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尤其在刘备去世之后,实际上掌握着蜀国的一切事务,而魏延作为蜀国的大将一直在蜀国的各次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五虎上将”先后谢世之后,更是成为蜀国的第一大将,甚至在整个三国后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将。这对将相之间的合作对蜀国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关于他们之间所谓诸葛亮以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和魏延以为诸葛亮胆怯而不能尽己才的说法比比皆是。笔者也试图从三个方面探寻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我们的发展有所裨益。
笔者以为,如果能够澄清以下三个问题,就基本上可以比较清晰地把握二人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依次为:诸葛亮为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要杀魏延?诸葛亮为什么使用和怎样使用魏延?诸葛亮在去世前是怎样安排有关魏延的问题的?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们知道,诸葛亮在魏延杀死长沙太守韩玄,救下老将黄忠而开城迎接刘备入城之后,建议刘备杀掉魏延,说他一反刘表、二反韩玄,认定其脑后有反骨。其实这个做法是存在很大争议的,笔者认为,不能仅仅因为魏延先后反刘表韩玄就认定其脑后有反骨。例如,东吴大将甘宁先是被刘表而去,然后因在黄祖手下得不到重用,接着归降孙权,并亲手杀死黄祖,虽然如此,孙权却待甘宁如上宾,委以重任。甘宁则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最终为东吴的大业献出生命。至于这一点,刘备也不赞赏孔明的做法,于是他亲自给魏延求情,将其留下,委以重任,根据《三国志》记载: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由此可见,刘备不仅欣赏魏延智勇双全,足以独当一面,也深信魏延不会叛蜀投魏,因为辅佐曹操与辅佐刘备对魏延来讲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在刘备手下更容易得到重用。
因此,本人以为诸葛亮仅仅根据魏延先反刘表再反韩玄的行为而认定其脑后有反骨的决定是武断的,而其进而建议刘备杀死魏延的行为更是不适合与孙曹争天下的战略,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行为,会给刘备造成人力资源上的损失。因为,乱世之下,节义之士毕竟有限,节义贤能之士更是供不应求,如果仅仅以此作为选人之标准,就必然导致人才流失,进而为对手所用。看一看刘邦聚集天下各色人才而成就霸业的历史和曹操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的作为,我们会更加的不赞同诸葛亮的饿作为。何况,魏延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被定义为脑后有反骨之人呢?至于这个问题,笔者进一步认为,即使魏延脑后有反骨,诸葛亮也不能以杀掉魏延这样简单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而务实的做法是在控制之下进行使用,直到控制的手段基本消失的时候再进行处理。至于时间的选择上,可以参照汉武帝对勾弋夫人的处理,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可以牢牢地控制她,使其无法作乱,而限制性条件----汉武帝的寿命即将消失时,将勾弋夫人赐死。笔者以为,能够驾御魏延者,可能只有刘关张和诸葛亮几人,因此时机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
诸葛亮除去因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欲除去魏延之外,估计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刘备的基业刚刚打开局面,需要凝聚人心,需要弘扬忠义,因此,必须斩杀具有两次反主记录的魏延,以警示文臣武将;
第二、诸葛亮本人比较重视人才的道德素养,因此,对具有两次反主记录的魏延,具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从而影响其决策;
第三、诸葛亮给魏延一个下马威,警示其应当忠心辅佐刘备,否则将性命不保;
