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当时只有二十二岁,要治理大明王朝,稍显稚嫩。
他刚即位,就面临棘手的局面——全国各地都是拥兵自重的藩王,他们中很多还是皇帝的叔叔。这位不谙世事的小皇帝,身边偏偏围绕着一群儒生,整天撺掇着削藩。于是,即位没多久,朱允炆就耐不住性子开始动手了。
一开始,削藩很顺利,几位藩王相继被夺去兵权,如此一来,傻子都知道接下来要轮到燕王朱棣了。可朱棣是最难解决的,朱元璋的儿子里面,太子朱标——就是朱允炆的老爹、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去世,燕王朱棣已经是皇族的老大,处理他可不能草率。可就是朱允炆举棋不定的时间,给了朱棣机会。
对朱棣来说,他在北平已经将近二十年,根基稳固,俨然是大明王朝最有威望的军事统帅了。朱棣可是整天和那些武将在一起,经常带兵深入沙漠,和精锐的蒙古人作战。并且,朱棣经常披挂上阵,包括后来“靖难之役”,他也多次骑马冲锋,勇不可当。
朱棣的这种身先士卒,使得他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那些随他征战沙漠的将领,都誓死追随,对他们来说,忠君爱国根本比不上和出生入死的马上交情。为了对付朱棣,朱允炆还是走出了第一步。他派张昺担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又任命宋忠驻扎在开平,防备朱棣。
朱棣已经预感到建文帝要对付自己,但这毕竟是起兵谋反,所以他也在犹豫。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朱棣还是秘密召集了八百勇士,藏在王府中。
朱允炆继位的第二年七月,朱棣派人入京向朝廷奏事,却被齐泰扣押。结果,这个使者供出了朱棣在北京的行动。这一下,建文帝终于下定决心削藩,他密诏张昺、谢贵查封王府,张信抓捕朱棣本人。
可张信在接到了密诏之后,犹豫不决。他母亲见状,一问之下才知道真相,随即劝张信,你父亲生前说:“王气在燕王这边,你胡来是要族诛的啊!”于是张信下定决心,投靠燕王。他去燕王府求见,前后三次,朱棣都避而不见。到了第四次,张信急了,径直闯入燕王府,见到朱棣本人就立马跪下,并且把建文帝的密诏和盘托出。装病的朱棣,猛地跳下了床,召集所有心腹,决定起兵。
正在这时,张昺和谢贵带兵包围了燕王府,情况万分紧急。朱棣当即决定,诱骗张、谢二人进府擒杀。他假意把府中人都捆绑起来向朝廷请罪,邀请张、谢二人进府。张、谢二人一下懵了,竟然单独进了府。谁知道,二人一进府,朱棣手下的死士立刻出来绑了两人,连同王府内奸葛诚、卢振一起,斩首示众。
朱棣手下的八百勇士,迅速控制了局面,燕王府外的军队也归顺了朱棣。当天夜里,朱棣攻下九门,控制了北京全城,“靖难之役”正式打响了。
@傻二哥