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逃亡路之一:给慈禧太后找不来一碗绿豆汤 8月14日晚,八国联军突破北京外围防线进入北京城内。那天正赶上宫内祭祀日,是日夜晚,皇上正在拈香,洋兵已经进城,宫里全然不知。听到枪弹啾啾地叫,慈禧太后还以为是鸟叫,后来才觉着不对劲,夜间哪来鸟叫。 突然,李莲英跪在帘子外奏报道:“老佛爷,洋兵已经进城了,该躲避躲避啦。”慈禧太后慌忙起身,急问:“皇上在哪儿?皇上在哪儿?赶紧通报皇上,麻溜点儿过来。” 太后可没有忘记皇上——皇帝丢了,慈禧太后的命数也可能就到头了。听到慈禧的召唤,光绪头戴着红缨帽子,身着补服赶过来。慈禧说:“瞧你这身装束打扮,哪儿能走得出?”皇上边走边脱穿戴,把朝珠缨帽、外褂都扔了,随手抓到一件长袍穿上。太后叫来小太监给她梳头,换上普通人的穿戴,尽量往乡里人模样打扮。 8月15日凌晨,忙活了大半夜,慈禧太后带着皇上,大步小步地一路踉跄,赶到了后门外。等候在后门外的当值步兵统领善耆,早已备下一乘骡车。太后和皇上急忙上车,向德胜门方向跑去。善耆骑着马带着兵勇,跟随在后头保驾前行。 宫内和宫外的高官贵胄们,跟着太后和皇上风风火火赶到德胜门外,聚集起约摸有几千人,众人惟恐洋兵追赶,不敢停留,拼命狂奔,连夜逃到昌平州。两宫仓皇出宫,先期没下廷旨,銮驾到达昌平城下,守城官员坚闭城门,不断鸣枪警示。两宫不得已,绕城而过,继续赶路。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众多扈驾人员簇拥下,走上了逃亡之路。在这危急时刻,肃亲王善耆,被授封 “御前行走”,扈从逃亡。 善耆撇下病榻上的老母,没有和娇妻告别,默念着硝烟中倾倒的肃王府的宫室,心中充满辛酸和忧伤,暗暗骂道:“真是‘乱世多孽子’,大清朝的孽子们把朝廷弄成这般模样,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太祖、太宗?” 清晨,天降大雨。出逃的人流闯到贯市,善耆向当地一位老人讨来一张面饼和一盘炒青菜,太后和皇上分着吃了,其他人都饿着肚子。 慈禧太后对善耆说:“最好给老婆子和皇上一个人上一碗绿豆汤,有点儿稀的喝就好了。” 善耆努力了,但没能完成圣命。过居庸关时,太后和皇上各自喝了半碗凉水,太后和皇上昔日的威风完全随风飘散,体面丧尽。 善耆心里头很焦急,他想竭尽臣子的职责,不能让太后和皇上挨饿。善耆急中生智,他找来延庆知州秦奎良,让他给怀来县下一道“急牒”,叫怀来县务必为两宫备办好吃食,备办满汉全席一桌。 怀来知县吴永面对知州秦奎良发送来的急牒,心中难免有些犯嘀咕。他估计两宫圣驾肯定夜宿在岔道,离怀来县境仅有50里路程,一天后抵达怀来。 惶惶逃亡路之二:慈禧太后的哀哭 在24小时内,叫他备办满汉全席一桌,比登天揽月还难。衙内有人劝吴永弃官逃避,硬着头皮置办,也捞不到一个“好”来,一旦圣上怪罪下来,岂不自讨罪遭。经过再三思量,吴永力排众议,认为自己吃朝廷俸禄,天子遇难不能逃避,是祸是福,听天由命。 岔道离怀来所属的榆林堡,仅仅25里,由榆林堡到怀来,又是一个25里,预计17日銮驾必当启跸。第一站就是榆林堡,向来大差过境,都在榆林堡迎驾,给圣上预备茶点打尖。 吴永准备星夜出城去榆林堡迎驾,但是,当夜没能成行。