该回师进攻杨仪。而且,他在攻击杨仪时,还派人向刘禅上表,诬陷杨仪谋反。盖此时魏延之意,并不想叛汉降魏,而是欲杀杨仪以泄私愤。王夫之说魏延欲歼蜀军以向魏国邀功,实在经不起推敲。
当然,人无完人。诸葛亮用人方面的失误,并不足以动摇他作为中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历史地位。
诸葛亮之用兵:真的无军事才能吗?
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公瑾、空城计等故事使诸葛亮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精通兵书战策、晓畅行军布阵的神仙般的人物,以至长期以来,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诸葛亮其人也成了智慧的化身。其实,这些故事于史无据,是《三国演义》作者出于突出诸葛亮智慧的需要而进行的“拔高”。
陈寿作《诸葛亮传》,虽然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却有这么两句评论: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
于是,后世便有许多人据此提出疑问:“诸葛亮有军事才能吗?”
还有人干脆作出否定的回答。理由嘛,一是陈寿的这两句话,二是诸葛亮北伐无功。
其实,陈寿并没有说诸葛亮缺乏军事才能。
首先,陈寿所说的“治戎为长”,即指诸葛亮善于治军。善于治军,算不算是军事才能呢?
作为一个军事家,首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治军。如果不能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又凭什么去南征北战呢?
其次,陈寿所说的“奇谋为短”,是相对于诸葛亮“治戎为长”而言的。诸葛亮在“奇谋”方面的才干稍逊于他在治军方面的才干,并不说明诸葛亮不善“奇谋”或没有“奇谋”。
同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之语也是陈寿对诸葛亮综合才能的分析对比后作出的结论。如果诸葛亮“理民之干”可打10分的话,那么其“将略”则打8分。如果以同样的标准再给别人打分,如给司马懿打分,那么,司马懿的“理民之干”也许只有3分,军事才能也不过只有6分。
譬如评价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可能其诗不如其文,其文不如其词。但无论单说哪一项,苏东坡都是大家。不能因为有人说苏轼的诗不如词,就误以为苏轼不会写诗。
对于诸葛亮北伐无功一事,陈寿也没敢下断言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而是用疑问的口气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
而且,陈寿还为诸葛亮北伐无功作了一番辩护: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成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耶?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陈寿将诸葛亮北伐无功的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与诸葛亮对阵的,偏偏是“人杰”司马懿;二是寡不敌众;三是诸葛亮手下没有韩信、王子城父那样的名将;四是诸葛亮的长处在于处理政事,而不在于用兵打仗。最后,陈寿颇为遗憾地说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是“天命有归”。
应当说,陈寿的总结与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颇为中肯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北伐的失败,但不能就此就说明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
有人常举诸葛亮不用魏延兵出子午直捣长安之计来说明诸葛亮不善于用奇兵。其实,魏延所说的只带五千精兵“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直捣长安的计划,乃孤军深入,为兵法所忌。诸葛亮用兵谨慎,没有十分的把握,他是不愿冒险的。所以,魏延之计仅是口头一说,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能否成功尚有疑问。
尽管诸葛亮北伐无功,但后人对此评价颇高,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张俨《默记》云:“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张俨是三国时吴国人,在当时,吴国也算是蜀汉的敌国。敌国之人评论诸葛亮,尤如此崇敬,亦可见诸葛亮之才高德邵了。
裴注又引《袁子》云:“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魏国名将张郃曾出军与诸葛亮交战,结果为诸葛亮设计射杀。魏明帝曹睿闻知张郃阵亡,大惊,在朝堂上当着群臣叹道:“蜀未平而郃死,将若之何?”张郃之死,使司马懿进一步领教了诸葛亮之军事才能,所以一直不敢与诸葛亮决战。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安然而退。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的营地,见其营垒井井有条,不由称赞说:“天下奇才也!”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说司马懿此叹乃“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
诸葛亮去逝后,遗命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二十九年后,魏将钟会征蜀,军至汉川,曾亲至诸葛亮庙祭奠,并对诸葛亮墓予以重点保护,命军士不得在附近放牧樵采。对敌国的已故统帅如此尊敬,此等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尚不多见。
南朝时,梁将陆法和征蜀,率大军到白帝城,对部下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经常在一起探讨军事理论,他们的谈话后来被编辑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成为备受兵家推崇的“武经七书”之一。二李谈话中涉及到的军事家有十七人,多次被提到的军事家有八人,被问及的次数如下:孙武21问;诸葛亮13问;姜太公9问;曹操6问;司马穰苴5问;管仲3问;吴起3问;韩信3问。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军事家李世民和李靖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兵圣孙武。
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的人,往往只说诸葛亮北伐,不谈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南征之事,《三国志》记载得非常简略,只有十余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诸葛亮之南征,即《三国演义》中大肆渲染的“七擒孟获”之事。这是诸葛亮从戎之后最为辉煌的战绩。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汉晋春秋》载,诸葛亮为这使蜀汉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率军南征蛮夷,“至南中,所在战捷。”对南人部落首领孟获采取“攻心为上”的办法,将孟获“七纵七擒”,使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从诸葛亮将孟获“七纵七擒”之事来看,说诸葛亮无军事才能无疑也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诸葛亮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有极为辉煌的成就。如果说诸葛亮是我国一流的军事战略家,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策。日后历史的发展,果然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丝毫不爽地兑现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奇观。仅此一事,诸葛亮即足以当之无愧地名列我国古代军事战略家之榜首。
诸葛亮之治军,亦不亚孙吴,连敌手司马懿也不得不叹为奇才,这里无须再说。
诸葛亮的军事著作如今大多已经散佚,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当时曾有《诸葛氏集》行世,目录如下: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
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陈寿所记的《诸葛氏集》已佚,明人曾收集诸葛亮的文章,编为《诸葛丞相集》和《诸葛忠武书》,但所收文章真伪混杂,参考价值不大。今人所辑的《诸葛亮集》(中华书局出版)对所收文章考订较详细,其中反映诸葛亮军事思想的文字仅有《兵要》共十则,估计这只是诸葛亮军事论著中的片言只语。
目前流传于世的《将苑》与《心书》各一卷,“皆言为将用兵之法”,旧题为诸葛亮所作。其实据学者考证,均系后人伪托。署为诸葛亮所作的兵书还有《六军镜》、《心诀》、《兵机法》等,盖因诸葛亮名气太大,后人假托其名以售其术而已。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于亮。”
这个现象也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事理论家,以致于他们宣扬自己的学说和见解,不得不借助于诸葛亮的大名。
诸葛亮对军事理论的贡献,还有众所周知的“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八阵图”是诸葛亮对部队战斗队形和兵力部署经过悉心研究独创出的一种阵图,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如今已无人知晓了。
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至诸葛亮曾隐居过的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恭恭敬敬地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
据说诸葛亮推演“八阵图”的遗址尚存数处,杜甫在瞻仰四川奉节长江边上的“八阵图”遗址时曾写诗赞颂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威震敌国,亦可见诸葛亮之军事造诣。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实践曾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可以说,若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历史上的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