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它是皇帝宫殿里的宠儿,曾劝过成吉思汗,还是翻译家的“祖师爷”

今天宫殿君想给大家讲讲宫殿里的一个“小神兽”,它很牛,有很多技能,皇帝最爱它,现在连很多翻译家都把它奉作咱中国本土翻译界的“祖师爷”,而且它还曾经劝过成吉思汗别攻打印度,传说中,孔子的坐骑也是它。那么,这个小神兽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上图所示,它的大名叫“甪端”(lù duān)。

甪端,是神话中的一种瑞兽,和麒麟、獬豸属于一类,可它的名气实在比不上后两者。没办法,麒麟和獬豸在很多建筑里都能看见,而甪端可不是所有建筑里都能用的,它在古代只专属于皇帝。在古代典籍里,它的形象通常是: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和獬豸一样,它也是独角,但是它的独角一般是向后顺的,而獬豸的角则是向前拱的。(如下图)

传说这甪端有几个技能:

1、跑的非常快,能日行一万八千里。

2、是语言天才,能通晓四方语言,什么英语、法语、德语、老挝语、缅甸语、印度语等等统统都会。

3、也是最重要的,它只陪伴明君,如果这个时代的皇帝很贤明,它就会自己跑到人跟前去辅佐。

(太和殿里的甪端)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愿意在自己的皇宫里,特别是在自己处理政务的“办公室”里放置甪端形状的香炉或者装饰,一来是要告诉群臣和百姓,你看我就是贤德的君王,连甪端都在我身边辅佐我;二来甪端因为会所有的语言,能通晓天下事,因此放它在身边,代表着皇帝也知晓天下事,同时还有八方归顺,四海来朝之意。

关于它有几个传说:

1、秦始皇培育的“杂交品种”

甪端到底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很多传说,比如有说它是因为秦始皇当年建了一个“禽兽园”,想搜集天下的珍奇动物供自己赏玩,结果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让园官们弄出点他没见过的品种,而且最好是几个动物杂交形成的“奇物”,可你想想,在那个年代,咋让动物杂交啊,没技术啊。正在园官们焦头烂额之时,有一头野牛生产了,可生下来的并不是小牛,而是一雌一雄,只有一只角的怪物,这时园官们向秦始皇禀报,说这怪物叫“角兽”,而秦始皇听了却连连摇头,说角兽一般指双角兽,而它只有一只角,应该改成“甪”,就像它的样子一样。

(颐和园仁寿殿里的甪端)

2、苏州甪直镇

关于“甪端”,其实还和咱中国一座名城关系很大——甪直镇,它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传说当年甪端兽在人间巡游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地方,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因此甪端兽就在这定居下来,而这里也因为有甪端神兽的庇佑,年年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安居乐业。

(甪直镇镇兽雕塑—甪端)

3、孔子的坐骑

在如今山东曲阜的孔林里也有两个甪端的雕像(如下图),传说甪端是孔子的坐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靠的它来拉车并充当翻译。甪端一直是贤明君主在世的象征,而在孔子这里用甪端,代表了孔子也是如圣明君主一般的人物。

(山东曲阜孔林里的甪端)

4、“规劝”成吉思汗

关于甪端,还有一段和成吉思汗有关的故事。当年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征服地域十分广阔,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可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却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此,史学界有很多的看法,这里宫殿君想给大家说说《元史·耶律楚材》里说的这种观点:

当年成吉思汗确实想打到印度去,但当他打到印度河时,却见印度河里水汽蒸腾,河水异动,突然间河里出现了一个大怪兽,吓得士兵们纷纷退让,这时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射杀此兽,可这怪兽却不伤人,而是发出响声,酷似人音,仿佛在喊“汝主早还”四个字。这个时候,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谏言说这怪兽是神兽,叫甪端,是贤明君主的象征,它这个时候出现,其实是想告诉您,别打了,回去吧,你看看你手底下这些士兵,已经疲惫困顿,天气又热,他们其实很想回家了。于是,成吉思汗班师回朝,放弃了攻打印度的想法。

这种说法虽然是一种虚构杜撰,不乏有耶律楚材牵强附会之意,但他也是好意,其实他假借一种不知名的河怪来规劝成吉思汗,其实是知道蒙古兵在印度可能也沾不到什么便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