怀来县城中男女老少多数习练拳法,四座城门门洞已经被义和团拳民封死,并有坛主率领拳民把守,没有坛主的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吴永带领三名兵勇来到城门口,义和团坛主问:“出城干什么去?” “去榆林堡接皇太后、皇上圣驾。” “他们也配称什么皇太后、皇上?没有见到洋毛子就出逃,什么鸟……” “皇上巡幸,怎么能说是出逃呢?” “你这个二毛子,我宰了你。” 面对这个态度强硬的坛主,吴永只得暂时回到衙内。第二天清晨,吴永率马勇8人,来到西门闯关,对坛主说:“今天除非杀了我,不然我一定去迎圣驾。你们也别忘了,咱们都是大清朝廷的臣民。” 没等守门坛主反应过来,吴永率领马勇,快马加鞭冲出西门,向榆林堡飞奔而去。忽然间,大雨滂沱,雨水连天。吴永想起一句民间熟语“虎行风,龙行雨”,天子出行,果真下起瓢泼大雨,实在灵验。 吴永冒着倾盆大雨赶到榆林堡驿所,找到一名管驿人。吴永命管驿人和随从人员为两宫准备粥饭。大约过一个时辰,雨停了,粥熬好了。前面过来一乘驮轿,轿前有前导一骑。前骑高声问道:“来人可是怀来县吗?” “是。”
“这是军机赵大人。”前骑指着驮轿说。 赵大人撩开轿帘问:“怀来县,准备好馆舍没有?” “回禀大人,馆舍预备好了,怕不能令圣上满意。” 蓦然,善耆也乘马赶到,在马上说:“吴永,皇太后乘延庆州肩舆,随后驮轿4乘,皇上和伦贝子共一乘,再后是皇后,再次是大阿哥,再次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各坐一乘。接驾报名时,等肩轿和第一乘驮轿过后,你就可以起立,不用再跪了。” 善耆和吴永是旧知故识,善耆说:“洋兵打入京城,势不能不走避。两宫已经饥寒两个日夜了,你务必设法让两宫暂得安歇,能吃上一顿饱饭。御驾随后就到。” 二人寒暄几句,导骑已经到了跟前。前骑传呼:“御驾到。”4人抬蓝呢大轿到,吴永跪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跟着是一驮轿到,见其中对坐二人,知县又高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上圣驾。” 在泥水中跪拜报名完毕后,圣驾进入驿馆。吴永呆呆地坐在门外上马石墩上候命。 李莲英急促走出门外,傲然大声呼叫:“谁是怀来县知县?太后叫起,随我来。”吴永跟着太监进入院中,到正房门外,跪拜奏报,听到太后“进来吧”的口谕,吴永进入正房,只见慈禧太后布衣椎髻,端坐在右椅上。 吴永免冠叩首,跪报履历。 太后问:“这儿离县城多远?” “25里。” “备办好吃食了吗?” “已经备好。” “好,有预备就好。” 慈禧太后说到这里,突然放声大哭,哭声凄楚,哀哀切切。太后一边哭,一边数叨:“老婆子和皇上连日走了百里开外,竟不见一个百姓,官吏也没影了。今儿个来到怀来县,你能不避风雨前来迎驾,可称得上是我大清朝的忠臣。没曾想大局坏到如此地步,你能不失礼数前来接驾。这是本朝江山气数没尽,大清还有救。” 惶惶逃亡路之三:小县城接圣驾 善耆跪在一旁,心头感到壅塞,他真的不知道,是大清朝气数没尽,还是已经到了尽头。慈禧太后哭诉后,说:“善耆,你这两天也忒累了,下去歇息吧。” 没等善耆站起,老佛爷又哭诉起沿途的境遇:“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又冷又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不是找不到井,就是找不到汲器,再不然就是井里浮有死猫死狗,不得已,采秫秸秆,和皇上一起嚼,略得浆汁解渴。