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好死不如赖活着——汉献帝刘协的处事法则

刘协,强大的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很不幸,造化安排了他是亡国之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记得有次一个朋友问我余华的《活着》说的是什么?我回答了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其实这也是一个民族劣根性的所在。汉献帝也是如此,包括他的亲戚刘禅也是这样。 来说说他的人生履历吧,刘协字伯和,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卒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活了53岁,在那个时候,很不错。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皇子刘协被封为陈留王。后来董卓进京吞并何进后,迁都长安并立刘协为汉献帝,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傀儡生活。因不满董卓集团独擅专权,他利用曹操集团保驾,消灭了董卓却又被曹操控制。 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曾经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欲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200余人丧命,包括自己的结发皇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又过了十几年,死了,后面的事情就不清楚了。 有一点我挺喜欢吴国的孙皓的,王睿的部队打到建业城下,他要自杀,后被劝止让学刘禅,这是第一;司马炎说自己是坐北朝南等孙皓来拜,孙皓则说自己是坐南朝北等司马炎来拜,这是其次;第三,司马炎笑孙皓滥用酷刑,孙皓说这是惩治那些不忠于皇帝、自己有私心的奸臣的,说得满殿大臣失色。在个人性格做法上,他比刘禅强多了,我看比刘协也强很多。 汉少帝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而他弟弟刘协则不是。他很聪明,给乘何进集团与宦官混战、京城混乱的局势入主洛阳的西凉军阀董卓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所以后来他掌握京城局面后便废杀少帝,改立刘协为汉献帝。 对于董卓,刘协肯定是不喜欢的,是肯定要干掉的,可是又没有办法。好在这个时候汉朝体制骨架还像样一点,带兵的小将军们还是很多的,大军阀不多,于是他想到了王允,设计离间董卓集团内部关系,并干掉了董卓,谁知道反而更加混乱,新人要权,旧部作乱,搞得汉献帝流离失所,又要迁都,这时候他看到了擎天保驾之臣:曹操,呵呵,过程就不说了,大军阀打败了小军阀,结果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来了一个更厉害的,被劫持到了许昌。从此也算定下来了。开始以为曹操还可以,后来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情,还坏,想除掉他,结果不行了,不像当初人心还像着自己一点,结果是什么都没有了。只好安心当自己的大汉朝皇帝了,表面上汉朝还是统一的,一直到曹操死后,曹丕赶他走之前。 刘协为什么不去死呢?我想也许年轻时候他也想过,可是也许是经过了一个过程,他胆小,又觉得应该去死,结果死了又没有死成,这没死成倒好了,他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烦,作一个皇帝,安安全全的,不是很好吗?我干吗要死呢?再说,死了有用吗?也许到得后来,什么曹操专权、身怀身孕的贵妃被杀、亲信被杀、结发妻子被杀、满朝文武换人、封这个为王封那个为将军,都无所谓了,到得后来封了个什么公侯的,只不过换个地方,继续享福而已。这是我个人的推断。 的确,他死了有用吗?死了,曹操可以另找一个人出来,就说是刘姓后代,多呢,一大把,随便立个皇帝,天生是个摆设。曹操当不当皇帝就是个形式,就是个称呼的问题。也许那个时候人的观念还是生活在汉朝,但是权力则完全控制在曹操手里。正是考虑到大部分人还需要靠汉朝的称呼来号令,所以才保留了汉献帝,不然要他干吗呢?汉献帝恐怕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在他的宫殿里享福了,很不幸,偶尔还会激动一下,做几次挣扎,结果都是徒劳,害了很多人。试想就是杀了曹操会怎样?天下只会更乱! 还是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刘协选择了享福。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刘禅、孙皓是的,福贵也是的。如果要是像崇祯那样的,倒是也能博取人们一些同情。刘协生逢乱世,又没有多大能力,只好做了一辈子受人摆布、却又受人朝拜的木偶,里面是个木头,外表穿的倒是很好看。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