当然,诸葛亮见面就要杀魏延的一幕,也许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双簧,只不过,二人配合地比较默契罢啦。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针对诸葛亮为什么要使用魏延这个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基于如下三个原因:第一、刘备愿意接纳魏延,并委以重任,诸葛亮不好轻易违背刘备的意旨;第二、魏延在刘备生前已经位居高位,并且功勋卓著,诸葛亮如果没有比较硬性的理由,轻易拿下魏延,一方面会引起震荡,另一方面也会给人以疾贤妒能,排斥异己的把柄;第三、魏延确实智勇双全,是难得的将才,尤其在赵云等人谢世之后,更是成为蜀国第一大将;也就是说诸葛亮对魏延在主观上是不想使用的,可是又鉴于各种条件而不得不用,因此就出现诸葛亮如何使用魏延的问题。笔者估计,诸葛亮的策略不过如下而已:容忍、使用、限制,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战略意图之内。至于诸葛亮对魏延的容忍与限制,我们可以根据如下的一段话进行考量。《三国志》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一方面没有采用魏延的奇袭战略,按照自己的意图稳扎稳打,另一方面,对魏延经常诋毁自己胆怯和不能完全发挥其才能而置若罔闻,进行包容。至于诸葛亮对魏延的限制性使用,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记载中看出,《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由此可见,在诸葛亮实际主持蜀汉政权后,魏延实际主持的事务是越来越重要的,其官职和封爵也是不断在升迁的,基本上发挥了其作用。实事求是地讲,诸葛亮按照自己的意图对魏延的使用是相当成功的,使魏延好的一面基本发挥出来啦。
就诸葛亮在去世前是怎样处理魏延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人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魏延的被杀直接描述为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所致,人们也因此更加崇拜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是,正史的记载却是别有一番景象。在分析诸葛亮在去世前如何处理魏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当首先分析魏延在得知诸葛亮去世后会有什么行动。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在知道诸葛亮去世后说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共作行留部分,令?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也就说,魏延不执行诸葛亮关于退兵的遗嘱,打算自己统领大军与魏国交战,并要求费?与其一起行动。实质上,魏延是要夺取军事指挥权,进而帅军继续北伐。实际上,诸葛亮没有将军事指挥权交给魏延。因此,魏延为达到此目的必然采取行动夺权,而魏延的夺权行动必然导致蜀国军队的内讧。根据魏延的实力和蜀国当时的权力布局及形势,魏延必然夺权失败(具体原因下文将详细交代),失败之后,魏延或者被杀,或者暂时割据,或者投奔魏国。但是,无论如何魏延在夺权之前是不会投奔魏国的,因为,那样的话,魏国给出的条件不会高过在蜀国的现有地位和权力,并且再次背负叛主的罪名。其实,诸葛亮对此估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这个可以从其遗嘱中关于如何处理魏延的那部分看出,根据《三国志》记载: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个安排最为高妙之处在于“令延断后”和“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两句,具体分析如下: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已经预测到,魏延在内乱失败之前不会投奔魏国,所以可以大胆地让魏延断后,而不需要担心其立即与魏国勾结在五丈原即诸葛亮去世时蜀军驻地共同攻击蜀军。主要问题在于,将内乱解决在魏国无法插手的情况下,也就是在蜀军西撤之后,这样即使魏延反叛也只是一支孤军而已。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同意撤军,主力自行撤走,魏延必然尾随归蜀,就可以将内乱的时间推滞,就内乱的地点转移到远离魏军之处,安全地解决内乱;如果魏延如史书记载进行拦截,由于时间差和交通路线的缘故也必然远离魏军,蜀国可以比较安全地处理内乱,事实其实已经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思维之缜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何以如此自信魏延必然失败呢?这可以从《三国志》的记载中找出足够的证据。据《三国志》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由此可以推测,魏延自视甚高,根本不将蜀国的文武放在眼里,并且常常有冒犯众人的行为,导致每一个心中都不免积有的怨恨,加上威望极高的诸葛亮早已给魏延定下脑后有反骨的结论和至死不忘对诸葛亮的防范,很容易导致大家在魏延有叛逆之行时联手剪除他。鉴于此,笔者以为,诸葛亮估计对此看的很清楚,所以天才性地在交代后事时没有明示杀掉魏延。非不想明示置魏延于死地也,而是无须多言,魏延早已自作牢笼也。
这就是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前前后后,诸葛亮由欲杀而不得杀,到最后欲杀而不言杀,其间不乏成功的运筹与精准的判断,但是魏延之天性与诸葛之权力优势也平添孔明三分神机妙算也。魏延之悲在于性格决定命运也。我等当深刻体会其中之奥妙也,警戒魏延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