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不敌关东诸侯进攻,迁都长安,但没过多久,长安局势发生了变化,董卓仍然不改残暴作风,刑法严苛,聚财敛富,民怨十分的严重,被王允和吕布设计所杀,而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请求赦免,王允没有允许,凉州军按照贾诩的计策杀回长安,吕布兵败走关东,王允被处死,李傕等人掌握朝中大权,便命令太傅马日磾和太仆赵岐杖节安抚关东诸侯。
关东诸侯也相互攻伐,兖州刺史刘岱与黄巾残余作战,死于乱军之中,兖州迎曹操为兖州牧。刘备解了北海之围后,就率兵回到了平原,恰逢公孙瓒进攻冀州袁绍,派刘备和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齐地,然而公孙瓒战败退回幽州,直到公元193年太仆赵岐奉天子的命令来劝和,双方才宣告罢兵。
北边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事刚刚告一段落,南边的曹操和陶谦又开始了征战。曹操征陶谦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初平四年(一百九十三年)秋天,曹操最后因为军粮用完了不得已才退兵;第二次是兴平元年(一百九十四年)夏天,陶谦急告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和平原相刘备前往援救,不过曹操后方被吕布偷袭了,不得已退兵。大多数人认为曹操征陶谦,是因为陶谦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笔者认为并不是如此。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武帝纪》)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陶谦传》)
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琊入泰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应劭传》)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琊,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武帝纪》)
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陶谦,故伐之。(《吴书》)
从上面这些历史资料来看,发起战争的不是曹操,而是陶谦,为什么会陶谦呢?陶谦为什么敢去惹强大的曹操呢?其实这并不奇怪,前面笔者已经讲到袁绍和袁术闹翻,袁术拉拢公孙瓒、陶谦、孙坚对付袁绍和曹操,那为什么陶谦会选择加入袁术的联盟呢?我们都知道,曹操每次出兵都深感军粮不足,最后听枣祗和韩浩的建议在迎接献帝那一年屯田,其实三国里第一个开始屯田的不是曹操,而是身在徐州的陶谦。
陶谦刚接任徐州的时候,徐州黄巾军非常的猖獗,他将徐州的黄巾军赶到了青州和兖州,不过他始终没有想到的时候,没过几年,曹操率领这批黄巾军(被曹操收编的“青州兵”)又打回了徐州。刚刚经过战火的徐州,民生凋敝,良田荒废,陶谦任命徐州陈登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设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批的流民进入徐州,仓谷殷实,史书上说“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
富裕起来的徐州无疑就成了关东诸侯眼中的肥肉,而与徐州接壤的兖州曹操和冀州袁绍就成了陶谦最大的威胁,而此时的袁术盘踞南阳,公孙瓒在幽州,和陶谦都没有直接的地缘关系,陶谦才会选择和袁术联盟。袁术和曹操争雄兖州,公孙瓒染指青、冀二州,孙坚奉袁术之命攻荆州刘表,那作为盟友的陶谦也必然是要做些什么,因此陶谦攻打兖州泰山的华、费二县,略任城。
史书上记载,陶谦是和称天子的下邳阙宣一同起兵的,并且合从寇钞,最后可能是利益分配不均,杀了阙宣,兼并了阙宣的部队。我们都知道,陶谦也是一方诸侯,但从名义上讲也是汉臣,阙宣自称天子,难道陶谦还向阙宣称臣?这从逻辑上讲是不合理的,如果说阙宣人多势众,陶谦有可能向阙宣称臣,重要的是阙宣只有区区数千人,阙宣脑袋发懵自称天子,陶谦不可能脑袋发懵和阙宣一起谋反吧!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下邳人阙宣是攻打陶谦的徐州,举兵的日期跟陶谦攻打曹操的日期相同,所以称“共举兵”,这也很符合陶谦杀阙宣的原因。
陶谦攻打华、费二县,曹操不可能忍气吞声,没有表示吧!当然肯定会有人说曹操还在抵御袁术的进攻,没时间理会陶谦的,那袁术被曹操赶到九江之后呢?所以也就在初平四年的秋天,曹操反击陶谦了,连续攻占了十几座城池,两军在彭城大战,陶谦军死者数万,不得已退守郯城,曹操兵粮快用完了,第二年春天撤军。
我们从《应劭传》来看,曹操遣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还没有到,陶谦因怨恨曹操多次攻打他,率轻骑追杀曹嵩,那一年是兴平元年,也就是曹操回军兖州,攻打陶谦的第二年。正史中没有记载在此之前曹操攻打过陶谦,那“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应该指的是曹操连克十几座城池和彭城大战,而且应劭也是兴平元年跑到袁绍那儿去的,很可能这件事就发生在初平四年年末,而不是是曹操起兵之前。那曹操攻打徐州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他就是为了报陶谦攻打华、费二县的仇,陶谦杀曹嵩的仇应该是曹操这次东征结下的。
至于韦曜在《吴书》中认为曹嵩是被陶谦的都尉张闿在华、费之间所杀,把陶谦攻打兖州的重大军事行动换成了张闿护送曹嵩,到底是不是这样也确实很难考证,不过韦曜和陈寿都认为曹操攻打徐州是因为陶谦杀了曹嵩,虽然陶谦年老昏聩,但陶谦的政治思想还不至于这么单纯,他联合袁术就是为保徐州,出兵也只是配合袁术和公孙瓒,如果他真的是先杀曹嵩祭旗,再出征曹操,确实很难让人理解,陶谦又不笨,不可能说杀了曹嵩,曹操的军队就自动瓦解了吧!大多数人觉得韦曜的记载不真实,至少说了曹嵩之死的原因,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也有提到,然而陈寿却没有记载陶谦为什么要杀曹嵩,让人很难理解。从这些有冲突的历史记载来看,确实很难判断到底是谁对谁错,从逻辑上来讲,笔者还是很赞同范晔的记载。
当时曹操还没有兴屯田,出征打仗经常兵粮不济,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陶谦死守郯城不出来,曹操也没有办法,不得已就退兵了。等到兴平元年的夏天,曹操安排荀彧、程昱守鄄城,第二次东征,陶谦知道自己抵不住曹操,急忙派人求救于青州刺史田楷,鉴于前一次刘备成功救过北海孔融,这一次田楷把刘备也带上了。不过曹操可不是管亥能比的,刘备手上只有千多人和幽州胡骑,马上又招募饥民数千人,匆忙赶往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