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14个皇子,其中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是长子,唐太宗即位那年,8岁的李承乾被立为太子。从遗传学上来说,父亲是李世民,这边素质是没得说的。母亲那一方呢?李承乾的外祖父长孙晟,是隋朝著名的神箭将军,“一箭双雕”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此公的一次箭艺表演。四肢发达,智商如何?当年此公只身在突厥挑拨各部落的关系,智商跟箭法一样漂亮。父母两边的素质加起来,李承乾想不优秀都难。
雄厚的师资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呢?李承乾同学表现恶劣,严重违反太子道德行为准则: 喜好田猎、声色,生活奢靡。生活作风不正派,搞断背,恋上男歌星称心。唐太宗怒杀称心后,李承乾为其画像焚香,垂泪徘徊于画像前。好吃偷窃。特制一口大铜炉和一个大鼎,偷来民间的牛马自己亲手烹饪,然后招呼手下一起来吃。不论贵贱,大家都是兄弟。
大搞行为艺术。在东宫搭起帐篷,穿突厥人服装,梳突厥人发型,学突厥人牧羊、宰羊,又按照突厥人的葬礼,自己装死去的可汗,躺在地上,让周围人骑马环绕,痛哭并割破脸皮,然后李承乾忽然跳起说:我要去突厥,我要当突厥人!拒不接受教育,反而想弑师。雇用刺客刺杀老师于志宁,刺客见于志宁一副忠心耿耿的苦相,不忍下手。还雇人打晕老师张玄素。最后,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图谋造反,被废。太子教育失败检讨书治神经质不能光抓思想工作李承乾同学的表现,既是行为艺术,又有点神经质。李承乾同学需要心理医生,而不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儒师。面对太子的反常行为,这群高文化素质的老师们所做的却只是一次次地写文章劝谏。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些劝谏文字的唯一用处就是从唐太宗那里得到奖赏,于太子的心理治疗毫无裨益。贞观十四年,李承乾同学在宫中击鼓,这大概跟在英国皇宫鸣汽车喇叭差不多,张玄素老师当面劝阻,得到的结果是自己被唐太宗升官。于志宁老师和孔颖达老师也无非是上书劝谏,得到的结果是“各赐金一斤,帛五百匹”。老师打小报告,还能加官晋爵,李承乾心里不平衡,越发想闹点动静出来。
古代有没有心理学专家?有。汉朝枚乘的名作《七发》,就是一篇很好的心理治疗文字。西汉时楚太子得富贵病,百般治疗不得,吴地的客人用谈话的方式来治疗,其实就是心理疗法。客人根据情况用七件事做启发,一件一件诱导,最后棒喝一声,楚太子的病霍然而愈。
这种在西汉时期盛行于南方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唐朝是不是失传了,我们不得而知。反正老师们那么漂亮的文辞,那么正直的品格,用来教育一个青春期逆反者、一个神经质,蛮可笑的。父爱的缺位导致家族劣根性发作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育不可谓不尽心。当李承乾的劣行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放弃,而是请来重量级人物魏征做太子的老师。魏征先生此刻已经病重,推辞不任,唐太宗恳切地说:“先生您就卧着教育我的太子吧。”然而,李承乾最终还是发展到谋反的地步。其实,唐太宗这位做父亲的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他的父爱虽然真切,却没到位。唐太宗早年忙于征战,肯定和李承乾聚少离多,这个不用说。后来唐太宗登基,不过三年,又把十来岁的李承乾抛在东宫。当时太子东宫的西墙和皇宫不过20多步,但父子不能朝夕相处,自然生出隔阂来。
大思想家王夫之认为,皇帝与太子之所以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皇帝和太子没能住在一起,不能培养亲情,父子关系上下级化。他认为,皇帝父子应学习上古时候,起居在一起。王夫之说得有道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不可缺失。父爱的缺失导致李承乾同学血液中家族劣根性的发展。家族性格特质的不良发挥我们对比一下李世民父子的性格特质,看看父亲的优点与儿子的缺点是如何对应的。李世民脾气其实很暴躁。当年和李建成争位时,大臣陈叔达曾对唐高祖说:“秦王性格刚烈,你如果不遂他的愿,他恐怕会气愤得生出病来。”不过,李世民难能可贵的是能抑制自己的个性,成为纳谏明君。李承乾血液中也流淌着暴躁的因素,但他又没有像李世民那样经过历练,所以就放纵这种负面性格的发展。李承乾甚至说:“谁敢劝谏我,我杀他几百个,就耳根清净了。”
李世民天性喜欢战斗,当年征战王世充时,战斗很投入,连续作战几个昼夜不寝食,以致身上满是征尘,部下都认不出来。但李世民能够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从马背上下来治理天下。李承乾也好斗,上不了沙场杀敌就在家中斗殴。他经常和叔叔李元昌组织家丁在府中练习刺杀,大玩杀人游戏,不从者就被捆起来鞭笞,甚至被打死。李世民有点爱作秀,他之所以能名扬千古,固然因为他治国有方,但这里头也有宣传包装因素。史书上关于他言行的记载,有一部分是他刻意操作的。这也不是坏事,毕竟可以促使自己从善。李承乾在这方面也有其父之风。他一方面胡作非为,但当东宫大臣去进谏时,他正襟危坐,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深刻地检讨、自责—我都反省成这样了,您还好意思管我吗?但一转身又继续做古惑仔。
可见,一个家族的性格特质不能用好和坏来衡量,在良性诱导下就成了长处,在恶性诱导下就成了短处。李世民一类的创业者所具备的刚烈、热情,经过创业环境的历练,能变成优点、长处,而秉承了李家这种性情的李承乾,由于没有创业环境的历练,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就朝着暴戾、荒唐、滥情的角度发展。此种现象今日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