昨儿个夜里没有找到一个干净的住处,我和皇上坐在一条板凳上,背贴背坐了个通宵,早间寒气儿往汗毛孔里头钻,肚子呱呱叫,皇上已经两天没有正经吃食下肚了。你准备吃食了吗?” 慈禧太后真是饿怕了,反复追问准备吃食没有。 “早已备下,有小米粥一锅。”吴永回答。 “有小米粥,好哇,好哇!快上来,快上来!哎呀,有粥喝,真真是万幸!好极了!” 接着,慈禧太后说:“莲英,快引见吴永叩见皇上。” 皇上正站立在近左的空椅旁,什么也没说,任凭吴永依式跪拜。 太后说:“今儿个都累了,你们下去歇息吧。” 善耆和吴永退下之后,立即把小米粥献上,还上了一碟小咸菜。过一会儿,大太监李莲英出来,跷着大拇指,和颜悦色对善耆说:“老佛爷忒高兴!小米粥真叫棒!又甜又香!”接着又说:“老佛爷想吃鸡蛋,能办来吗?” 善耆对吴永说:“去想法子备办几个。” 吴永亲自带人,挨家挨户去讨,讨到五个鸡蛋,煮熟捧着交给太监呈进。一转身工夫,李莲英又出来,对善耆说:“老佛爷很受用,呈进五个蛋,一口气儿吃了仨,剩下两个,赏给了万岁爷。别人连味儿也没闻到。” 几分钟后,慈禧太后慢悠悠地走出来,对李莲英说:“这次出宫忒急,没有带衣裳出来,能不能设法备办几件?能暖体就行啦,格格们也没有带换洗的衣裳,女孩儿家没有更换的衣裳怎么能行?” 李莲英传太后口谕给善耆,善耆叫吴永抄近路飞驰回县备办衣物,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反正满洲的衣饰可以男女通用。 两宫在榆林堡吃饱了,喝足了,太监传呼起驾。吴永在门外报名跪送,然后骑马赶回县城,传谕:“城内居民,一律在门外摆设香案跪迎圣驾。” 銮驾到达怀来行营,两宫先后降舆入内。吴永返回衙内,翻箱倒柜,挑拣衣服,归拢一大包,跑到行营宫内献上。太后和皇上更换了所进服饰,多少提升了一点点威仪来。 善耆告诉吴永,除延庆州所列人员外,还有博公、定公、工部侍郎溥兴及各部司员数人已经赶到。傍晚,随扈官兵,陆续到县。千乘万骑,贵要云集,巴掌大的山旮旯怀来,被填塞得满满登登,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天黑前,大军机王文韶赶到怀来,有气无力地对善耆说:“累呀累,饿呀饿,有吃的快让人拿来,吃了好好睡一觉,不拘何地,但有一张床就够了。” 善耆叫吴永赶紧给大军机备办吃食。厨师送来一大盘青菜,凑合几样泡菜和一竹篮米饭。王中堂和他的儿子把菜饭全部扫光。饭后父子二人挤在一张床上躺倒便睡,可见是饿极了,累极了。善耆对身边人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睡个够,等明儿个睡醒了,再奏报两宫。” 8月18日,王文韶奏报太后和皇上,他带来了军机大臣印信,朝廷可以办公了。王中堂还奏报了洋人打进京城之后掠夺烧杀的情景。老佛爷听后又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嚎啕一阵。善耆遇到这种场面总是设法回避,他讨厌眼泪,更讨厌哀号。 两天来,宫门传呼频繁,善耆得不到片刻喘息,整日疲于奔命。城内和院内的道路,都是由鹅卵石铺就,善耆的脚指头已经被磨得充血,忍着疼痛勉强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