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人士,本来是刘备帐下之人,后来被迫归附了曹操,为曹魏政权效力。徐庶曾经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且帮助刘备破了八门金锁阵,是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庶家境贫寒,早年时期为人报仇,被官吏抓住,后被其同党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求学于儒家学舍。公元192年,董卓作乱,徐庶为了避乱,去到荆州居住,并在这里结识了诸葛亮,两人达成了友谊。后来,徐庶投奔了刘备,刘备也很器重他,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卧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建安十三年,曹操领军南下,刘备等人在逃亡之时,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所掳,徐庶为了尽孝,保全母亲,辞别了刘备,前往曹营。徐庶进入曹营之后,一言不发。当曹操分兵八路准备攻打刘备时,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说刘备投降,但徐庶见到刘备之后却告诉他说大军将至,还望早做准备。刘备有心想要留下徐庶,奈何徐庶害怕天下人耻笑,便以刘备已有诸葛亮辅佐为理由拒绝了,并且表明,他虽然在曹营,但是却一条计策都不会为曹操出。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很高的职位,也一直未被重用,几年之后,徐庶病死。关于徐庶的事迹,后来被传为很多成语,比如徐庶母亲被俘虏时,徐庶方寸大乱,进入曹营之后的一言不发等等,都被后人沿用至今。
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这个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他早年起兵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跟随过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可以说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他自己也非常有抱负,立志匡扶汉室,而且礼贤下士。虽然在早年屡战屡败,但并没有灰心,终于他得到了一位贤才,这个人就是徐庶,在徐庶的帮助下,他打退了曹军大将曹仁李典的进攻,面对这样一位大才,刘备自然喜爱至极。但好景不长,最后徐庶还是离开了刘备。既然徐庶投奔了礼贤下士的刘备为什么要离开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庶在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的,所以徐庶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在曹操得知曹仁李典打败是因为刘备得到了谋士徐庶的帮助,所以在程昱的建议下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并模仿徐母的字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如果徐庶不来,母亲就会被杀害。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自然不会丢下母亲不管,于是急忙从新野赶到许昌,投奔了曹操;从这之后徐庶一直呆在曹营在没有回到刘备帐下。这也就是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的原因。
眼看着儿子弃明投暗,徐母非常愤怒和难过,于是上吊自尽了。徐庶虽然待在了曹营,但终其一生没有为曹操献过一条计谋,一方面是因为痛恨曹操用他母亲最为要挟致使母亲丧命,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仍想为刘备效力。所以也才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汉末年,原是刘备帐下的谋士徐庶,其母为曹军所掳,为救母亲,徐庶向刘备辞别,去往曹营,投向了曹操,可是进入曹营的徐庶,心却仍然向着刘备,所以一言不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在刘备最艰苦的时候,出任军师,计杀二吕,破解了“八门金锁阵”,暗中取了樊城。在荆州的时候结识了诸葛亮,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好友,后来徐庶向曹操推荐了诸葛孔明,并让刘备亲自去请,就有了名流千古的“三顾茅庐”。只是好景不长,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击刘表之时,曹操早闻徐庶贤能,足智多谋,有心想要收为己用,这是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献计,徐庶是大孝之人。幼年丧父,家中只有一老母,只要控制了他的母亲,就不愁徐庶不自己送上门来。曹操让徐庶母亲给儿子写一封信,召他前来,然而徐母刚烈,大骂曹操是汉贼,最后曹操伪造了一封徐母的书信,徐庶见信之后,心里痛苦不已,但自古忠孝难两全,他只能选择辞别刘备,去往曹营,徐母见徐庶,痛责了他并且自杀身亡,这对于徐庶来说冲击太大,难以接受。
然后曹操得到了徐庶,但是徐庶心向刘备,从不肯为他出谋划策,因为母亲的事情,徐庶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计谋,几年之后,徐庶病死,诸葛亮等人痛心不已。这就是有名的徐庶入曹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