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北宋初期的宰相吕蒙正著名的镜子典故是什么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部的不和,使用反间计,导致袁崇焕最终惨死。

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敢于进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贤良著称的官员。且吕蒙正为人一身正气,不受贿赂,对此他还有一个著名的镜子典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吕蒙正作为一国宰相,位高权重,又极其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与关照,因此在朝中十分有名望,很多人想要须溜拍马,欲与其搞好关系。

朝廷中一位收集珍贵古镜子的官员,他家中藏有一面古镜,声称这面镜子可以照到两百里以外的事物,他想将这面古镜作为礼物送给吕蒙正,可是又担心他不收,就想通过吕蒙正弟弟的关系,将礼物送给宰相。

有一次,吕蒙正的弟弟登门拜访,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假装闲聊谈及吕蒙正是否对这面镜子感兴趣。谁知吕蒙正笑称:“我的脸不过也就一个碟子那么大,我要一面照两百里以外的镜子干什么,哪里用得着呢?”他弟弟听到这样的回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过这件事的人都十分佩服,对吕蒙正的品行连连称赞,将他与唐代以严拒请托著称的宰相李德裕相比,可见吕蒙正的品行之端正,他极少有什么嗜好,也不容易为外物所动,这对于过去封建社会的官员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吕蒙正为官不受贿,心系国家、百姓,重实事轻财物,淡泊名利,秉公廉政,敢于清贫,实在是少有的清官贤相。

 

  北宋吕蒙正

吕蒙正,出生寒门,高中状元得以入仕,十分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以德才贤良兼备而著称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的爱戴与官员的敬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吕蒙正为官期间,遇到事情敢于出来说话,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讨论时政事务,有自己不认同的,一定会坚持反对意见,他这种无所隐瞒的性格特点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也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名望,令人尊敬。

有一次适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宋太宗宴请朝臣,酒过三杯喝到尽兴时,皇上便开始得意洋洋地自夸:“五代年间,周太祖自邺南归时,这里社会动乱没有纪法,官员和百姓屡遭盗劫,天上出现扫把星,地上水灾频发,引得人心惶惶,四下流窜,还以为天下将要大乱,此处再也不会有太平日子了。朕登基以后,所有事务都亲自查阅处理,民间的各种状况都得到了治理。此后,每次一想到老天的恩赐,能够给我这样繁荣昌盛的时局,我就能体会国家的管理与发展都是事在人为啊。”

听到皇上这样的话,在座的大臣们人人鼓掌表示认同,唯独吕蒙正起身离坐,来到太宗面前说:“有皇上的地方,就能聚集百姓,所以此处才会作为都城得以繁荣发展。皇上可能不知道,城外很多饥寒交迫的尸骨,并不是都如您所见的那样,希望陛下不仅仅只看眼前近处,能真正为百姓谋幸福。”此话令宋太宗大为扫兴,但也无以反驳。

吕蒙正心系国家、百姓,绝不谋私,他的刚正不阿与贤良廉洁都是历史上难得的。

 

吕蒙正格言

吕蒙正有一篇作品名叫《破窑赋》,据说是后世之人托其名而为,主题是人生和命运的无常。有文字不尽相同但内容相似的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也被人称为是《命运赋》,文中的许多句子因为寓意非常,所以成为了吕蒙正格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篇《破窑赋》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吕蒙正格言中最出名的一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论述人生和命运最精辟的一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气的变化是快得难以猜测的,人的灾祸或者机遇也是如此,发生都是在旦夕之间,是现实无法预料的。

既然,人的命运与天气变化相似。所以作者在文中接着就列举了一些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比如他说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还不如没有脚的蛇走得快;雄鸡翅膀很大,但不像乌鸦那样能飞。这也就是动物的命运,无法改变。

然后,作者用了大片篇幅来罗列历史人物的例子。比如“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意思是孔子文章无人能比,却一样被困在陈国;姜子牙精通武略,却一样要在渭河边垂钓。之后还有短命却善良的颜渊,长寿却是恶人的盗跖,强大却兵败自刎的项羽,弱小却拥有江山的刘邦等等。

接着作者还以吕蒙正当然身居破窑之后为相的人生境遇为例,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这些都可以说是吕蒙正格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