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刘协在被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之前,他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注定了,剩下的就是谁来做曹操而已。在讨论刘协之前,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皇帝的权利来源于何处?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如何能够击倒手握重兵的将军?明了了这个,才能知晓刘协们要如何努力才有可能击倒曹操们。
皇帝的权利来源于名教,来源于秩序,来源于被宫城宦官营造出来的神秘感。汉武帝之所以选择儒家作为显学,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皇帝治理国家的合理性理论,这个理论和国家秩序结合在一起,就是皇帝的权利。再有,在皇权天授的理念下,深宫中的皇帝是神秘的,而这个神秘的人又具有对任何个人的决定权,这就能衍生出恐惧感和敬畏感。在国家秩序的大旗下,在深宫中的皇帝能用一张纸、一句话就能够决定一群人的利益乃至生死,这就是皇权的力量。
皇帝的权利来源于利益授权;按照儒家的观点,天下所有的事务都归皇帝所有,这个所有权是天授,不容置疑。皇帝用官位,换取精英的支持(知识分子或武士);而官位在我国历来都可以很轻易的换到等值的利益。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皇帝的权利来源于国家恐怖机关的威吓,在换取精英的支持后,国家的武力机关是捍卫这一秩序的重要部门,他保障了皇帝权利的执行力度和权威性以及唯一性。
以上这三点,我们的刘协一样都没有。
在刘协的父亲灵帝在位时,汉帝国就已经风雨飘摇了,黄巾起义撼动了帝国的根基,这场席卷全国的暴乱让帝国的郡县失去了秩序,在很多地方法制败坏,政令不畅;原本就势力强大的世家大族取代中央成为基层秩序的建立者和守护者,中央和地方逐渐脱钩;这甚至不是灵帝的问题,是东汉几百年的积弊。
到了灵帝驾崩、少帝、献帝分别临朝的那几年,先是宦官矫太后诏杀掉了大将军何进,后是袁绍等矫诏杀光了宦官,接着董卓胁迫太后废少帝立献帝;董卓把持的中央和关东集团的混战让中央和地方彻底决裂。董卓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关东诸侯没人管长安发生了什么,大家就像没有中央一样,割据正式形成。统一的秩序不在,没有这个,皇帝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童罢了。
从长安逃出的刘协甚至连粮食都没有,面对着天下割据的事实,他又能拿什么来换取臣子们的效忠呢?而且恒、灵二帝时期的两次党锢之祸,让天下“清流”对帝国失去信心,对刘姓皇帝缺乏好感。清流有时候虽然误国,对于落难的皇帝确是雪中送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愿意来勤王的清流,有影响的不过孔融而已。
知识分子不待见,也就只能武力统一这一途了。原本帝国常备的部队为卫戍宫城的南军和拱卫京师的北军,以及灵帝时期新建的宦官领导的西军,算是皇帝直属部队。这三只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在董卓与关东、李傕与郭汜相争中损失殆尽。东进过程中保护献帝的仅仅是董承领导的部分西凉军队和杨奉、韩暹手下的前白波贼余党。在曹操面前先后轻松的被解除兵权,没有兵权的皇帝,也不过是个被关起来的二十几岁的宅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