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王粲只有在依附了曹操以后,他的政治仕途才平坦起来,甚至可以说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还一度被曹操委以重任。先是因劝刘琮归降有功,被授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王粲官拜侍中。但是仔细思考一下,曹操看重的也只是王粲的文学才华,而在政治军事方面却还留了一手,王粲也始终只能作为文学侍臣待在曹操身边,但却一直没有挤进曹氏集团的权力核心和决策层。可以说,王粲在曹氏集团虽有高位,但无实权,曹操赞赏的是王粲的文学造诣和影响,却不喜欢王粲这个人。
原因之一:王粲长得丑,虽有文学才华,但欠缺政治才能。相貌的丑俊或许不是一个人政治生命的决定因素,可能也不会妨碍一个人做官和碍升迁,但是在东汉末直至魏晋时期,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众所周知,从汉末兴起的清议之风,逐渐发展成对一个人的品评和赏鉴,这种品鉴一开始还注重孝廉,后来逐渐侧重于关注一个人的外表和气质,以致导致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种对容貌和气质的狂热追求。所以,魏晋官场出现了许多的美男子,这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但像王粲这样矮小、丑陋的男子,很多场合是不受人待见的。他远赴荆州依附刘表时,刘表与王粲是同乡,又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他原打算将王粲招为东床快婿,但一看王粲的身材和长相,刘表就打退堂鼓了。王粲做刘表幕府16年,一直没有被重用。劝刘表儿子刘琮降曹后,虽然一路升迁,但是曹操没有重用他,或许貌丑体寝还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王粲本人缺乏政治才能。生逢乱世的曹操需要能谋善断的政治谋士,而精明强干是这种人才的首要素质,但是王粲虽然有政治渴望和追求,也热衷于仕途功名,但他欠缺的恰恰就是精明强干的政治素质。陈寿曾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所谓的“冲虚德宇”,实则就是一种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政治气质。读王粲的诗赋创作,也可以发现王粲的多愁善感,钟嵘评王粲:“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诗品》)这种气质对于一位文学家或许大有裨益,但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一种缺陷。
原因之二:王粲的政治追求和曹操的执政理念相左。王粲出身于大官僚世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作为东汉豪族的山阳王氏,在汉末时期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的的政治观念,也就是坚定地站在皇室的一边,与宦官乱政作斗争。可是这在当时阉党专政的社会背景下是多么的不合时宜。王粲继承了家族传统和政治理想,妄想维护名分门第,侧目宦官当权,但是出身于宦官之后的曹操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政治理想,作为政治上的草根一族,曹操一直在猜忌、抑制和打击豪门大族,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更加重用那些有政治才华、能在政治军事上助他一臂之力的谋士,而不仅仅是在文学上才华横溢的幕府,所以他一方面看中王粲的文学才华,行军打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歌功颂德,但在政治军事的权力中心却疏远王粲。这也是为什么王粲为什么只能以侍中身份担任文学侍臣的角色,却一直不能担任什么军政要员。
原因之三:王粲在荆州时曾主张联合各路诸侯剪除曹操,曹氏似乎对此心有余悸。王粲在荆州依附刘表时,虽然在仕途上很不得志,但却创作出一系列使他名垂青史的文学作品,例如如《登楼赋》、《七哀诗》都是他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作。而且也能纸上谈兵,阐述政治主张,表达政治理想,例如他也写作了诸如《三辅论》、《荆州文学官志》、《为刘表谏袁谭书》等一些时政文章,其中有对曹操的攻击,如“摧严敌于邺都”“且当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显然是主张汝南袁氏联手消灭曹魏。另外还在《为刘表与袁尚书》中号召各路诸侯“惟曹(曹操)是务”,以达到“共奖王室”的目的。这是他的政治主张,虽然当时依附刘表,各为其主,但是曹操知道了这些,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心理抵触,他也会审视王粲对他的忠诚程度,也会考虑今后对王粲的信任程度。虽然他能对刘桢往昔对他的痛骂以玩笑的方式解除尴尬,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他的心里没有留下任何阴影。作为王粲而言,他出身名门望族和官宦世家,有着家族的政治理想和自己的政治追求,而且也为之奋斗过,但是一直胸怀大志却不得伸展,郁郁不得志。常言说,乱世出英雄。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宗白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成就一番功业,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除了自身要有这方面的才能和素质外,还要有发现和重用你的上司,可惜的是王粲在这两方面都不具备,只能是徒唤奈何。但令人欣慰的是,他能发挥特长,在文学创作上成为“七子之冠冕”,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不知在王粲来说是不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