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大隋风云(上部)02杨坚出世

(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他成功地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辽阔帝国;他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给了平民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他发展经济,让国家拥有了几十年吃不完用不尽的粮食储备。凡此种种,都把杨坚这位皇帝装点得格外耀眼。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君主,人们不禁会好奇,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什么在他身上会出现那么多奇迹?)

杨坚是弘农杨氏后裔,那是名门望族,出过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是文化传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种事恐怕是假的。有两个证据。一是,他的爸爸杨忠,而他的曾祖父也是杨忠,要知道取名的学问。中国人讲究不能触犯名讳。他们那个年代更是讲究得严格。有学问得背家谱。见到别人都不能冒犯名讳。更何况自己家?如果真是,父亲不会是杨忠。他妈妈叫吕苦桃,劳动妇女一个。这是小门小户。后来当了皇帝,接舅舅到长安来。杨坚见到舅舅,想起妈妈,舅舅反而当着大臣面说,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姐。这话粗,搞得杨坚没面子。可见妈妈教育环境不好呀。这时最讲究门第,如果他们家高贵,不会跟这样的人结亲。

那么到底是哪儿?有真正名字记载的祖先,是一个投靠了鲜卑的军人。武川镇有今天内蒙的地方。这是北魏的地,敌人是柔然,一直不停骚扰他。北魏都早在平城,今大同,紧靠草原,为了不受骚扰,设了六个军镇,武川是其中之一。所以,到那儿去的都是鲜卑贵族,也有汉人豪强。政治前景高。杨坚家祖先在这儿生活。但是,后来,一件大事发生了,改变了六镇北魏甚至中国的命运。更改为了他的命运。六镇523年起义,推翻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有野心,有雄心,不想像其他游牧政权一样,他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想在中原扎下根。一起商量,觉得只能汉化。推行了汉化改革,学习汉人的先进经验。要求推动民族融合。孝文帝迁都到河南洛阳。

这是非常伟大的,加大了文明进程,却也为六镇起义埋下了种子,触动军人的利益。这些人本离首都近,一迁,这六个离首都远了,变成边镇了,地位没那么重要了。将士地位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入汉化贵族的法眼了。吃苦升不了官,被人瞧不起,一落千丈。怨气,怨北魏中央;袍泽气,军人间的哥们义气。现在是好兄弟,分什么彼此,内部凝聚力强了,军人都各自把生活的军镇看成了第二故乡。离中央就越来越远了,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这场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坚家的命运。杨忠的命运是直接改变的。离开了武川镇,在山东娶了吕氏为妻。他想在山东开始新生活。但是生活没这样想。他不久到江南梁朝的领土上去了。因为当时,梁朝想趁火打劫,打山东,抓了不少俘虏,杨忠就在其中,一看是军人材料,编入了梁军中,一干五年,并被提为军官。

梁想插手北魏政权,派七千人护送北魏王子,想借此建立傀儡政权。杨忠在七千人中。回到洛阳中,如果真建立了傀儡政权,他会是功臣了。可是这个傀儡政权不久,被少数民族军队灭了,后来,他好不容易又成了独孤信的俘虏。两人有共同处,都是武川镇人。杨忠投靠独孤信,成了心腹。跟着他继续流浪,到关中到荆州到江南。一直在漂泊。

就在这过程中,北魏分东魏西魏,两边各有皇帝,真正掌门是军人,一是宇文泰,一是高欢。各地武川人纷纷进据了关中,杨忠也与独孤信来到关中,投于宇文泰门下。西魏的主政者,少军事人才,杨忠的经验突出,宇文泰也赏识他,赐他姓普六茹氏。不要小看这个赐姓,说明西魏统治者把他看作自己人,这时他三十一岁。早年坎坷,但这时开始终于步入快车道。西魏设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杨忠成其一。这重要吗?太重要。当时军政合一,这将军也是国家领导核心。是关中的社会最高层。处于社会顶端了。以武川镇为班底,文武合一想到通婚的,这在历史上重要到西魏北周隋唐皇帝始祖都出自这个集团。这叫关陇贵族集团了。他入了这个,叫发迹。

这时,他最缺少的是子嗣。老天有时也愿意锦上添花,长子也就是隋朝开创者杨坚。“高祖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隋书·高祖本纪》)这段故事有三个层次,一是紫气充庭,这种听得多了,帝王神话;二是有尼来说,主体是真的,杨坚生在寺院中,有尼姑智仙养大他,是在寺院里。与佛渊源深。杨忠怎么把儿子交寺庙养呢?一是信佛,二是太爱他了。

儿子出生时他三十岁了,老来得子,唯恐养不活,就托佛祖来佑吧,得找代言人,尼姑。杨忠是将军,划出一部分房来建寺。三是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这一部分半真半假,说有五根骨头露出来,假。但手上纹,凭想象力。目光外射是真的,眼睛炯炯有神,杨忠高大威猛,如果遗传给儿子,再加上眼睛有神,可能是有魅力。

(要说杨坚,首先从他的爸爸杨忠说起,杨忠在而立之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确立,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政府军事系统的最高统帅,也是国家的最高官职,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这二十个家族地位至关重要,北周、隋、唐三代皇帝的祖先都出身于此。那么这么一个重要的改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呢?杨坚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忠已经完成了重要的身份改变,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照常来说,杨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二世祖的形象,但他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二世祖的任何特点。这就让人不解了,杨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

杨坚还真不是二世祖,从小就显得老成持重,一是为人清心寡欲,成年后跟人讲,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爱听钟声。他有清净庄严感。二是为人不苟言笑,“虽至亲昵,不敢狎也”,不敢随便跟他开玩笑。有两个原因:一是大环境不给他机会当二世祖,西魏不如东魏强,以黄河为界,东边东魏,经济发达区,西边是西魏界,军事上,都以六镇为将士,同样班底,一个占的是北魏的核心区,大多将士跑到了东边。最初不足三千人,这样的班底不如人。当时,两个政权隔黄河相望,一结冰,东魏常来打西魏,派兵来沿河防守,既防兵又防冰,靠河水来阻止进攻。西魏不占优势,领导人就天天想着怎么样救亡图存。这种情况下,不允许这些二代堕落。

越是将军儿子越要劳其筋骨。二是教育环境特别严格,他受的教育,一是先前的尼姑教育,后来是官方教育。尼姑是智仙,她游走权门,可以看出她是有想法的人,政治敏感。给杨坚取小名那罗延。这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意思。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对当时时局清醒,她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子承父业,得当将军。另外,七岁时,智仙曾跟他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当时末世论流行,她担心佛会遭受厄运。后来太学教育,这是社会化,得积累政治经验。西魏兴太学,是因为宇文泰有见识,只凭武力不能统治,只得办理教育。杨坚去入学,教育重要了,他学习了大量儒家经典,这是智力资本。他迅速成了同学的领袖。这是第一张关系网。后来夺天下,同学帮了大忙。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